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用人忌獨裁

在寬大明亮的總裁辦公室裏,最容易產生的就是眾叛親離的危機。而導致這種危機的根本原因大多與老板的獨裁作風有關。曾經有這樣一件事,美國肯特公司董事長包蘭亭在公司一向推行獨裁製度,並以鐵的手腕控製著肯特公司,不接受任何異己之見,更談不上任人唯賢了。他任職期間,有三任總經理,不少於24個副總經理和許多其他高級管理人員離開了公司。在他們中間,有些人後來成為洛德和泰勒公司及W·T·格蘭特公司的總經理。由於包蘭亭的獨裁,公司很難留住那些能幹的經理人員,因為他們希望能夠享有自主權,來作出積極進取的決策。就這樣,肯特公司終於在獨裁的陰影下走向了破產。

獨裁用人不但簡單粗暴,而且常以用人過極而導致下屬怨聲載道。過去,車野稷以善於駕馭馬車的技術來顯示魯莊公,他駕馭車子進退像墨線一樣直,左右旋轉像圓規畫的圓一樣圓。魯莊公十分滿意,他認為畫圖也不過這樣,就讓他轉上一百圈才回來。

這時顏闔碰見了,進來對魯莊公說:“他的馬快要支持不住了。”而莊公卻沉默無聲。不一會兒,馬果然累倒了。莊公問道:“你如何知道馬支持不住呢?”

顏闔回答說:“馬已到了精疲力盡的地步,還要強製它繼續奔跑,所以知道它肯定會累倒的。”這個故事裏,莊公的獨裁和用人過極恰恰是現代某些老板用人行為的表現。

由此可見,獨裁在任何組織中都是值得懷疑的,因為每件事都依賴於惟一決策者的正確判斷,獨裁造成的信息不充分,直接影響著決策的效率和成效,而且獨裁會引起強將的反感。所以,作為老板應當采取一種比較靈活的方法,時刻警惕市場的反饋,並認真聽取同伴或下級提出的意見。

152.用人忌求全責備

在清徹的山泉之中,我們看不到魚兒的遊動;而在過分精明的上司那裏,我們也看不到下屬的努力和歡喜。任何事物都是按照辯證法的規律生存的,如果要求的過分,反而會扼殺他自然的成長,這一點對於用人高手來說,應該有所啟發。

那些自以為精明過人的老板,最容易觸犯的是求全責備的用人大忌。什麼叫求全責備呢?它是指對人要求過嚴,希圖“完美”,容不得別人半點缺陷,見人一“短”,即不及其餘,橫加指責,不予任用。這種求全責備的方法壓抑著人的工作積極性,阻礙人的成長,阻礙人的智能的充分發揮;它使人謹小慎微,不思進取;阻礙人的創造性思維與創造性想像力的發揮;它使工作人員缺乏活力,“死水一潭”,缺乏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它造成人才,尤其是優秀人才的極大浪費,因為,任何人總是有短處,甚至是有錯誤的,必受求全者的種種非難,因而使許多人才難以得到啟用。

求全責備的另一個結果是容易偏聽偏信而導致用人失誤。既然眼前的人不完美,而內心又希望完美,就總會將幻想寄托於他人。有的小人借機進讒言,就會導致領導用人失誤。春秋時的苟變有“將五百乘”之才,但隻因為他曾經在收稅時白吃了老百姓兩個雞蛋。衛侯因此不予起用,這種用人方法隻見小錯而不見其整體,是用人中的偏見在起作用,所以古人將之稱為“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兩個雞蛋和一位將才誰重誰輕旁人當然清楚,而在求全責備的領導人那裏,卻會本末倒置。

所以,領導人不要因為話說得好聽就提拔人;不要因為人不好而不聽取他的好意見;用人不必要追問是誰推薦的,隻要是人才就任用。見到賢能就要謙讓,不要害怕給他擔任較高職位。

153.用人忌貪財

在古人認為不能當領導的人才之中,貪財而不信於人首當其衝。古人認為,一個人貪圖財富,就會要求多占有他人的欲望;而做人不能取信,就會使下屬受到欺騙,有此兩者的人,不僅不適合做領導,而且有可能帶來殺身之禍。

範蠡被奉為中國商人的始祖,被後人尊為陶朱公,他曾作為越王勾踐的幕僚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功成身退,移居齊地經商,很快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他的次子因殺人被囚禁在楚國。陶朱公計劃用金錢保全兒子的性命,就打算讓小兒子去楚國辦這件事。長子聽說後,堅決要求父親讓他去楚國解救二弟。陶朱公不得已就派長子去辦這件事,並寫了一封信讓他帶給以前的好友莊生,交代說:“你一到楚國,就把錢給莊生,一切聽從他的安排,不要管他如何處理此事。”長子抵楚,不知原委,反以為莊生無足輕重,幫不上什麼忙。

莊生見楚王進諫道:“說近來某星宿相犯,對楚國不利,隻有廣施恩德才能消災弭禍。”楚王聽了莊生的建議,實行大赦。陶朱公的長子聽說馬上要大赦,弟弟一定會出獄,那給莊生的錢不就浪費了嗎。於是又去見莊生,要回了錢財,並甚為得意。莊生覺得被一個小子欺騙,很是惱怒,對楚王道:“我以前說過星宿相犯之事,大理準備修德回報,現在我聽說富賈陶朱公的兒子在楚殺人被囚,他家裏人拿了很多錢財賄賂大王左右的人,所以大王並不是為體恤社稷而大赦,而是由於陶朱公的緣故才大赦啊。”不文不火的幾句話,就使得楚王下令殺了陶朱公的兒子,然後才實行大赦。結果,長子隻好取了弟弟的屍骨回家。

長子回家後,陶朱公悲極而笑日:“我早就知道他一定會殺死他弟弟的!他並非不愛弟弟,隻是因為他年少時就與我一起謀生,所以知道錢財來得辛苦而吝惜錢財。而小兒子一出生就生長富貴之家,所以揮金如土,以前我要派小兒子去辦這件事,就是因為他舍得花錢。”

154.用人忌包辦代替

現代社會出了許多新鮮事物,而以“包”字命名的例如“門前三包”,“包幹到戶”“承包”等詞彙,都說明了一個包辦、包攬的意思。但是在用人方麵,這個包字就不適合。大包大攬容易推卸他人的責任,包辦代替則是對所用之人的極度不信任。這種行為是領導者應避免的。

這不,有一位身為數家大百貨公司的老板,他總是愛包攬下屬的事務,被人稱為“包老板”,又稱“老包”。老包自小吃苦,以自我包辦為榮,對許多事都像從前那樣,親自處理公司裏大大小小的事情,像拓寬進貨渠道、談判商品價格、檢查進貨質量、入庫保管、調查市場行情、改善售貨員的服務質量等等,他總是事必躬親。即使如此,他還要求各部門的主管每天向他彙報工作,然後再指示他們如何去做,稍有顧及不到之處,他都放心不下。

長期以往,公司的電話一個接一個地打到家裏,隻要沒有老板在家坐陣,有些工作已經處於混亂不堪的狀態,這使老包不堪其苦。

其實道理很簡單,包老板的工作方法是把事情大包大攬,使部下養成了依賴老板的工作習慣。他在公司的時候,一切正常。而一旦他離開,這種管理方法的弊端就暴露無遺了。

因此培養部屬,要多為部屬創造獨立工作的機會,適當地將一些職權交給他們,對於下屬的工作如果過多包辦代替,那麼企業的效率就會下降,企業發展就會失去動力。奉勸各位用人高手,千萬不要選擇包辦代替這條路。

155.用人要了解人才的缺陷所在

時代不同了,人才的特點也各不相同。以往那些傳統的優點已不複存在。而新的時代特征在人才的身上也表現十分突出。現代人才大多講究個性,他們的優點突出,缺點也同樣突出。使用現代人才之前,必須對現代人才的下列缺陷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1)現代人才多缺乏耐性。缺乏耐性,是幾乎每個剛畢業的新一代人才都有的缺點。因為年輕,所以這種新一代人才大多能想出很多很好的創意,但是要他們將之付諸成完整的計劃,隻有很少的他們中的佼佼者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