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3 / 3)

中國需要做的是,在當前的彙率下恢複國際收支平衡,並且,我認為,需要逐步停止升值。這樣做是因為中國擁有固定的彙率,一旦中國作出改變,就會引發有關是否保持彙率固定的爭論。當時,我相信中國會保持固定彙率,但是中國卻在2005年的6月改變了政策。現在中國無法回到過去了,因為這一次,中國不能再像十年固定彙率時期那樣習慣性地聲稱自己無法操縱事態,所以中國必須製定出新的政策,在可信的基礎上過渡到一個新的平衡點。我認為可以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平衡國際收支。

為此,要完成兩到三件事情。第一點是放鬆外彙控製。我並不提倡完全的可兌換,但一個有著1.2億萬美元外彙儲備的國家應該朝著可兌換的方向努力,特別是允許企業和外國企業將資本出口到國外,並且為了中國的商業能夠長期保持健康,允許建立海外基地。這將緩解資本流入和外彙儲備增高的壓力。這是其中的一部分。第二點是消除衝銷。衝銷是為了在維持中國貨幣政策不變的同時:繼續保持國際收支的盈餘。當中國人民銀行以買入彙率購進2000億的美元時,會自動產生7.7倍的人民幣,這滿足了中國的需要,反映出需求。國際收支的盈餘通常反映了國內過剩的貨幣需求,當你買入外彙、央行創造的額外的本幣後,你會感到滿足,可收支卻會因此而不平衡。但是如果國家回過頭來出售債券,就能夠衝抵這種不平衡,國家將這部分儲備收回,並保持對貨幣的超量需求,然後保證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會有盈餘,於是它就能永遠存在。在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中,中國幾乎每年都能獲得1500~2000億美元的盈餘,這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衝銷。因此這兩個主要的問題是,消除衝銷和盡快放寬對外彙的管製。

不要再猶豫了,再也不要相信浮動彙率是自由市場下的觀點,它根本不是,這個觀點是一種與商品市場進行錯誤類比得出的結論。在商品市場中,生產成本與價格掛鉤,但是貨幣卻不一樣。貨幣由中央銀行壟斷,由政府壟斷,因此設想一個自由市場被兩個或者更多政府壟斷是非常荒謬的。關於你們說到的應該向著改變彙率的方向前進,而不是消除或者減少對外彙的管製,這是反自由主義的極端觀點。你們不應該朝這個方向發展。

現在,我要說到的最後一點就是著名的三元悖論,當然我們要說的不是聖父、聖子和聖靈。我們要談論的是一個事實,即你不可能同時做到以下三點,最多隻能達到其中兩點。這三點是:資本的自由流動、獨立的貨幣政策、固定的彙率。你最多隻能實現這三件事中的兩件。

這個結論是創造性的,盡管聽上去似是而非。有些人甚至把它們歸功於我,可我並不知道這是誰最先提出來的。米爾頓?弗裏德曼寫過一篇關於它的文章,將它歸因於凱恩斯,但是凱恩斯從未提出過這樣的觀點。既然這不是他提出來的,那就仍然是一個謎。但是,這個觀點是錯誤的,而且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因為事實上這與資本流動沒有任何關係。從長期來看,不可能有固定的彙率和獨立的貨幣政策,你隻能在被動的貨幣政策下保持固定彙率,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彙率的平衡。現在,資本開始流動,如果在體係巾不存在資本的流動,這就是無關緊要的。資本流動不會帶來什麼不同,但是這對中國的解釋會造成致命的影響,岡為中國有人說過:噢,我們可以實現,我們可以做到。我們有固定的彙率(大體上是固定的,但並不完全固定)。我們有固定的彙率,也有獨立的貨幣政策。我們能同時做到這兩點,是因為我們控製著資本的流動。有時中國人會這樣認為,因為他們控製了資本的流動,所以他們能夠同時擁有固定的彙率和獨立的貨幣政策。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需要加以糾正的地方。我希望在未來的幾個月中,這一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謝謝火家。

作品賞析

蒙代爾的這篇演講並不是單純地論述金融危機,而是從國際貨幣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以及應對措施。演講中著重講述了美國、中國和日本,尤其是美國和中國。蒙代爾認為當今世界中,美元的地位在逐漸下降,歐元、人民幣的地位則在不斷上升。他詳細地分析和回顧了美元是如何在世界上確定主導地位和為什麼美國會出現赤字,以及中國的彙率問題。最後,他借著著名的三悖論,闡述了資本的自由流動、獨立的貨幣政策、固定的彙率之間的關係,並提出了關鍵性的問題——控製了資本的流動並不能同時擁有固定的彙率和獨立的貨幣政策,並且希望這一問題能夠得到盡快的解決。蒙代爾從貨幣角度的演講,改變了很多人對金融危機的原有看法,幫助聽眾克服對金融危機的恐慌。

蒙代爾在演講中用了大量自問自答的手法,幾乎所有問題的過渡,他都是用的這種形式,這不僅讓演講中的過渡變得更加自然,也調動起了聽眾的興趣,讓他們加入到思考之中,增強了演講的效果。

有關金融危機的講話

演講者

亨利鮑爾森,1946年3月28日出生於美國佛羅裏迭州。中學時代學習勤奮,1964年考入達特茅斯大學。1968年,鮑爾森進入哈佛大學商學院學習,並獲得哈佛大學MBA學位。從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後,擔任國防部長幕僚助理。1999年5月,出任高蠱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布什當上總統之後,盛情邀請鮑爾森八閣。2006年7月就任美國第74任財政部長,他曾擔任大型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的主席和首席執行官。

演講背景

2008年,由於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海嘯席卷全球。全球股市暴跌,世界貿易萎縮,各國實體經濟也相繼受到嚴重衝擊,失業率迅速上升。為挽救世界經濟,各國單獨或聯合推出經濟刺激計劃,但形勢依然令人悲觀。作為美國財政部長,麵對危機,亨利鮑爾森多方奔走,力圖拯救美國經濟。這篇演說,就是他針對金融危機發表的講話。

原文欣賞

昨晚,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查爾斯考克斯和我同國會領導人一起,開了一次漫長且富有成效的會議。我們就采取一種全麵的措施來緩解我們的金融機構和市場壓力的必要性,進行了實質性的討論。

近幾周內,我們針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具體情況,采取行動努力解決存在於其中的問題;和市場參與者一起為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做好準備,並向美國國際集團貸款,使其可以有序地售出部分資產。今天早上我們采取了一係列強有力的戰略性措施,提高體係中的信心,包括為美國貨幣市場的共同基金行業建立一個臨時的保險計劃。

盡管有了這些防禦措施,但我們還有更多的事要去做。我們現在必須進一步展開果斷的行動,全麵、徹底地鏟除我們的金融體係問題的根源。

我們當今金融體係巾的潛在弱點,是非流動性的抵押資產隨著房地產業改革而失去了價值。這些非流動性的資產,阻礙了對我們經濟發展極為重要的信貸的流動。當金融體係正常運作時,貨幣和資本在家庭和企業之間流動,用於支付家庭貸款、學校貸款和創造就業機會所需的投資。由於非流動性資產阻斷了這一體係,金融市場上的淤塞很可能會對我們的金融體係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的影響。

我們知道,在這十年的前期,寬鬆的借貸行為導致了不負責任的貸出和借入,這使得很多家庭陷入了無力償還貸款的困境。我們看到了這一問題對房主們的衝擊:現在有500萬房主違法拖欠債務,或者已經喪失房屋的贖取權。由次級貸款衍生出的問題已經開始向其他低風險貸款蔓延,並導致房屋過剩,履約房豐的房產貶值。

類似的情況出現在那些貸款機構身上,以及那些購買這些貸款、將其重新打包,並向投資者轉售的券商身上。這些出現問題的貸款,現在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中被停滯或凍結,使它們無法繼續進行良性貸款。由於無法確定它們的價值,更加深了抵押資產的不可靠性,甚至連有關機構的財政狀況也隨之變得難以估量。對於幾乎所有種類的貸款,正常地買進或賣出已經成為了一種挑戰。

這些非流動性的資產堵塞著我們的金融體係,並且逐漸削弱其他健全的金融機構的實力。

這樣造成的結果是:美國公民的個人儲蓄受到威脅,消費者和企業的借貸、支付、投資、創業能力都將遭到削弱。

為了恢複我們的市場和金融機構的信心,使它們能夠重新步入正軌並走向繁榮,我們必須解決潛在的問題。

聯邦政府必須盡快實施計劃,清除這些損害我們的金融機構、威脅我們經濟的非流動性資產。這項資產救援計劃一定要深思熟慮,擴充其規模,以便發揮其最大的影響力,同時還要盡可能地保護納稅人的利益。對最終納稅人的利益的保護,將會為我們金融體係的資產救援計劃提供穩固的保證,因為金融體係中涉及了大量納稅人的投資。我相信與其他方法相比,這一大膽的做法將會使美國家庭的開支大大降低——金融機構中一係列持續的失誤和信貸市場的凍結停滯已經無法支持經濟的擴張。

我相信,許多國會議員都會同意我的觀點。這個周末,我會和兩黨的國會議員一起,對可以緩解不良信貸帶給我們體係壓力的相應措施進行審查,使信貸可以在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之間再次流通起來。我們的經濟健康需要我們共同努力,需要我們盡快展開兩黨間的合作。

在未來的一周,我們將會和國會一起通過這項法案,同時,我們還會立即采取其他行動進行救援。

首先,為了向我們的抵押貸款市場緊急提供額外的資金,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家政府讚助企業將會增加其對抵押支持債券的購買。這兩家企業一定要履行它們的義務,支撐住抵押信貸市場。

其次,為了提高新增住房貸款資金的效用,財政部將會依照我們在本月初的宣布,擴人對抵押支持債券的購買計劃。這將對政府提供讚助企業的資金起到補充作用,並且使抵押貸款更具有效性和可行性。

這兩項措施將對抵押貸款資產提供最初的支持,但僅這樣還是不夠的。大多數堵塞我們體係的非流動性資產並未達到規定要求,因此無法被政府讚助企業或財政部正常收購。

我期待著能與國會合作,通過必要的法規清理我們金融體係中的這砦出現問題的資產。我們一定會度過這段困難時期,到那時,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必將是加大發揮監管機構的作用,使過去的悲劇不再重演。此次危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讓我們看到了財政法規結構中還存在著不夠理想、重複和過時等問題。我已經提出了我的想法,搭建一個與現代經濟體製相匹配的現代化監督結構,與我們的管理體係分進合擊、緊密相連。這是將來需要討論的一個重要問題。現在,我們的重點應放在恢複金融體係的實力上,使其能夠再次支撐經濟的增長。所有美國公民的金融安全——他們的退休會,房產價值、學費貸款能力和更多高收入就業的機會——取決於我們能否讓我們的金融機構回歸到一個穩定的平台上。

作品賞析

鮑爾森首先講述了應對金融危機的初步打算和防禦措施,然後他指出當今金融體係中潛在的弱點,論述了寬鬆的信貸導致的不良後果,表明要恢複市場和金融機構的信心,此外,他還介紹了兩項救援措施。最後他強調,救援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恢複金融體係的信用和實力上,使其能夠再次支持經濟的增長。呼籲美國政府盡快行動起來,清除這些威脅。

在金融危機全麵爆發的形勢下,這篇演講發表得極為及時,起到了很好的安撫民心的作用。同時,其為美國外交政策的辯護也是很有價值的。

北大之精神

演講者

馬寅初,中國現當代著名的經濟學家、人口學家、教育家,浙江嵊縣人。1901年入天津北洋大學(1951年更名天津大學),選學礦冶專業。1906年赴美國留學,191O年獲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1 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15年回國,任北洋政府財政部職員。新中國建立後,他曾擔任中央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校長等職。1957年因發表新人口論方麵的學說而被打成右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得以平反。他一生專著頗豐,特別對中國的經濟、教育、人口等方麵有很大的貢獻。

1982年5月10日下午5時,馬寅初因肺炎複發,病情惡化,醫治無效,溘然長逝,享年101歲。

曆史背景

1927年12月,杭州舉行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二十九周年紀念大會,剛剛脫離北大的經濟係教授馬寅初在大會上發表了這篇題為《北大之精神》的演講,全麵地闡述了北大精神就是犧牲精神這個主題。

原文欣賞

今日為母校二十九周年紀念,令人發生深切之印象。現學校既受軍閥之摧殘而暫時消滅,但今天之紀念會,仍能在杭州舉行,聚昔日師友同學至二百數卜人之多,可見吾北大形質暫時雖去,而北大之精神則依然存在。

回憶母校自蔡先生執掌校務以來,力圖改革,五四運動,打倒賣國賊,做人民思想之先導。此種雖斧鉞加身毫無顧忌之精神,國家可滅亡,而此精神當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義,所謂北大主義者,即犧牲主義也。服務於國家社會,不顧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達其至高之鵠的。苟有北大之犧牲精神,無論舉辦何事,則結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令以浙江一省而論之,如以北大犧牲精神,移辦政府與黨務,則不出一年,必可為全國之模範省。蓋浙江現時之地位,較他省優良之點甚多:財政之統一一也。浙江之財政廳,尚能統轄全省財政,較之江蘇、安徽,福建等省,俱遠過之。江蘇因為孫傳芳之戰事未了,所統一者僅長江以南之一部分。安徽在前數月間雖征收稅吏,俱歸二三軍隊首領所委派。福建即菜擔妓女,亦俱貼印花,其財政上之紊亂,可以想見。至湖廣汀西等省,更無須深論矣。金融之平穩二也。全省無濫發紙幣,引起金融之擾亂。軍隊之統一三也。教育之優良完全四也。此次革命軍興,全省所受之損失不大五也。既具此五種之優點,苟政治能上軌道,辦事人員俱抱北大精神而徐罔改革,則將來之浙江,必較今日可以遠勝萬倍。

雖然,欲圖改革,必須自環境之改造人手。重心不在表麵,而在人心。今日國家社會之所以每況愈下,根本原因,在於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墮落。如寅初回浙未久,而請寅初代謀統捐局長者,不知幾幾。且有欲寅初推薦往禁煙局者,彼輩之心理,以為寅初現正在反對禁煙局,則寅初推薦之人員,禁煙局不敢不留用。際此生活困難之時,在政界謀事,果屬生活問題,情尚可原。然來寅初處謀事之人,甚至預先說價,必須月薪至若幹元以上,或有其他不正當之收益者而後可。是故中國大半人民,雖其私人道德,亦有甚好者,但腦筋中實無一公字之印象。故公家觀念之薄弱,已達極點。而對一己之升官發財,譬諸廁所之蒼蠅,群相密集。故無論何界,苟有一人稍有地位,則其親戚朋友,全體聯帶而為其屬下,家庭觀念之深切,世無其右。當知吾人對於國家社會之義務,應以人民之幸福為前提,不當以個人彌補虧空或物質享受為日的。北大昔日既為群眾之導師,今而後當如何引導人民,打破家庭觀念,而易以團體觀念;打破家庭主義,而易以國家主義,恢複人生固有之犧牲精神。否則,若僅有表麵之革命,恐雖經千百次,於國家於社會仍無補於事也。

且中國人民之心理,對公家事,若不相幹,可以不負責任。如寅初此次反對鴉片,時有人以在此種社會何必做惡人之語,來相勸勉。若寅初家中婦女,如作此語,寅初本可不加深責。然此種淺薄之語,竟發諸現在之官吏與夫東西留學生之口。嗚呼!一人公正之勇氣能有幾何,今不以努力助鼓勵,而反以冷水澆頭,人心至此,可深浩歎!中國人以不字為道德,如不嫖,不賭,不飲酒,不吸煙,果屬靜止之道德,然缺乏相當之努力,與夫犧牲之精神,以盡人生應有之義務。雖方趾圓顱,實類似腐屍。西人謂life is activity,否則,反不如截發入山,做和尚之為愈。何必在世上憂憂哉。

是故以北大之精神,犧牲於社會,對於全國,或以範圍過大,尚須相當時日。若僅浙江一省,則改造之目的,誠可立而待也。欲使人民養成國家觀念,犧牲個人而盡力於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舉凡戰勝環境,改造人心,驅除此等奄奄待斃不負責任之習俗,諸君當與寅初共勉之!

作品賞析

這篇演講全麵闡述了北大精神就是可為了國家與社會雖斧鉞加身毫無顧忌的犧牲精神,同時,作者以犀利的語言無情地揭露了造成國家社會之所以每況愈下的根本原因,在於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墮落,那些為一己之私升官發財的現象就像廁所之蒼蠅,群相密集,馬寅初對這樣的官吏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和深惡痛絕。伸張正義,鞭撻邪惡是這篇演講的最大特點,這些邪惡的東西都是與北大精神背道而馳的,也是北大人應該拒絕和堅決予以揭露和批判的。

馬寅初的演講富於激情,正義凜然,感情強烈,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演講中表達手法多樣,論述嚴謹有力,雖然文白夾雜,卻仍然簡潔明了,流利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