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橫行天下龐涓(1 / 3)

龐涓(?——前342),戰國時期魏國人(今河南)。在魏國任大將。公元前354年,龐涓率大軍包圍趙都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命孫臏為軍師,率軍救趙。孫臏乘魏國內部空虛,率軍直搗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龐涓撤軍回救。疲憊不堪的魏軍走到桂陵(今河南長垣北)遇到埋伏在那裏的齊軍。齊軍以逸待勞,大破魏軍。“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成為曆史上的著名戰例。此後,龐涓又於公元前342年迎戰援救韓國的齊軍,中了孫臏的增兵減灶之計而冒進,於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遭到齊軍伏兵攻擊,龐涓兵敗自殺。

龐涓,戰國初期魏國名將。曾率領魏武卒橫行天下,北拔邯鄲,西圍定陽。差點將趙國南麵領土納入魏國版圖,桂陵之後盡數收回河西失地。但其心胸狹窄,為了實現自己成為第二個吳起的夢想,殘害同窗孫臏。最終敗於孫臏之手。他的人生起落成為了魏惠王霸權盛衰的標誌,他的死為魏國的霸權敲響了喪鍾,魏武卒也從此退出了曆史舞台。

根據上世紀70年出土的《孫臏兵法》,龐涓曾經於公元前354年桂陵之戰中被俘,而10年之後的馬陵之戰的統帥很可能是魏太子申而不是龐涓。

此外,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趙國都城已破,趙魏已經簽訂了絕對有利於魏國的合約,從後來馬陵之戰中趙國的表現來看,很可能齊國在齊魏博弈中戰略上失敗,而桂陵之戰隻是小規模的戰術上的勝利。由於魏國的在趙國獲得了大量的戰略收益,所以,齊國因此迫於形勢,放回在桂陵之戰中俘獲的龐涓也是有可能的。根據著名軍史專家夏惟桐的研究,在之後的馬陵之戰中,孫臏采用犧牲不服從田忌的兩都兵馬(齊國軍事建製單位)襲擾魏國都城,驕縱魏軍的心理戰法,造成了魏國朝廷震動,可能威脅到了領軍的太子的王儲地位,才采取了跟進殲滅齊國部隊的不理智策略。馬陵之戰犧牲的可能僅僅是快速追擊的少數部隊,所以魏國戰略上並沒有受到影響。襲擊魏都的齊國兩都兵馬已經被魏國聚殲。

由於犧牲田忌政敵的辦法,也引起了齊王的記恨,孫臏和田忌在馬陵之戰後因此逃離大軍。隨後,魏國大勝齊國。所以“圍魏救趙”和“圍韓救趙”都以齊國戰略失敗而告終,但是在馬陵之戰中,孫臏超一流的指揮技術和心理作戰技巧,仍然讓現代人震撼。

孫臏和龐涓是同學,兩人均拜化外仙人鬼穀子先生為師,一同學習兵法。 同學期間,兩人情誼甚厚,並結拜為兄弟,孫臏年稍長,為兄,龐涓為弟。一年,當聽到魏國國君魏惠王以優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時,龐涓耐不住深山學藝的艱苦與寂寞,決定下山,謀求富貴。孫臏則覺得自己學業尚未精熟,還想進一步深造;另外,他也舍不得離開老師,就表示先不出山。於是龐涓一個人先走了。臨行,他對孫臏說:“我們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這一去,如果我能獲得魏國重用,一定迎取孫兄,共同建功立業,也不枉來一回人世。”兩人緊握雙手,久久不願分開。最後,兩人灑淚而別。

龐涓好名利,總夢想著出將入相成為第二個吳起。為此,他幫魏惠王製定了弱趙以聯三晉,滅秦後圖天下的戰略方針。但魏惠王外交上的失誤讓他陷入了被動局麵,北拔邯鄲之時,齊楚出兵,秦亦趁火打劫。拿下邯鄲之後,於桂陵敗於孫臏之手,後魏將邯鄲還給趙國,其戰略目標未能實現。桂陵之後將目光轉向秦國,主張弱秦,滅秦。可惜魏惠王未能正確采納其方略,仍固守統一三晉的方略不變,堅持打韓國,以至於被齊國漁翁得利,令魏國霸權衰落。真實的馬陵遠比史書中的精彩得多,此戰為中國曆史上以謀取勝的經典,可惜我們隻能看到其中很小一部分。後人曾評價“魏惠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裏,南辱於楚,至於國之根本,竟成一俘者,皆因龐涓之一死。”

曆史上與孫臏齊名的著名軍事家,其政治和統帥值自然大大超越了普通武將,率兵出征必能凱旋而歸。

十多年後,魏國又進攻韓國,韓國也向齊國求援。齊國仍用孫臏出兵救韓。魏國又派龐涓帶兵十萬迎戰。孫臏用減灶計透敵深入。龐涓中計,輕敵猛進,在馬陵遭到埋伏。齊軍萬箭齊發,魏軍主力被殲,龐涓自殺。從此,魏國大大削弱,齊國強大起來。

曆史上真正的龐涓,龐涓好名利,當初打趙邯鄲,圍魏救趙這個成語正是出自龐涓之口,當時魏王要他退兵,龐涓不從,說:此乃圍魏救趙之計耳,待我打下邯鄲,圍自解。但魏王幾次三番催促,這才大敗。馬陵之戰,龐涓明知是計,卻不得不前進,因為他隻有1個月的兵糧,若退兵,魏國權貴也不會放過他。龐涓自刎時說了一句:沒想到讓孫臏這小子出了名。因為在當時,天下隻知道會打仗的人是龐涓,人人懼怕之。魏惠王這個人好高騖遠,龐涓的很多建議他聽不進去。當時龐涓就有先滅秦,後二分天下的絕代謀略。

龐涓這種惡行背後的心理動因就是嫉妒。嫉妒是當人感到他人優越而使自己受到威脅時產生的反感、怨恨等情緒體驗,它是人試圖縮小和消除人我差距,恢複原有關係平衡,維護自我生存發展的一種心理防禦反應。這種反應最初表現為驚訝、緊張、不快等微弱的情緒,處於潛意識狀態,如果情緒反應強度過大,導致造謠中傷乃至攻擊殘害等行為反應,則表明嫉妒已由潛意識階段發展成為非正常的消極狹隘的病態心理,這就是人們俗稱的“紅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