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病”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人際關係的排他性”——隻許自己成功,不許他人獲勝,對他人持排斥貶毀態度。沒有嫉妒心的人,對真善美總是表現出讚賞羨慕,而嫉妒心強的人則恰恰相反,所以“紅眼病”還有一種“態度上的逆向性”。患“紅眼病”的人過於敏感,整天疑心重重,過於誇大自己的重要性,不停地責備和加罪於他人,因此很容易破壞人際關係和諧,削弱集體戰鬥力。對個人而言,“紅眼病”長期作祟,容易導致人格偏離乃至精神疾病;而“紅眼病”的卑劣行徑換來的隻能是龐涓那樣身敗名裂的可悲下場。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嫉妒是綠眼妖魔,誰做了它的俘虜,誰就要受到愚弄。”
嫉妒心理經常出現在條件相同或相似的人們之間,也容易發生在自我中心意識過強的人或具有多疑、固執等偏執型人格特點的人身上。崇尚“中庸”、“不患寡而患不均”、“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等觀念的人,也常會萌生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處理得好,也可以轉化為我們進步的一個契機。戰士小李看到一起入伍的老鄉小張進步快,一開始心裏很不是滋味,情緒變得低落消沉。後來他調整了心態,把瞄準點從小張的缺點轉到長處,發奮圖強,一年後小李立了三等功,後來還考上了軍校。他在日記裏寫道:“我特別感謝小張,如果不是他的進步為我領跑,我就不會這麼努力,就不會取得現在的成績。”這個事例告訴我們,當看到戰友冒了尖,決不應嫉賢妒能,而要開闊心胸,跳出自我中心的小圈子,“讓嫉妒消失在寬容中是人生的大智慧”。其次,確立“你行,我也行”的正確競爭觀念,把別人的進步看作是對自己的促進,把消極的嫉妒變為積極趕超的壓力和動力。第三,做好本職工作,通過切實的努力,充實自己的競爭實力。正如同培根所說:“每一個埋頭於自己事業的人是沒有功夫去嫉妒別人的。因為嫉妒是一種四處遊蕩的****,能享受它的隻能是閑人。”
公元前354年率魏軍圍趙都邯鄲,次年齊派兵救趙,齊軍在孫臏策劃下,出兵襲魏大梁,迫使他回兵救援,於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中伏被擒。公元前342年領兵攻韓,次年齊救韓,孫臏采用逐日減灶之策,誘使他日夜追擊,在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中伏大敗、太子申被俘,涓自殺。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桂陵之戰後十三年,孫臏與龐涓戰於馬陵。馬陵,路狹道窄,兩旁又多險阻,很適於設兵埋伏。孫臏軍行至馬陵,便命兵士砍去一些樹木塞住去路,並選一棵大樹,將其麵路的樹幹,砍去樹皮,露出樹身,然後在上麵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下”幾個大字。之後下令軍中善於射箭的人,共拿萬張強弩,夾道埋伏,並約定:“晚間但見大樹底下有人點火,就萬弩齊發”。龐涓一路追趕孫臏,果然在當夜趕至那棵大樹底下,抬頭看見光滑的樹身,仿佛有字,於是點火照看。可是,字還沒讀完,齊軍已萬弩齊發,箭如雨下。魏軍大亂,竄逃失散。龐涓自知智窮兵敗,絕難脫身,於是拔劍自刎。臨死之時,還憤憤而言,“悔不早殺孫臏,如今反成就了這小子的聲名”。
龐涓和孫臏從師鬼穀子,他們學成之後,龐涓效力魏國,並把孫臏引見給魏王,但沒有被魏王所重用。龐涓知道孫臏的水平在自己之上,如果魏國不能所用,一旦被別國所用,後果不堪設想。於是,龐涓建議魏王用刖刑把孫臏變成廢物,並不允許離開魏國。孫臏從此裝瘋,躲過耳目,逃到齊國,並受到重用,成為軍師,這樣就開始了龐涓和孫臏之間的鬥智鬥勇。公元前341年,魏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孫臏用圍魏救趙計謀,迫使龐涓撤軍保魏國都城。在龐涓撤兵之時,孫臏又用了減灶之計,引誘龐涓上當。那天兵到馬陵時,天色已黑,這時有士兵報告說山路被堵塞,龐涓上前查看,發現山上的樹木都被砍光,隻剩下一棵大樹還孤伶伶地站著,樹皮被剝光還有字,於是,就叫人拿火把來看,隻見上麵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下”七個字,龐涓一看忙說中計,還沒等他再作反應,早已埋伏在周圍的齊軍萬箭齊發,龐涓斃命。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桂陵和馬陵之戰。
說起龐涓,許多人馬上就會想起“孫龐鬥智”。在這個廣為流傳的曆史故事中,龐涓妒賢嫉能,無情地排斥和殘害他的同門師兄孫臏,最終卻落敗於孫臏之手,慘死於亂箭之下。由於故事對複仇情結的渲染,龐涓通常被人們視為妒賢嫉能、心胸狹窄者的代表,甚至被看成無能之輩。
其實,龐涓雖然做過喪天害理之事,卻和孫臏一樣,也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傑出人物。他是戰國時代中期諸侯各國中最負盛名的猛將,無人能與之爭鋒,被譽為魏國的“戰神”。在魏國稱霸中原的過程中,他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貢獻最大、表現最為突出的將領。他浴血奮戰,把魏國的霸業推向顛峰;在他血染沙場之後,魏國的霸業也隨之走向衰落。他的命運直接影響和改變了魏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