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說話講策略:飯宴成事的技巧(1)(1 / 3)

我們設局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自身的“欲望”,即讓被宴請方能順利地幫我們辦事!一個應酬達人,餐桌紅人,是一定要懂得一些餐桌話語交流技巧的。也就是說,在餐桌上,要巧達目的,針對不同的飯宴,不同的宴請對象,說話也是要講究一定的策略的。比如,在說出自身的要求時,要先摸透對方的心思,同時,還要適時地搬出自己的貴人來給自己造勢,在必要的時候,還要學會投其所好等,總之,隻有做到從大局出發,不忽視細節觀察,采用一定的講話技巧,才能巧妙地達到目的。

1.主動出擊,摸透對方心思很重要

在餐桌上,對方是否答應我們的請求,我們根據對方的表情或行動或語言所表露出的細微的信息,都可以準確地加以判斷。但是,在很多時候,酒過三巡,如果對方的肢體與口頭語言沒有任何的表示,我們也不能一直等下去,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探尋才行。

在古代,雙方在做戰時,都要先摸清對方的真實情況,才有把握取得勝利。要摸清對方的情況,就要等對方有所行動時才行,而如果對方遲遲不肯有所行動,我們則可以主動出擊,誘使對方產生一定的行為之後,再進行仔細的觀察和判斷。其實,飯宴如戰場,我們要想知道對方內心真實的想法,也是需要主動出擊的。

寺院中,方丈因為年事已高,所以,他想從他的弟子中選出最誠實可靠的做他的接班人。但是,這些弟子平時都沒說過謊,如何選擇呢?

方丈就想了一個妙方,即給每個弟子十顆穀粒,讓他們去播種,並說好,到來年,誰收獲的穀子越多,就說明誰最勤快,誰就可以接自己的班。

這些徒弟都按照師父的話,高高興興地去種植去了。

到了來年秋季,很多弟子帶著自己種植的收獲滿滿的穀子來寺院見師父,而隻有一位弟子一臉的愁苦。他去年種的穀粒顆粒未收。

當所有的弟子都在嘲笑他的時候,師父宣布這位顆粒未收的弟子接自己的班,成為寺院未來的方丈。

原來,方丈在之前,給所有的弟子的都是用鍋炒過的穀粒,根本不會長芽繁殖的。其他弟子都在欺騙他,而隻有那位顆粒未收的弟子最誠實。

老方丈別出心裁地用十顆穀粒辨出了自己的接班人,顯然這種行為是極為成功的。他主動出擊,很好地認清了人的真麵目,可謂高明。

在商務飯宴中,在未知客人真實態度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采取這種主動出擊的反饋試探法,以使知己知彼,尤其是在麵對那些不誠實的人的時候,要準確地判斷出對方的行為,巧妙地使用這種方法是極為有效的。

在商務宴會上,我們可以這樣去試探對方。

(1)直截了當地去詢問。當然,詢問的口氣要從對方了解的口氣來判斷。

比如,你可以這樣問:“你看我的那個事情,你辦起來是否棘手呢?”或者可以問:“這個事情,不知你有什麼其他的更好的意見或建議?”這種詢問的方法比較委婉,雖然是直接詢問,但是卻很容易讓對方接受。

(2)追根究底,層層詢問,看對方的反應。最為重要的也就是注意說話的語氣。

比如,你可以這樣問:“對這個事情不知你有何看法呢?”

對方有可能說:“不錯,就按照你的意思來辦啊!”

你再問:“那關鍵的時候,不知你能否幫上忙呢?”

對方就會做出相應的回答。這時候,你就可以準確地判斷出他的真實意思了。

(3)讓不相幹的人從側麵詢問,看對方的反應。

在餐桌上,你可以事先按排好,讓不相幹的人詢問,這樣可以避免尷尬或衝突,我們可以根據對方的具體反應來做出判斷。

比如,你可以讓毫不相幹的人這樣問:“你對這個事情這麼有看法,剛才李老板提的要求,對你來說是易如反掌吧!”如果對方反應是積極的,我們就可以得知,他願意幫你忙了。而如果對方還有遲疑,我們就要做進一步的努力了。

4)勸他喝酒,利用酒醉之時,探詢他的誠意。

俗話說,酒後吐真言!我們可以頻頻向他敬酒,然後探明他的誠意,那就可以得到確切的消息了。

以上幾種方法,我們都可以在具體的情況下,加以嚐試應用。要知道,在使用這些方法時,千萬不要耍什麼花招,否則有可能會弄巧成拙。要知道,在商務宴會中,每個人都不是傻瓜,你在試探對方的時候,對方也有可能在試探你,一定要密切注意,否則,如果中了別人的圈套,那可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