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用一種特定方法柬描述市場營銷,我稱之為IOP’s法,大家都知道4P’s,但我要給你們一個更廣的概念——10P’s,中國將是最早聽到我這個概念的國家之一。4P’s可以這樣表述:如果公司生產出適當的產品,定出適當的價格,利用適當的分銷渠道,並輔之以適當的促銷活動,那麼該公司就會獲得成功。這已經成為一個有用的公式。我把4P’s稱為市場營銷的戰術。這咀的問題是,你如何確定適當的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這就要由市場營銷戰略來解決了。
下麵我來解釋戰略上的4P’s。戰略4P’s的第一個P是探查。這是一個醫學用語。醫生檢查病人時就是在探查,即深入檢查。因此,4P’s的第一個P就是要探查市場,市場由哪些人組成,市場是如何細分的,都需要些什麼,競爭對手是誰以及怎樣才能使競爭更有成效。真TE的市場營銷人員所采取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調查研究,即市場營銷調研。
第二個步驟是分割,即把市場分成若幹部分。每一個市場上都有各種不同的人,人們有許多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顧客要買汽車,有的要買機床,有的希望質量高,有的希望服務好,有的希望價格低。分割的含義就是要區分不同類型的買主,即進行市場細分。
但是,你不能滿足所有買主的需要,必須選擇那些你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其需要的買主,這就是第三個步驟:優先。哪些顧客對你最重要?哪些顧客應成為你推銷產品的目標?假定你到美國去推銷絲綢女裝,你必須了解美國市場,必須分出各種不同類型的買主,即備類女顧客,必須優先考慮或選擇你能夠滿足其需要的那類顧客。
第四個步驟是定位。定位的意思是,你必須在顧客心目中樹立某種形象。大家都知道某些產品的聲譽。如果你認為梅西德斯牌汽車聲譽極好,那就是說,這個牌子的市場地位很高;而另一種汽車聲譽不好,就是說它的市場地位較低。因此,每個公司都必須決定,你打算在顧客心日中為自己的產品樹立什麼樣的形象。你一旦決定了如何定位,便可以推出四個心個戰術上的P。如果我想生產出世界市場上最好的機床,那麼我就應該知道,我的產品的質量要最高,價格也要高,我的渠道應該是最好的經銷商,促銷要在最適當的雜誌上作廣告,適要印製最精美的產品目錄,等等。如果我小把這種機床定在最佳機床的位置卜,而隻是定為一種經濟型機床,那麼我就采用與此不同的營銷組合。因此,關鍵是怎樣決定你的產品在國內或國際上的地位。
現在你也許要問,另外兩個P是什麼?我把另外兩個P稱為大市場營銷。我認為,現在的公司還必須掌握另外兩種技能,一是政治權力。就是說,公司必須懂得怎樣與其他國家打交道,必須了解其他國家的政治狀況,才能有效地向其他國家推銷產品。二是公共關係,營銷人員必須懂得公共關係,知道如何存公眾中樹立產品的良好形象。
現在我已講完了10個P,我再說一遍,一個營銷人員必須精通產品、地點、價格和促銷。為了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先做好探查、分割、優先和定位,最後,還有權力和公共關係。
此外,還有第11個P",我稱之為人。或許,這個P是所有P中最基本的一個,它的意思是理解人,了解人。這一點對所有的營銷人員都是重要的。如果你經營一家旅館、一家航空公司,或是一家銀行,你必須擅長管理人——你的下屬,因為是這 人與顧客打交道。你必須訓練他們學會禮貌待客。幫助你的下屬做好工作的問題,叫做內部營銷;滿足顧客需要的問題,叫做外部營銷。有時一個公司的最大問題是內部營銷的問題:使你的下屬承擔起全部為顧客服務的義務。整個市場營銷的要領,徉於滿足顧客的需要。因為我們都希望有不斷重複的銷售,希望顧客再次登門購買。而達到這一日標的唯一途徑,就是滿足顧客的需要。一個得到滿足的顧客就會再來購買,也會告訴他的朋友,說你的產品非常好。這就是輿論。你當然希望有好的輿論。如果顧客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向他的朋友抱怨你的產品,而且一個不滿意的顧客會傳給10個人,一個滿意的顧客隻會傳給5個人。所以應當十分注意提供良好服務的問題。
日本有一種了解顧客態度的新方法,他們叫顧客時刻反饋。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假如他們賣給某人一輛汽車,兩個星期後,他們打電話給這位買主,問他喜不喜歡這輛車?買主說喜歡,他們又問如果想改進這種汽車應當怎樣改進?那人就會說,我希望車尾行李箱大些,或者我希望前窗和後窗都有刮水器……他們記下這些意見,並轉給工廠,要工廠改進產品。於是,他們從顧客時刻反饋,發展到時刻改進產品。這就使他們的產品日新月異,質量不斷提高。因此,我們希望所有的人(工人和管理人員)都來關心產品,都要問一問自己:我是否願意買這種產品?經理也要問一問我是否願意讓我妻子來買這種產品?隻有當你認為應法讓你的妻子和親屬來買你公司的產品時,你才能為你公司的產品感到自豪。這就是市場營銷哲學。
有這樣一個很著名的故事。美國一家製鞋公司正在尋找國外市場,公司總裁派一個推銷員到非洲的一個國家,讓他去了解那裏的市場,這個推銷員到非洲後發回一封電報:這裏的人不穿鞋,沒有市場。於是公司派出了第二名推銷員,他在那裏待了一個星期發回了電報:這裏的人幣穿鞋,市場巨大。現在讓我們來判斷一下,哪一個推銷員是市場營銷人才?第一個顯然不是,而隻是一個收取訂單的人,沒有訂單,他也就無所事事。第二個也不是營銷人員,而隻是個推銷員,因為他認為,我可以推銷任何東西,盡管人們不穿鞋,我也能讓他們穿上。什麼是營銷人員呢?第三個才是。他在非洲待了三個星期,發回了電報:這裏的人不穿鞋,但有腳疾,需要鞋;不過我們現在生產的鞋太瘦,不適合他們,我們必須生產肥些的鞋。這裏的部落首領不讓我們做買賣,除非我們搞大市場營銷。我們隻有向他的金庫裏進?些貢,才能獲準在這裏經營。我們需要投入大約1.5萬美元,他才能開放市場。我們每年能賣大約2萬雙鞋,在這裏賣鞋可以賺錢,投資收益率約為15%。你看他做了些什麼呢?他並沒說我可以賣鞋,他說明了這裏需要什麼鞋,投資收益率如何,怎樣通過賣鞋賺錢。所以,營銷人才必須懂得市場調研、產品設計、財務核算,等等。
總之,市場營銷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市場營銷能起很大作用。令人不安的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製定經濟計劃時,隻讓經濟學家參加,但我知道,經濟學家在考慮問題時與營銷人員有所不同,經濟學家常思考一些宏觀經濟問題,但不了解市場上的行為,譬如,買方和賣方對不同的刺激因素實際上有什麼反應。岡此,我希望政府各部門在製定經濟計劃時,吸收優秀的、經過良好訓練的『打場營銷人員參加,因為他們了解市場上的人類行為、投資行為、工人行為,等等。這樣會使計劃更有效。
作品賞析
一開始,科特勒簡單敘述了商人在中國的地位,拉近了與聽眾的距離。在結合4P’s理論闡述他自己的10P’s理論時,他用中國將是最早聽到他這個概念的國家以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之後,他結合4P’s,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理論,讓聽眾對自己的理論有個全麵準確的理解。最後,科特勒指出了中國在營銷方麵存在的問題和隱憂,鼓勵聽眾認同營銷、關注營銷,而且他呼籲政府也要重視在這方麵的認識。這篇演講給中國的營銷事業帶來新的理念,注入,新的活力。
營銷學是一門非常複雜的理論,要讓聽眾接受和理解,就必須用通俗的語言表述,科特勒做到了這一點。他的演講傾向於口語化,句式和語言都很簡單,條理也比較清晰,而且還用事例來作說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對國際貨幣體係的思考
演講者
羅伯特蒙代爾(1932~),世界品牌實驗室主席,最優貨幣區理論首創者,享有歐元之父的美譽。首就讀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倫敦經濟學院,並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哲學博士學位。1961年,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職。1966~1971年,擔任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和《政治經濟期刊》的編輯。1999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蒙代爾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國際貨幣製度:衝突和改革》、《人類與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賞幣理論:世界經濟中的利息、通賞膨脹和增長》、《全球失衡》、《建設新歐洲》、《中國的通貨膨脹與增長》、《歐元作為國際貨幣製度的穩定器》等。
曆史背景
2000年以後,美國放寬信貸,美國人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大大增加,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格,並反過來刺激信貸更大規模的擴張,再加上投資公司在此基礎上大量製造次級債產品,並層層轉售,美國房地產係統和金融體係存在著巨大的資產泡沫。2007年上半年,美國次貸危機正在蔓延,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尚未爆發,作為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金融業都有深入了解的經濟學家,蒙代爾對全球金融業有著深深的擔憂。2007年5月,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他發表了這篇有關圍際金融風險的演講。
原文欣賞
非常感謝歲尼精彩、熱情的介紹。大約10天之前,我正要離開紐約。我不得不在2點鍾離開公寓時,聽說了查理羅斯要采訪漢克鮑爾森,因此我打開電視機,正好趕上前半小時的采訪。那時,他正在回答第一個問題——他被問到了一些細節的問題,但他回答說我想先談一些大體上的情況,即在他看來,世界經濟正處於最佳狀態。在他的一生中,他從不知道世界的經濟會存在一個比當前狀態更好的時期。我完全同意這一觀點。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內,五大經濟體係——當然我最關心的是整體經濟,美國、歐洲、日本、中國和印度這五個至關重要的經濟體正在快速地共同發展,當然速度各不相同,但是這種情況已經多年未見。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蕭條、停滯的狀態,氹為在1985~1995年這段時期內,日元兌美元的彙率增長了三倍,這對於日本經濟來說具有毀滅性的打擊。
……盡管石油產業和所有其他產業都在試圖挽回損失,但最終,這次升值還是幾乎斷送了日本的經濟。它製造了銀行體係中的不良貸款,並在很長一段時問造成了經濟上的蕭條。
……現在亞洲國家已經不再是日本和中國的代名詞,而是隻針對中國,因為在日本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之後,沒有人再去強調日元升值的問題了。人們開始認識到,日本的經常賬目盈餘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它的統計方式。日本人習慣十為養老而進行存款和對外進行投資,這對他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現在問題轉向了中國,中國在盈餘國家屬於後起之秀。中國的盈餘僅僅是在最近的3~4年中才開始變得顯著起來,並引來其他國家的矚目。
然而中國發生的這些情況無法解決美國遇到的困難,它不能有助於解決美國的赤字問題。連格林斯潘都曾經表示,即使改變中國的貿易順差狀況,這部分盈餘也隻是會轉移到其他國家去。這就是他的理論,因此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此把問題歸因於對華政策的觀點,也許是錯誤的。在1994年,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主張下有過一次人民幣貶值,美元兌人民幣的比率從5.5升高到了8.7,然後下降到8.3和8.28。這很可能是一個錯誤,因為接下來的兩年內物價上漲了40%。這說明如果貨幣貶值得太嚴重,很可能會引發通貨膨脹。1997年中國消除了通脹,亞洲危機卻又按踵而至。
亞洲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美元的急劇升值和日元的貶值。因為從1995到1998年——我印象中1995年4月美元兌日元的彙率是80,到了1998年上升到148,從中可以看出美元驚人的升值和日元驚人的貶值。日本的FDI,即外國直接投資本來是東南亞經濟增長的原動力,但是一旦日無貶值,達一動力立即完全枯竭。這是停滯不前的第一個原因,除此之外,日元盯住美元,但二者卻一升一降,加上之前人民幣又經曆了大規模的貶值,這些便是引發亞洲會融危機的主要原因。對於人民幣將要貶值到9.5的說法,朱鎔基總理站出來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彙率將不會發生改變。於是FDI立即回到了中國,經濟增長得到了恢複,亞洲局勢也隨之穩定,這實在值得讚歎。但是唯一的問題是,美國自身的經濟正在經曆矽穀IT革命,並在上世紀80年代裏根總統大幅減稅的經濟政策下——這一經濟政策使美國經濟得到丁更加有效的發展——正在進行供給方麵的改革。有了矽穀的擴張,有了IT業的改革,有了美元真正意義上的增值,這就意味著,當美元不得不相對其他貨幣升值時,這 盯住美元的貨幣會發生一定的通縮。美國的價格水平上漲了3%,人民幣、中東地區的貨幣和巴拿馬貨幣,所有這些與美元掛鉤的貨幣都出現了緊縮。掌握了這個規律之後,你就可以通過美國現在發生的情況預測未來的緊縮狀況。
然而局麵在2001年發生了逆轉。全球經濟減緩、美元下跌,於是人們看到了相反的情況。所有與美元掛鉤的國家都出現了一定的通貨膨脹,如此一來,中國輕微的通縮被抵消了,並且存2004年中其通貨膨脹率達到了近4%。這個數字並不高,但中國在此之前卻從未有過。在那之後,通脹結束了,一切趨幹平緩,並且到現在為止中國通脹率一直遠低於這個數字。
對於中國經濟來講,彙率至關重要。彙率同定之所以非常重要,是由於=個或者三個不同的原因。首先,在固定的彙率下,中國不必擔心。隻要彙率是固定的,你就不必擔心通貨膨脹率,因為通脹率將基本等於錨貨幣的通脹率,即美國的通脹率。臨時性的生產力因素或許會產生一些抵消作用,但總的來說,這就是我們的通脹率。正因為這一點決定了通貨膨脹率,因此是中國遵循的基本政策。
有些人問:為什麼不把價格水平作為目標?為什麼不讓中國的價格水平穩定,讓彙率波動,實行通貨膨脹口標製呢?原因在於畢竟巾國的貨幣法律在1985年才出台。當時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學習它,之後我們在中國人民銀行開會討論。貨幣法律要求貨幣穩定。人民幣應該保持穩定。但是如何定義貨幣的穩定性呢?它可以相對外國貨幣保持穩定,也可以相對一攬於價格水半保持穩定。比方說,你選擇後者,想讓貨幣相對籃子內的商品保持穩定,那麼,你的籃子是什麼?你可以采用中國的籃子,現住占世界經濟比重的5%,或者你可以采用更大的美元籃子——如果美元穩定的話——占世界經濟比重的30%。那麼,保持相對世界經濟的5%穩定和相對世界經濟的30%穩定,哪一個更好呢?中國認為,對於中國來說,相對世界經濟的30%保持穩定更為有利,因為這樣在是否需要對資產價格或者其他的方麵加以留意的問題上,不會再次產生相同的問題,因此,大一些的籃子更好。如果我們能夠重建布雷頓森林體係,將整個世界經濟作為一個籃子,那麼情況將會更好。這樣每個國家都能根據世界籃子來保持貨幣的穩定。這是更好的選擇。
那麼,中國現在是什麼樣的政策呢?讓我再舉例來證明為什麼保持美元對人民幣彙率的穩定對於中國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中國的經濟在很人程度卜依然被國有企業所控製,我們很難知道國有企業的成本。你知道如果有人站出來試圖指責中國,或者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存在傾銷行為,會發生什麼情況嗎?傾銷是指低於成本價格銷售,但是你怎樣才能知道巾國的成本是多少呢?我想起了一個案例,在這起傾銷案中,人們研究印度的成本,然後用印度的價格或成本來衡量巾國的成本,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這是非法的,法庭上有過很多類似的例子。因為其中的優勢是,如果中國保持人民幣盯住美元,那麼它就能夠借助美國的稀缺關係和成本關係,從而使中國經濟更為有效地發展,因為它利用了世界上最大、最高效的經濟體,燕引入了稀缺關係。因此,保持彙率的穩定是最有利的。
反之,如果中國按照歐盟,歐洲貨幣聯盟和歐洲中央銀行所說的去做——它們都采用通貨膨脹目標製,並且十分成功。他們使通脹率相對於整個歐洲籃子維持在2%左右,沒有太人的變動,但是與之相伴的是美元兌歐元比率的劇烈震蕩——將會削弱人民幣的地位,對中國內部造成破壞,因為你無法將中國經濟看做是一個單一的經濟體。它至少是雙重經濟體係,因為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遵循著不同的規則。一些政策可能對沿海地區起作用,於是人們便根據這一模式,聲稱人民幣應該大幅升值,而且中國能夠承受這種升值。之前,人們一直在說中國應該讓1美元降低到兌換5元人民幣,等等。這是荒謬的說法,這樣做將給內陸地區造成毀滅性的通貨緊縮,因為那裏的情況與沿海地區完全相反。
因此,無論如何,中國必須有所行動,因為中國在國際收支方麵存在失衡。在過去的4、5年中,中國存國際收支上有著近2000億美元的盈餘。因此世界上其他的國家與中國形成了對立的觀點,並且試圖以這種方法迫使人民幣升值。升值會給中國經濟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一切糟糕的事情都會隨之而來,不僅僅是不良信貸一類的事情,還會有更加惡劣的問題:農業的通縮,出口的減少、失業的增加等,所有這些都和升值緊密相關。想想日本發生的事情,就能知道中國將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