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異步教學法”在南山紮根
南山區教育局人事科
1990年春,我作為南山區教育局教研室中學語文教研員,憑我曾在武漢市生活並在教育界工作多年之便,借深圳市教育局教研室組織教研員赴漢參觀學校考察教育狀況之機,肩負著黃水桂副區長與區教育局領導的重托,開始了與黎世法教授的聯係工作。
記得在一個下雨天,我冒著蒙蒙細雨,踏著路上的積水,來到湖北大學。幾經詢問,終於在一間簡樸而又雅潔,四壁擺滿了書櫃的小書房,見到了仰慕已久的黎世法教授。這是一位滿麵紅光精神矍鑠的文人學者,頭發稀疏光亮寬闊的前額,炯炯有神的目光,顯示出他那豐富而又淵博的智慧與知識,挺直的腰板,鏗鏘有力的話語,表現出他那過人的充沛精力與非凡的毅力、自信,令我肅然起敬。當我表明了希望他能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到南山來宣傳推廣“異步教學法”的殷切期待時,他更是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與熱忱,這畢竟是第一次由特區教育部門向他發出的誠摯邀請啊!他似乎已預感到,他上下求索近十載,苦心鑽研創立的“異步教學法”,即將在中國特區的土地上紮根、發芽、開花,結果啦!
在漢逗留期間,我先後數次拜訪黎世法教授,我們細細商談,最後確定了他來南山的時間及講學活動的方式、內容與日程安排。就這樣,我帶著令人欣喜的結果返回了深圳。
在以後的歲月裏,黎世法教授多次來南山講學、視察、輔導、召開研討會,為“異步教學法”在南山的推廣,嘔心瀝血地思考策劃,不辭勞苦地四處奔波。我作為聯係人,也多次迎來送往,為他安排食宿,陪他參加各項活動。盡管後來我的工作崗位變換了,與他的直接聯係少了,但他每次到南山來,都會與我有短暫的歡快交談,我們都為南山異步教學改革所取得的成績感到歡欣鼓舞。
眨眼幾年過去了,在“異步教學法”已在南山結出累累碩果的今天,回憶起這些往事,仍然給我帶來綿綿不斷的甜蜜欣慰之感。
異步教學理論給我的啟迪
70年代人們在探索未來世紀的教育發展中,提出了“學會學習,學會生存”的教育觀點,與此同時我國的教育家黎世法教授對這一觀點進行了實踐的探索和理論上的發展。從學情理論發展到異步教學理論.無疑是將百多年來的同步教學的教育模式劃上了一個句號,揭開了新世紀異步教學模式的篇章,這一理論的提出和體係的構建可以說是我國對人類教育的一大貢獻。
我對異步教育理論的認識是從自己孩子學習中的變化開始的。
平時由幹工作忙.我經常是很晚才回家。孩子的輔導這個沉重的包袱就都落在了愛人的身上。在內地時,愛人每天晚上都要督促孩子學習,檢查作業、輔導、改錯幾個小時過後母女倆筋疲力盡地進入了夢鄉。
可最近愛人經常說,自從孩子轉到南頭小學讀書後,學習的自覺性加強了,課外作業基本沒有了,每天晚上的“戰鬥”也自然平息了。可愛人卻又擔心起來,這樣一來孩子的學習成績能提高嗎?到了期末,孩子的各科考試成績不但沒退步,反而提高了許多。仔細了解才知道,她們班是異步教學實驗班,教師在運用異步教學法指導孩子的學習,不但我的孩子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全班的成績也有大幅度提高。
從孩子學習的變化使我嚐到了異步教學的“甜頭”。我找出異步教學的有關書籍和資料認真閱讀和研究,參加了全國異步教學研討會,親自聆聽了黎世法教授的報告,對這種理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想異步教學理論對指導我們這樣的學校改變落後麵貌,提高教育質量,應更具有實效。因為,異步教育理論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構建其理論體係,這充分顯示出它的科學性;麵向全體學生,大麵積提高教學質量則表現出理論的實用性;從未來發展著眼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適應未來社會的競爭,又體現出理論的先進性,這正是我們所苦苦探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雖然相知恨晚,但還是要迎頭趕上。我要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異步教學理論,組織實施異步教學方法,用異步教學理論指導教改實踐。相信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的教學改革定會走向更高的層次。1994年8月)一條理想的教改之路深圳市珠光小學張傳富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轉變教學思想是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
傳統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主要是繼承和傳授前人留下的知識,對教學僅僅是講但又沒講清楚,強調的是反複講、反複練。對學生強調的是聽但又沒聽明白。形成“教師、課本、課堂”的三中心。它輕視學生個體內因的作用,忽視了學生的個性,這不利於學生的智力發展。而我們追求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麵和諧的發展。學生各個方麵的發展是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不可能孤立地進行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學習方法,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造就的人才,同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需要,形成的矛盾,向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嚴峻的課題,“教改”勢在必行。
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高素質的教師,嶄新的教育思想。教學要高質量、輕負擔。這些就是我們要進行教改的目的、意義。基於此,下麵談談我對教改的思考以及我校異步教學的實踐。
1.首先要有正確的教學思想指導。不能留於形式,舊法新用,應該吸取傳統方法中的合理部分,組合成新方法。
2.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
3.突破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
4.教學改革不能孤立進行,要納入教學整體改革的軌道。
南山區教育局倡導了“素質教育”、“養成教育”,同時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要在基礎教育方麵探索新的路子,辦出自己的特色。
“異步教學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南山區各中小學開展起來的,在珠光小學紮根已有近兩年的曆史了,現已開有一個年級三個科目的實驗課。黎世法教授兩次親臨我校教學現場指導,李忠俊副局長及教研室的老師也多次參加教研活動。今年暑假,珠光小學副校長鄧惠萍帶隊,有餘奕丹老師、黎偉英老師、陳金華老師參加了在山東泰安舉辦的全國中小學“異步教學法”研討會。餘奕丹等三位老師的論文分別獲優秀獎,他們的教研工作得到了專家的肯定。
在教學實踐中,他們苦苦耕耘,投入較大精力,探索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之路,使山區的孩子不斷適應新的教法,開發他們的智力,紮紮實實地提高教學質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實踐使我們體會到:異步教學是一條理想的教改之路。目前我們著重加強了課堂行為習慣的訓練,強調操作程序簡潔、科學行之有效。在今後的兩年中,渴望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這種嚐試,在於以教研帶動教學實踐活動。這種接受新觀念、新思想的勇氣,無疑是正確的,這種做法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氣氛,形成『好的教風,用教研帶動教學管理,也是一種高層次的追求。
我們喜歡異步教學
1990年秋季,我升入了蛇口中學初一(1)班。記得開學的第一天,我們的數學老師兼班主任王偉軍老師告訴我們,他將在我們班進行異步教改實驗,采取一種新的教學七式.是以自學為主的。當時我們並不十分明白,但三年的時間過去,我們都從王老師的“異步教學法”中獲得了很多收益。
入學時我的數學成績僅有53分。以前小學的老師上課時總是自己講,像我這樣程度較差的同學還沒反應過來,老師又講另一個知識點了,所以成績總是跟不上。上了中學後就不同了,我的數學成績慢慢地不斷進步了,因為上課時,王老師並不老是自己講,而是讓我們自學,教我們怎樣學,輔導我們學會。這樣,每一個知識點都經過自己鑽研來領會,所以記得牢。以前,許多學都討厭數學課,認為枯燥無味。自從上了中學,大家都喜歡上數學課了。數學課堂上我們是學習的主人,每個同學都不是被動的“聽課”,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老師並不是把知識“灌”給我們,而是牽著我們的手,帶著我們去探索知識的殿堂。所以每獲得一點新知識,我們是多麼高興啊!因為那是我們自己主動“獲得”的!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