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二、不明所以(1 / 2)

宮女進來伺候著開飯。

這宮裏的規矩自然又和家裏不同。我也不敢多說話,隻冷眼瞧著。

先有個宮女兒上前來問可否傳膳,許是個女官,頭上身上穿戴的和旁人不同,看我點了頭,一對兒小太監抬著食盒進來,開了盒,又進來兩個宮女兒,就是早上服侍我穿衣服的兩個,依次把菜端上桌。

接著進來兩個宮女兒,一個拿筷子,一個拿一碟子,夾了菜,先遞給那個女官樣的宮女兒,由她端到我麵前放了。

不知道宮裏的規矩怎樣,菜並不合胃口,一碗米飯不過胡亂吃幾口,好在在家就不讓我多吃,說是七分飽才是惜福養身,也不甚餓。

一頓飯吃下來,我倒覺著比沒吃飯更難受,可也隻得打點精神,吃完飯,教習姑姑還得接著來。

趁她們沒來,我翻了翻藍姑姑留下的宮規。什麼不得結交外臣,不得私相授受,不得幹預朝政,雜七雜八一大堆,白看的人眼花繚亂。唉,以後的路怎麼走都不知道。

半個時辰的光景,兩位姑姑又來了。藍姑姑不似之前的厲害,說話也柔聲細氣的,我心裏暗笑,料不到這位規矩人也不規矩。

不過,藍姑姑沒白拿我的東西。進退行止,人前人後的規矩講的細細的,我幾乎有些後悔,沒早點拿東西出來。

幾天下來,我也看出幾分藍姑姑的秉性,姑姑貪財,可該守的規矩,一絲兒也不敢錯。

白姑姑卻一直懶懶的,不怎麼說話也不怎麼行動,讓人摸不著頭腦。

按在家奶奶說的,給皇上選的佳麗,選上後進宮一月,是學規矩的時候,要是過了這段時間宮裏沒消息,那不是人笨沒學會,就是得罪了貴人,家裏萬萬不敢打聽,要是宮裏來了賞賜,那就是有了位分或是給了哪位王公為妃。我的情形又不同,進宮前就有太後懿旨,封我為嬪,並給了家中賞賜。按理,總不至於悄沒聲息的住著,可我也不敢問。

好容易,一月過了。

這天一大早,我就聽到喜鵲在樹上叫。

果然,剛梳洗好,就有太監進來傳旨,說太後召見。

趕緊出門,給明晃晃的日光照得眼暈,上轎定了定神,又細細想了遍藍姑姑教的規矩,過了好一會兒,才到了太後的寢宮。

未央宮。

未央宮如此巍峨。我住的地方,比家裏也強些,和這裏一比,實在是雲泥之別。

款款上殿,見殿上正座是位三十許的貴婦,身穿廣袖朱砂色嵌金絲的百鳳服,自是太後無疑,隻是未免太年輕了。旁邊另有一位身穿百鳥朝鳳服坐著的,大約是皇後,我不敢細看,隻低了頭,聽女官通報:“賈嬪拜見太後、皇後。”

我按宮規,行三跪九叩的大禮,這是藍姑姑反複交待的,做錯了半點,她們二人也要受連累。

太後並沒有問我什麼,不過草草誇獎幾句,說了句住章含殿,就讓我退下。

皇後攔下了,我聽見皇後向太後道:“母後,這孩子我看著喜歡,不如就和我同住吧,也有個說話的伴兒。”

太後笑道:“你這孩子才是孩子,哪有皇後和人同住的?那還不如讓驪妃和你住呢,到底還是個妃子。皇家體麵所關,皇後到底還年輕,沒想這麼細吧。”

我見皇後一張小瓜子臉猛地通紅,又變得慘白,再沒說什麼。

女官暗示我退下,坐上轎,一身的汗,不知道剛才到底是怎麼回事,隻暗暗覺得,這宮裏,真可怕。

轎子並沒有抬我回原來住的地方。

太後新賜的地方我聽見是章含殿,想來也不過是幾間齊整點的屋子,不料想居然是座秀麗逶迤的大院落,一路走去,我心中暗暗驚訝,皇家富貴,真是不同尋常呢。進了主殿,見白姑姑站著,迎上前給我道喜:“恭喜主子,這地方還是先皇為太後進宮才蓋的,太後把地方給了您,看來真是喜歡主子呢。”

白姑姑又讓人把滿地的箱籠打開,說是按例由內監司送來的,我見箱籠裏不是綢緞就是各色珍玩、首飾,怕是幾輩子也用不完。白姑姑又讓人拿過兩個小箱子,說是太後、皇後賞的,打開又是滿目金光。餘下還有幾宮主子的禮物,倒沒什麼特別,不過是些香囊、料子。

白姑姑又讓宮女兒太監都進來拜見,接著告訴我太後讓她做我這兒的首領女官。

按宮裏舊例,一個嬪,是有一個七品女官,兩個大宮女,四個小宮女,四個粗使婆子,一個無品級大太監,四個小太監的。

我這兒的女官自然是白姑姑了,白姑姑說太後給她賞了名,叫白鷺,我自然不敢叫,仍是叫她白姑姑,她也不說什麼。又傳上兩個大宮女兒,四個小宮女兒,說要是我喜歡,淨可給她們換個新名字,我問了問,白皙些的那個大宮女兒叫寶珠,白姑姑讓她管衣服首飾,說是做得一手好針線,人也細心,原是伺候李太妃的;那個高點的宮女兒叫秀眉,白姑姑讓她領著盥洗膳食,說是太後宮裏首領張太監的侄女兒,這兩位都有來曆,我聽著名字還順耳,也就不想改。剩下四個小宮女兒,說是宮裏剛選,還沒取名字,我在家也沒讀過幾本書,能有什麼好名字,白姑姑非要我取,我就擇了個謹字,以春夏秋冬為名,讓她們按歲數排了,就叫謹春、謹夏、謹秋、謹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