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發生了一件告密事件,宦官王伏勝告發皇後在宮中秘密引來方士郭行真行巫蠱之術祈福。高宗聞知,大發雷霆,一時衝動想把武則天廢掉。武則天聽說後,立即趕到高宗麵前,口稱冤枉,陳述原委。不知道武則天到底說了些什麼,但高宗被她說得羞愧難當,便拉著武則天的手好言勸慰,又討好似的說:“我怎麼會想到廢你呀!這都是上官儀教唆我的。”開脫了自己。為高宗起草廢後詔書的上官儀卻因此遭到殺身滅門之禍。從此,武則天進一步參與國政,每當皇帝臨朝,則天必“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殺生,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群臣朝拜和中外表章奏議,皆把皇帝與皇後合稱為“二聖”。高宗一般隻是隨著武則天的意思點點頭算了,武則天的政治權力牢固地確立了。到上元元年(674)八月,高宗稱天帝,武則天稱天後,更顯示出一副至高無上的姿態。
為了便於更好地貫徹自己的思想,武則天在宮中開設學館,招攬儒士,設置北門學士,論學著述,又密奏參決朝政,以分割宰相權力。這樣一來,武則天在自己身邊就組成了一個智囊團,成為她的重要謀士。同時,她大開科舉,廣選官吏,扶植親己力量。武則天自己也針對時局,提出12條建議(即建言十二事),勸課農桑,薄賦徭,禁浮巧,省功費力役,廣言路,杜讒口等,深得高宗讚許。為了提高武氏的社會地位,拉攏中下層官僚,武則天主持修撰了《姓氏錄》,凡是在當朝得到五品官者都可以升為士流,進一步貫徹了太宗貞觀時期修《氏族誌》“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的精神,擴大了政權的基礎,把魏晉以來的門閥製度攪了個稀碎。這樣,武則天不僅進一步鞏固了手中的權力,而且給當時的社會政治帶來了一些新氣象,所以很得人心。這也正是武則天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武則天手書升仙太子碑額,為罕
見的唐代飛白書遺跡由於武則天表現出非凡的政治才華,因病不能上朝的高宗,還曾一度想讓她攝知國政,因為大臣的極力勸諫才作罷。上元二年(675)四月,深得高宗喜愛的皇太子李弘以24歲的華齡突然死去,使高宗多少受到了些刺激,所以又曾打算遜位於武則天,不過此舉仍因大臣的反對而作罷。
觀鳥捕蟬圖(章懷太子李賢墓壁畫)
李弘死後不久,又立武則天所生次子李賢為太子。李賢自幼見識不凡,也很受父皇鍾愛。自立為太子,他也和母後招攬北門學士一樣,收羅了一批名臣學士,以注《後漢書》為名發展自己的勢力。這樣一來,勢必與大權在握的母親發生衝突,所以,李賢常不明不白地受到母後的訓斥和責備。武則天曾令人撰寫了《少陽正範》(即太子的行為準則和榜樣)和《孝子傳》送給李賢,讓他好好學習自省,更引起了李賢的不安和憂慮。不知武則天通過什麼途徑得知,李賢居然懷疑自己不是她親生的兒子。外麵的人還傳言,李賢實際是他的姨媽、即武則天寡居的長姊韓國夫人所生。這樣一來,武則天又開始不能容忍李賢了,所以借口李賢寵近男色,私藏鎧甲,將他貶為庶人,並從洛陽押回長安。
事隔一天,武則天的三子李哲(顯)被立為皇太子。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在洛陽宮中駕崩。從此,“二聖”時代結束了,武則天在政治上又開始了更大的經營。
武則天個人小檔案
姓名:武曌出生:武德七年(624)正月二十三日
屬相:猴卒年:神龍元年(705)
卒所:洛陽上陽宮中享年:82歲
諡號:先為則天大聖皇帝,廟號:無,袝高宗廟享
後為則天大聖皇後
陵寢:乾陵父親:武士彠
母親:楊氏婚姻:初為太宗才人,後為高宗昭儀、皇後
子女:4子,1女(另有1女早死)繼位人:兒子中宗李顯
最得意:以女性加冕稱帝最失意:無法把傳子和傳同姓統一
最不幸:在感業寺內為尼最痛心:親手扼死親生女兒
最擅長: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