三國時曹丕登基為帝,許多人都知道,雖然曹丕於政治方麵略勝其弟曹植一籌,但曹植文才過人,詩賦屬文方麵常使曹丕在某些場合尷尬,曹操竟因此差一點把曹植立為太子,所以曹丕在用盡心思繼父為王後,一直把曹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曹植雖然為人不拘小節,但除掉他又難以找到過硬的借口。因此,對症下藥,曹丕對曹植采用的是慢性消磨的控製使用法。曹丕上台後,先把曹植由陳思王降封為鄄城王,之後又把他打發到離京城很遠的雍邱。不久,再降封為東阿王。幾年中數次改換封地,而封地每況愈下,還常派人監視限製曹植的行動自由。有一次,曹丕貓戲耗子式地向曹植發難,要曹植在行走七步中寫出一首詩來,不然就得殺頭。曹植不愧是位文學天才,竟然七步成詩,詩雲:“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詩意在勸諫曹丕看在一母同胞的份上,不要無緣無故地加害於他,史載曹丕聽到後麵有慚色,因此沒有對曹植“行大法”。但是,此後曹丕對曹植的迫害並沒有因此而停止。曹植遠離京城,每次進京求見,曹丕都以各種理由搪塞阻止。直到曹丕死後,在對待曹植的態度上。其子登基,奉行的仍然是文帝那一套。據載,曹植曾多次上書,要求給他一點機會,以便為國建功立業,但最終都是軟釘子碰回。所以,曹植後半生一直心情抑鬱,下情無由上達,終於在41歲時鬱鬱死去。

112.善於與各種人打交道

在社會活動中,你常會遇到那些強者或有劣行之人,對於他們采用硬方法是無法利用的,因為處在有利位置的他對你充滿戒備和敵意,很難接受你提出的直接解決問題的建議。但是,你如果從相反的方向提出建議,對手反而去戒備和敵視這個反麵建議,從而使你那個中肯的、直接解決問題的建議容易被對方采納。用強人之法隻有聰明的人才能做到。戰國時期,孫臏初到魏國,魏王召集眾臣。

對孫臏說:“你有什麼辦法讓我從座位上下來嗎?”

龐涓出謀說:“可在大王座位下邊放一把火。”

魏王說:“不可取。”

孫臏撚了撚胡須說:“大王坐在上邊嘛,我是沒有辦法讓大王下來的。但如果大王在下邊,我倒有辦法讓大王坐上去。”

魏王洋洋得意地說:“那好。”說著就從座位上走了下來,“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辦法讓我坐上去。”

這時,孫臏卻哈哈大笑起來,說:“我雖無法讓大王坐上去,卻已經讓大王從座位上下來了。”

魏王和群臣一下都對孫臏刮目相看了。孫臏對他人心理的揣摸已經達到了這樣高的境界,那麼,還有什麼樣的人不能對付呢。

在社會交往中,我們同樣也可以利用孫臏的方法與各種人針鋒相對地打交道:

其一,用傲才要降而用之。有某專科學校主任,是日本東京大學的優才生,畢業後進入一家紡織廠,開始隻派他做機器加油工作,即所謂保養人員。他起初感到失望,一個工大畢業生做這種任何人都可以勝任的加油工作,是如何的大材小用,如何的乏味單調。

這樣一連做了8個月,他後來說,這8個月的加油工作使他對機械的毛病有了深刻的了解,發生原因、毛病出在何處都清清楚楚,這正是機械保養的重點所在。他今天對紡織機械各部門的零件熟透,對紡織有豐富的學識都是那8個月實地經驗的基礎得來的,許多人都認為他是有名的紡織專家。

其二,用疑人要將計就計。對於那些多疑的人,采用疑敵之計加以運用往往能夠收到奇效。

曹操兵下江南,在三江口遇周瑜抵抗。蔣幹毛遂自薦說:“某自幼與周郎同窗交契,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往江東說此人來降。”曹操不放心地問:“子翼與周公瑾相厚乎?”蔣幹自信地回答:“丞相放心。幹到江左,必要成功。”蔣幹實在想不到,他和周瑜的交情,被周瑜用來在群英會上施反問計,讓曹操殺掉了蔡瑁、張允,失去了訓練水軍的總教官,大大延緩了曹操的進軍時間。

其三,用英雄巧使美人計。自古以來,能降伏英雄的,不是其他英雄,而是弱不經風的美人。古希臘傳說中,非力士人為了打敗希伯來大力士參孫,派出美女娣萊拉嫁給參孫。參孫在情愛中說出自己的弱點:“我的力量全在頭發上,如果拔去我7綹頭發,我的力量就會消失。”娣萊拉依計行事,製服了非力士人一直無法對付的參孫。

其四,用英雄巧使激將法。對於氣量狹小的英雄來說,激將法往往最能奏效。

三國時,諸葛亮就使用“激將法”來激發周瑜的抗曹熱情,他說:“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大日大喬,次日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日:‘吾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限矣。”’周瑜勃然大怒,認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侵犯,所以堅決與曹操抗爭。

113.人托人的訣竅

在現代生活中,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所以,利用朋友的關係去達到自己的目的是人們常用的方法。而早在清代慈禧葉赫那拉氏就深知此理。

想當年,葉赫那拉氏進京選秀之時,因父親已喪,母子三人異常貧困,不但路費盤纏成問題,就連吃頓飽飯也不容易。忽一日,有人送上賻銀300兩,為他們解了憂愁。怎麼會有這種好事呢,原來兩淮鹽運使司山陽公司運判吳棠送禮投錯了門,本想收回賻銀。但被一位師爺拉住,他認定花上300兩銀子買一個天大的人情,就算交上了朋友;如果那女子送秀時被選上了,那300兩銀子就買通了天。這吳運判還算懂事,一張名片遞過去,就弄假成真了。這那拉氏果然成了蘭貴人,又成了慈禧太後。慈禧舊恩難忘。垂簾聽政後,很快就把吳棠擢升為兩淮鹽運使,不久又升為漕運總督,兩廣總督出缺後,她心中的佳選仍是吳棠。

由此可見,人在困難的時候,最需要朋友的幫助,也最感激朋友伸出的援手。這種援助不論是經濟上的還是道義上的,一經發生,都會使人終生銘記、永世不忘。

入宮之後,作為一個普通的秀女,葉赫那拉每天對鏡梳妝,精心打扮,等候著皇帝的臨幸。可是,過去了很長一段日子,也不曾見過皇帝的人影兒。因為皇上妻妾妃嬪眾多,如今又來了這麼多秀女,哪裏顧及得過來。所以,葉赫那拉也和無數宮女們一樣,被冷落在宮中桐蔭深處。

憑一個普通秀女,要接近皇上是不可能的。但她懂得:人托人,能上天。於是,她找到了同是鑲藍旗的親戚,現是皇帝身邊的太監——安德海,請求他幫忙,安德海一見是一位不是很熟悉的親戚,就並不熱衷幫助葉赫那拉。

很快,葉赫那拉明白了這個道理,把每月由內務府發給的月銀積攢起來,買通安德海來打聽皇帝的消息,這樣做的結果正如我們所知,她輕易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過去,總是有人認為多交朋友是一種累贅,應酬起來太麻煩,太浪費時間。其實這種看法是根本錯誤的。因為人這一輩子不可能不離開家,到社會上闖蕩,而一旦步入社會,所依靠的應該是各種朋友。所以說,多個朋友多條路。

換個角度說,我們的一生中會擁有許多朋友,需要各種各樣的幫助,但怎樣幫這個忙呢?我以為“雪中送炭”最能看出朋友之間的真誠,患難中結交的友誼最牢固。那種“錦上添花”的事情幾乎人人會做,這時候,倒看不出朋友的可貴,但確實可以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寬。所以,多交幾個朋友不會錯。

說到這裏,我們要討論一下“什麼叫朋友”,嚴格意義上的朋友,“不依仗自己的長輩身份,不依仗自己高貴的地位,不依仗自己的血親關係而建立的一種真誠的互相信任、愛護、幫助的關係,叫做朋友。交朋友的基礎是共識的價值觀,所以,必然超越了一般的關係,而不依仗各種關係。”除此之外,我們還要交往下列各種各樣的朋友,並維持其關係:

其一,政友,固然可以使自己在日後的仕途上得到幫助,但也會有危險,因為這很容易給人造成拉幫結黨的嫌疑,一人犯事,朋友必然牽連其中,所以交政友弊大於益。

其二,樂友,整天可以玩在一起談吃論喝,但時間一長,學業俱廢,必將被世人所看扁,上司豈肯重用?所以交樂友有弊無益。

其三,文友,以對方的長處來彌補、啟發自己,使自己的誌向不斷樹立,進取心不斷增強,這倒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用朋友應該是有原則的,最重要的原則應該是以友人之長補己之短,隻要具備了這一條原則,你交的就是益友,否則,可能是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