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方探索,不斷改進,促使異步教學健康發展
1.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
異步教學法的教學結構是:提出問題,啟發思維,學生自學―研討學習—強化效應―小結提高。在實踐中,發現課堂氣氛有時沉悶、單調,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著活力,跳動著時代的脈搏,滲透著新鮮的時代氣息。使異步教學法和現代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如:我在教《周總理,你在哪裏》這篇詩歌時,讓學生聽錄音機,模仿朗讀,品味詩歌的內容意境,提高學生朗讀的效果。自學《扁鵲見蔡桓公》一文時,我讓學生觀看幻燈片,激發學生的興趣。自學《連升三級》課時,我先讓幾個學生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得到形象的感性知識,然後按自學提綱學習,提高自學能力。
2.設疑、質疑,開發學生的智力!
學貴有疑。在語文教學中,對文章的難點、要點進行設疑,無疑會大大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激起他們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興趣。如:“連動句”和“兼語句”的教學難點就是學生容易把兩種特殊句式搞混淆。為此,我有意提出質疑,引導學生用比較方法進行突破。
例句①“我上街買菜。”②“我叫他來。”③“我看見他挑著行李來。”
例句①、②每句都有兩個動詞做謂語,為什麼例句①是連動句,而例句②是兼語句,例句③呢?
通過質疑,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爭辯、探討,學生對概念的掌握更加清楚,而且記得牢。由於平時在教學上常常多問幾個為什麼?許多學生養成了好問的習慣,在自學時,學生自己也常常設疑,從而提高了自學的能力。
3.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克服布置作業一刀切。
開始時,由於自己對異步教學理論理解不夠深刻,教學經驗不足,布置作業一刀切,致使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消”,造成課堂紀律鬆弛。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擬定三種作業題:一種是必做題;第二種是鞏固題;第三種有一定難度的選作題。結果使各類學生學有所得,普遍提高。
(四)注意文道結合,寓思想教育於語文課堂教學之中
語文學科對於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具有重要意義。教學時,貫徹文道結合的原則,將思想品質教育寓於語文教學之中,就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懂得做人的道理。如:自學《生命的支柱》一文時,我緊緊抓住這一段話,大腦營養,除了在生理上需要血液的供應,在精神上還需要廣博知識去營養。否則,還是一個低能兒。而我們青年一代如果不努力,出現低能的可能性是有的,那就是“不學無術的寄生蟲”,並引導學生聯想電視機的發明,從黑白電視發展為彩色電視機,從手按開關到電腦控製,理解當今世界是一個科學一日千裏的發展的時代,“不學無術”就會成為“寄生蟲”。從而懂得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五)試驗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進行“異步教學法”實驗三年,實踐證明“異步教學法”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今年,深圳市中考語文平均72.5。我班語文成績平均分為83分。
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
六因素單元教學法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開發學習智力,提高教學效率。我自進行這項實驗以來,緊緊抓住這個目標不放。三年來的實踐證明,異步教學對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成績有很好的效果詳見附表下麵著重談談我在因材施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方麵的做法和體會。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要學好一門學科,興趣能起到促進的作用。正所謂“要我學不如我要學”。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也是“異步教學”所要求的,如果學生對學數學感興趣,就會覺得學數學和上數學課是一種快樂而不是苦差事,從而主動地去學習,去鑽研。針對這個特點,我十分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求知欲望。首先,對於平時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多給他們以鼓勵。我請他們當數學“小老師”,每月要這些“小老師”組織一次生動有趣的數學知識小競賽活動。當班的數學知識小競賽活動在他們的主持下搞得有聲有色時,他們心裏甜滋滋的。他們感到在每次比賽的準備和進行過程中,充實了自己的數學知識。同時,這些活動又帶動了中下生,使班上的同學學起數學來津津有味。其次,狠抓對中下生的興趣培養。中下生的成績差,並非完全是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多的是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所致,其中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除了多鼓勵少批評的方法外,我還從教學內容入手,如他們喜歡跳繩、踢毽子、打乒乓球,我就將這些內容編入應用題中,學生學起來倍感親切,很容易接受。在搞課外活動的時候,也抓住一切機會運用數學知識。比如,在課外活動中,要求學生目測或步測60米遠的距離,再進行60米的短跑比賽。通過這些活動,使他們認識到數學也與自己的生活和各項活動密切有關,並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慢慢地,他們對學習數學的態度轉變了,由不願學到願意學,由被動學到主動學,由學習枯燥無味到學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