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失落的文明(五)(2 / 2)

印加帝國最早期的擴張領土是由圖帕克.尤龐基開始的,他將印加帝國從不到二百萬平方公裏的版圖,擴大到哥倫比亞的帕斯托,以及阿根廷的圖庫曼,以及智利的毛雷河邊。然而他的後嗣因爭奪皇位引起了許多內戰,導至印加帝國政治不安,提供了後來的西班牙殖民者有挑撥離間的機會。

印加帝國的滅亡在1532年,最後一任印加帝國國王阿達華巴 ,被西班牙人殖民侵略者弗朗西斯克.皮澤洛處以死刑,結束了400年以上繁榮的帝國曆史。

今日印加帝國最著名的遺址為建在馬丘峰和華伊納峰之間的馬丘比丘。

庫斯科城則因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破壞,僅剩一些建築廢墟,但城中保存了一塊“十二角石”,稱為“哈圖姆魯米約克”,考古學家相信它是印加曆法計算工具的一種。

根據考古發掘,當時印加帝國有青銅器皿和刀、鐮、斧等勞動工具,其冶煉鑄造技術相當精巧。印加人也有發達的農業灌溉係統,綿延的驛道,成熟的造酒工藝等。考古學家大都認為印加人的建築技術、醫學、織布和染色技巧相當發達。

低地上也有印加古城按照印加曆史學家以前的定論,公元500~600年左右,印加人建造了以的的喀喀湖為中心的蒂瓦納科等巨大城市;公元1200年,建立了以庫斯科為首都的印加帝國;特別是在公元1438年第9代皇帝帕恰科奇登基後的百年間,建立起了北自哥倫比亞,南到智利的強大帝國。但是,1533年西班牙人皮薩羅率領士兵攻下庫斯科,生擒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印加帝國轉瞬間就被消滅。

自那以後的近400年間,人們幾乎遺忘了印加帝國的存在。直到1911年7月,美國考古學家海拉姆.賓厄姆在庫斯科市北邊發現巨大的山頂城市馬丘比丘的遺跡,才又重新喚起人們對印加文明的關注。

馬丘比丘遺址馬丘比丘遺址是在海拔3800米的山頂上挖掘出來的,這裏原有大約400間石造的住房,還有不少壯觀的宮殿與神廟。當時這裏居住著2萬名印加人,他們從山頂到山腳開墾了無數的梯田。他們用來建神廟祭壇的巨石就有大約百噸重,另外還在山頂壘起了總重達數百噸的巨石,作太陽的日晷。

據此,以往的印加學者認為,印加人是不喜歡低地潮濕氣候的高原民族,所以才會在海拔34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帶建立城市。但是,1977年在南美玻利維亞的安第斯深山中發現的印加帝國最大城市伊斯坎瓦亞遺址,卻建在的的喀喀湖北部險峻的山嶽地帶,確切說是建在海拔6000米的伊延普山和雷阿爾山脈之間深不可測的V字形峽穀的穀底一帶,海拔僅1600~1800米。現在,那裏是吸血蝙蝠和響尾蛇出沒的恐怖無人區。

穀底一帶共有95棟巨大的石造建築物,它們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穀底和從峽穀伸出的石頭平台上,最大的平台高400米,寬300米,看上去十分宏偉、險峻。在石造建築內,還發現了貯存食物或珍寶的地下室。整個遺址的麵積約為13公頃,規模比馬丘比丘遺址還大。僅從已發現的家具和梯田就可看出,伊斯坎瓦亞曾經是擁有幾萬居民和數千士兵常駐的城堡型城市。

據推斷,伊斯坎瓦亞城位於印加帝國的最前方,它曾在防備亞馬孫地帶原住民的攻擊方麵發揮過重要作用。

在醫藥學方麵,印加人的成就也令人驚歎。他們的外科手術特別是穿顱術在當時居於世界先進行列。手術刀主要是一種“T”形銅刀,非常鋒利。與外科手術相伴而生的麻醉術,印加人也是內行。印加人知道多種草藥,如奎寧、可可等。

在天文、曆法和數學領域內,印加入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在首都庫斯科,印加人在城東、城西建有四座天文觀象台,中心廣場另設一座。根據長期的觀測,印加人測得地球運行周期是365天零6小時,並據此製定了太陽曆。印加人還有一種曆法是陰曆,包括354天,是根據對月亮的觀測結果製定的。與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不同,印加人的數學采用10進位製。不過,印加人尚未創製文字,他們的計數方法是結繩,克丘亞語稱“基普”,即在一條主繩上結上許多小繩,用結節表明數字,用不同的顏色和長度表明不同的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