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懂事,也不知道台上咿咿呀呀的念著什麼。不過就是你來我往,幾個人換幾件顏色衣服,不見得什麼出色。可每逢演這戲,家裏的女人們都如癡如醉,不時的哭幾聲,笑幾聲。
漸漸懂事了點,也不禁麵紅心跳,浮想聯翩。隻是,家中整日講著三從四德,人丁興旺,不是與此截然不同麼?也不好問爹爹,奶娘卻也含糊,隻說是不過演戲,天下的貓兒都偷腥,哪有這麼癡情的男兒郎?這女子也斷不真敢這樣,要是,怕早不給婆家趕了出去?
好容易認了字,偷了爹的書看,才知道真有這麼回事。聖祖爺當年也是官宦之後,卻不知為何娶了貧家女為妻。貧家女不懂禮節,不通文墨,被婆婆百般嫌棄,於是下堂求去。聖祖爺知道後,竟然離家尋妻,以至於千裏。
不料剛找到妻子,就天下大亂,夫妻二人被亂軍脅裹。為了保護妻子,聖祖爺隻好投筆從戎,還拉起了一支人馬。征戰之中,常有食不果腹、狼狽逃命的時候,聖德太後不僅美貌非凡,且是武藝高強,常有豪強要聖德太後做夫人的,但她與聖祖爺不離不棄,甚至還勸服了也已起兵、人數數倍於已的兄弟,投效聖祖麾下。
最後,聖德太後的兄弟全部戰死沙場,隻遺下一個孤女,而聖祖,卻登基為皇。
當時聖祖不過四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而聖德太後卻因勞累過度,已成垂垂老婦,夫妻膝下,唯有皇子二人。於是滿朝文武請聖祖興六宮以廣子嗣,聖祖此時,也並沒有賜封聖德太後為皇後,眾人以為,聖祖必定已另有所屬。
卻不料,聖祖隻造了一座未央宮。宮成之日,聖祖下令普天同慶,滿朝文武入宮慶賀。
滿朝文武人人驚歎未央宮修築如同天府龍宮,聖祖卻攜著聖德太後登上大殿,昭告天下:千秋萬世,永為夫妻。夫妻共享天下,聖祖一日為皇,則聖德一日為皇後,。後位永為納蘭氏之後位,他姓女子,不得入主後宮。
原本,故事已是十分圓滿。誰知道國基未穩,犬戎卻又蠢蠢欲動,先以戰爭相協,繼已兩國聯姻為餌,企圖染指中原。聖祖多年征戰,滿身是傷,早已不複當年驍勇,皇子年幼,也不堪戰事。而滿朝文武,也因聖德太後幹預朝政、不許聖祖置六宮多有不滿,除了勸說聖祖娶犬戎女子,就是稱病不朝。
國家危哉。
正當此時,聖德太後的侄女,納蘭氏自請出戰!
滿朝皆驚。眾人雖不滿太後所為,卻也不忍柔弱女子戰死沙場,功勳後裔就此斷絕。於是紛紛請戰。聖祖欣慰,卻不料納蘭氏說,將之為將,在於智謀,不在勇力。天下男子固有有能敵十人、敵百人之勇,何來千人勇、萬人勇?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聖祖礙於太後,也不便斥責,於是要納蘭氏與眾人較量,使其有自知之明。
納蘭氏與朝臣約定,比試一文一武,納蘭氏輸一局則以死相謝。
聖祖、太後大驚,苦勸不聽。
滿朝文武皆是開國元勳,自有過人之處,輸給女子,自然也無顏麵對天下。
比試過後,朝中兩位大臣自盡,納蘭氏領兵出戰。
這場比試,史書中也語焉不詳。畢竟,開國元勳竟不如一介女子,說來也太令世間男兒麵上無光,自然也有許多人不信,認為別有內情,所以也有野史傳言,聖德太後為了保住納蘭餘脈,不惜暗中出手。
可是,納蘭氏若非果真驚才絕豔,自求迎戰以征戰為業的犬戎,也不過是送死。
誰能想到,一個女子,居然揚國威於萬裏?納蘭氏帶領十萬虎狼之師,從國境邊衛國開始,到最後追殺犬戎入西域,叱詫沙場,戰功赫赫,不僅打敗了號稱百萬的西域聯軍,犬戎,從此消聲滅跡。她不僅保得家國安寧,更使諸邊各國聞風喪膽,年年來朝,萬世基業,從此真正奠定。
納蘭氏自然也成了新一代的皇後,從此,納蘭氏族就成了本朝的後族。隻是,聖祖的一代代子孫,卻不再愛納蘭氏的女兒,納蘭家的女兒雖然代代為後,卻不再有昔日的榮光。未央宮成了孤零零的一座宮殿,宮牆外,一座座新的宮殿拔地而起,聰明的皇帝們管未央宮為後宮,其它的宮殿為備宮。
思慮至此,我隻覺前途茫茫。白姑姑看我出神,也不打擾,梳洗完了,就叫其它宮女進來伺候,自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