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感到憤怒或者遭遇挫敗的時候,總會用力地將衣領拽離自己的脖子,好讓涼爽的空氣傳進衣服裏,冷卻心頭的火氣。當你看到有人做這個動作時,不妨對就他說:“麻煩你再說一遍,行嗎?”或者:“請你有話直說,好嗎?”這樣的話就會讓這個企圖撒謊的人露出馬腳來。
在酒桌上,為了顧及各種禮儀或別人的麵子,總免不了要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或做一些與本性相違的事。即使你表現得再無懈可擊,有時候也會不經意地被一些下意識的小動作出賣。在與別人交流時,你就要多加注意了,千萬不要讓自己的禮貌行為變成了失禮。
4.語言特點看透對方的內心
每個人說話都會有自己的特點,巧妙地分析對方談話的口氣、速度、聲調,就能夠探索出對方的內心正在想些什麼,了解這些也決定我們能否與別人進行深入溝通。
在餐桌上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其實僅僅從對方的談吐方式、遣詞造句方麵,就可以窺探出對方的內心狀況,從而就可以抓住對方的心理特點,從容地與其進行溝通了。
在三國時候,袁紹豎起反董卓的大旗後,著名的謀士郭嘉聽說袁紹出身於貴族,就去投靠他。
有一次在宴會上,袁紹聽說郭嘉是個有智慧之人,便對他十分敬重,待他如上賓。但是不久以後,郭嘉就從袁紹在酒宴中的談吐中看出他是個不可靠之人。於是,他就對謀士郭圖說:“袁紹表麵上效仿周公禮賢下士,但是他說話沒有重點,而且還經常把家事掛在嘴邊;喜歡讓大家獻計,自己卻不肯動腦,不能準確地做出決斷。這樣的人哪能成大事呀!”不久,郭嘉就離開了袁紹,投奔了曹操。
曹操聽說郭嘉是個有謀的人,就親自設宴招待他,在酒宴上,曹操考察郭嘉,就問他:“你說我能打敗袁紹嗎?”郭嘉說:“袁紹有十敗,您有十勝。”緊接著就向曹操分析了袁紹的十大弱點。曹操的十大優勢,頭頭是道,還有理有據,說得曹操心服口服,最後建議曹操要先攻打呂布,然後再逐步地擴大自己的地盤,壯大自己。曹操馬上說道:“就依先生所言。有了你在身邊,我何愁不成大事呢!你就是我苦苦要尋找的謀士!”郭嘉也說:“您也正是我要找的明主呀!”
在此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袁紹平時說話沒有重點,喜歡談論家事,沒有決斷能力,證明他胸無大誌,成不了什麼大事情。而曹操則言簡意賅,對郭嘉的建議馬上采納,證明他做事果斷,不拖泥帶水,而且會說恭維話,讓郭嘉死心塌地,因此可成大事。而郭嘉在酒宴上,通過其言談,就聽出了曹操為人爽快,因此,自己也沒什麼顧忌,該說什麼就說什麼。
所以說,一個人說話的速度、口氣以及聲調,就是我們探知對方深層心理意識的關鍵。有的人說話粗俗下流,有的人說話謙恭有禮、有條不紊,當然也有人一派胡言,或說話時內容空洞、不知所雲。這時候,就能夠反映出對方相對應的性格內涵。
高貴優雅、氣度非凡的人說話溫和流暢,表示他們經常用文雅的應酬用語。然而,這類人應分為兩種,一種人是表裏如一,另一種人是口是心非。
後者很多是外表高尚、內心醜惡的人,他們不願被對方察覺自己極力掩飾著的目的,所以才使用文雅的口氣說話。
相反地,談吐粗俗的人則顯得比較單純。這種類型的人,無論對領導或者部下,對同性或者異性,都不改其談吐方式,喜歡就喜歡到底,討厭也討厭到底。此外,在初次見麵的情況下,這種人的好惡也表現得相當的明顯,不是表現得很不耐煩,就是親熱若幹年的摯友。
總之,我們在酒宴上與別人交流時,一定要注意對方說話的語言特點,從其語言特點中尋找到對方內心的想法,找到對方的“發力點”,然後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迎合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