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巧借關係展報負

人們要想幹一番大事業並且取得成功,從來都需要借助於別人的辦法,沒有獨天取勝的先例。所以中國古話說得好:“籬笆立靠樁,人立要靠幫。”

那麼,你是否研究過怎樣借助於別人的力量呢?

其一,老鄉關係不可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個人,無論是出自什麼原因,離開家鄉,離開生他的土地,也許開頭並不感到有什麼難過,但時間一久,或在他鄉碰到不習慣的生活習俗,或遇到挫折,他就會感到家鄉的親切,家鄉的美好。要與一個久離家鄉的老鄉處好關係,有一種特有效的技巧就是:運用你的語言技巧,與老鄉談起家鄉的話題,以此來觸動他的思鄉情緒,達到共鳴,從而使老鄉之間的關係更進一層。清末時小德張因家中貧困為了進宮做太監,就去素蓮吳那裏求情,素蓮吳不答應,但小德張聽出素蓮吳的口音與他相同便以鄉音鄉情打動素蓮吳,因而很快入宮做了太監,並在素的培植下,得到太後恩寵。

其二,舊識朋友多聯係。網羅人才最簡單的途經就是聯絡舊友。當自己準備做大事業時,不妨將舊時的朋友回憶一下,尋找一些在思想感情上比較接近,而且誌趣相投、忠誠可靠的朋友,看看他們之中有無可用之才。這條途徑的最大優點是彼此了解,知根知底。一旦使用立即就能開發出其優點與長處,也能夠有的放矢地避免其短處,用起來順心順手。

其三,結識新人來幫忙。網羅人才的途徑還有結識新人。在結識新人時特別注意應在學者名流彙萃的地方選拔,這樣既能提到快捷的信息傳遞,又能結識具有真才實學的人物。值得警惕的是,當你想用新人之才時,也要考察他的德行,對於有缺憾的人才則要看你是否能控製住他。

除此之外,要借助他人,還可以采取借勢、借機、借德、借智、借力之分的方法。

(1)借勢。就是借助或倚重別人的力量造成一定的聲勢,中國古代最講究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它的勢,一旦勢成則功可成。《孫子兵法》中還有專門的造勢篇,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就是辦事情首先要看它是否順應曆史潮流,符合不符合客觀規律。因此,在現代經營術中,往往有乘勢而興的例子,就像買電腦,人們首先是到北京的中關村電子城,那裏的產品形成了勢,所以贏得了人們的信賴。也有許多公司為了打出產品,借助於各種傳播媒介,進行廣泛的宣傳,這是自我造勢。在一次廣告效應調查中顯示,跟著電視廣告買名牌的顧客高達70%,這充分說明了借勢的重要性。

(2)借機。就是把握事物發展的有利時機,或借助於別人創造的時機,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用現代理論講,機遇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公平的,但隻有自身準備充分的人才有可能得到它,因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捕捉機遇是在瞬間完成的。

(3)借德。就是仰仗於有德者的威信、信譽,使自己的聲譽盡快建立起來,用現代理論來講,聲譽是事業的命脈,失德者必自斃。

(4)借智。就是集中人才的智力優勢,廣泛征集各方麵的意見和建議,作出最科學的方案,來保證事業的成功。

(5)借力。就是依靠別人的實力做自己的事業。由此可見,不論古今,要想成就大事業,先要發展自己的實力,在借助別人力量的種種情況中,借力最不可取。

115.朋友錢財也可用

俗語說:“如果你想破壞友誼,隻要借錢給對方就行了!”假如你已經是出了名的“對金錢不負責”的人,除了會立即傷害到友誼外。甚至連信用也破產了。有的人在與朋友相處時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向人借來的錢容易忘掉,但借給別人的錢,卻牢記在心。因此,如果你要交朋友,那麼要注意盡量避免借錢給別人。借出的錢最好不要時時掛在心上,借來的錢則千萬不要忘記。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無論朋友問的關係如何親密,在經濟上也最好是盡量做到一清二楚,否則,經濟糾葛太多,容易發生誤會,甚至會出現金錢和朋友兩頭落空的局麵。

許多人要知道,絕大多數普通人都是靠自己有限的收入來維持生活的,基本上過著量入為出、計劃開支的生活。如果朋友之間不明算經濟賬,把別人甚至眾人的開支加到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頭上,幾乎是任何人或任何家庭也負擔不了的。所以,提倡朋友之間也要明算賬是切合實際的、是科學的。同時,它也是鞏固和發展友誼的重要因素之一。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設施的增多,人們的交際活動也日益豐富起來。節假日裏,好朋友們一起舉辦個聚餐;夜幕降臨後,約幾個朋友一起去唱唱卡拉OK,這些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為適應現代交際活動的需要,更有必要提倡好朋友也要明算賬。這樣,主持活動的朋友沒有經濟壓力,參加活動的朋友也不會產生過意不去的感覺,朋友之間的感情會更加融洽、和諧。

“好朋友明算賬”,做起來也並不困難。比如,當朋友們一起出外踏青、郊遊或野餐時,自然會遇到購買飲料、食品、水果等問題。為了防止出現讓某人單獨負擔開支的局麵,主持者不妨事先通知大家每人應交多少錢,事後再算清賬目,向大家做個交待,這樣就不難取得大家的讚同和信任。

當然朋友之間要明算賬,並不是提倡朋友之間要斤斤計較。當朋友遇到困難時,每個人都應該無私地伸出援助之手。

116.朋友關係更能用

俗話說:冤家路窄。又說:低頭不見抬頭見。可見,人與人之間不管是什麼關係,都會有打交道的時候。而在打交道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種相互連接的關係,這種關係正是人們所看重的。於是又有了“多個朋友多條路”這樣的說法。目的是為了在感情上和稱謂上更進一層。

一些彼此天南海北的人常在初次交往後會發出這樣的驚歎:“嗨!這世界簡直太小了,繞幾個彎子,大家就成熟人了。”其中奧妙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