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或家庭的緣故,有時候也許我們結識的人脈離我們很遠,可是,這並不是我們不聯係對方的借口,不要忘記現代通信非常發達,電話、網絡這些足夠架起你和對方關係的橋梁。
在工作不忙的時候,給對方打個電話,發個電子郵件,詢問一下對方近來的工作、學習狀況,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互相交流一下,這對增進朋友間的情誼是十分有必要的。
總之,你要時刻記住,保持餐桌人脈的“互動”是經營人脈最為重要的一步,不要奢望一個大半年不曾聯係過的人還能穩穩地存在於你的“人脈圈”裏。
4. 要感謝那些宴請我們的人
在餐桌上,很多人為因為別人幫了自己的忙而心存感激,卻很少有人會因為吃了別人的飯、喝了別人的酒而感恩。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職場中的人,都將赴宴喝酒看做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這是十分錯誤的。
當然,我們都明白,別人請我們吃飯喝酒是在利用人際關係辦事,但是,在這人際關係背後,人與人之間也是帶有感情的,所以我們要時刻對那些宴請我們的人心存感激之情。
王濤是一家商貿公司的老總,算是成功人士了。有一次,他去參加一個“與成功人士對話”的論談會。一位聽眾向王濤提問:“你認為一個人成功的秘訣在什麼地方?”對於這個問題,王濤沒有講任何的大道理,而是對在座的所有的人說:“保持一顆感恩的心!隻要你對人對事都保持一顆感恩的心,你就會邁向成功!”這段話贏得了觀眾陣陣的掌聲!
要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誰對我們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對別人心存感恩是認定別人幫助你的價值,從而實現彼此感情交流的一種有效手段。如果你能夠及時地回饋別人對你的幫助,那麼,你們彼此的關係就會變得更為親近,你們之間的距離也會越來越小!你們之間的感情也就有了呼應和共鳴。對方在興奮之餘也會給予你更多的幫助、更好的回報,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更為親密。同樣地,在酒桌上,你也應對宴請我們的人心存感激,因為酒桌不是一錘子買賣,你對別人心存感激,是為了進一步鞏固你們之間的感情,也是對你所積累的人脈的一種情感上的管理。
“回饋”這個詞雖然帶有極強的功利色彩,但是你要知道,互惠互利本來就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兩個人隻要有交情就要遵從“互惠互利”的原則。
當然,這裏所說的感恩並不是說在宴會結束之後對主人的致謝,那是一種禮節,能夠體現出你的涵養來。我們這裏所說的感恩,是指在宴會結束以後,私下裏對主人由衷地說出自己的感激之情。這樣,可使宴會的主人心情舒暢,獲得一種成就感,也能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那以後如果你有事請求對方,對方一定會幫助你。
張傑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一家化工廠工作。因為工作極為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工作半年以後,他就被頂頭上司提為中層幹部。
自從當上領導之後,張傑的應酬就多了起來。不過,大部分都是他手下的同事請他吃飯,一方麵可能是為了能讓張傑在工作時多照顧自己,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加深領導與員工之間的感情,使工作起來的溝通變得更順暢一些。
本來,自己手下的人請自己吃飯,張傑應該對對方心存感激才是,但是每次在宴會結束以後,張傑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認為對方請自己吃飯,自己肯賞臉去,算是看得起他了,從來不存感激之情,就連宴後一句感謝的話都沒說過,這讓請他吃飯的同事都備感失落,覺得他是一個不講情義的人。於是,從此以後,再也沒人主動宴請他,同時,他的人氣在公司中也越來越差了。
而幾年下來,張傑再也沒被提拔過!
為此,我們在生活中,一定不要像張傑那樣,要對那些宴請我們的人心存感激之情,並且在適當的時候,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恩之心。這是酒宴過後一種積極有用的心態。要知道,那些宴請我們的人不管是因何原因宴請的我們,我們隻要對對方表達出我們的感激之情,那麼,他們還會希望再次受到你的肯定和感謝,所以下次隻要你有事需要對方幫忙,對方也一定會竭盡所能。你真心的感謝一定會換來對方的真心相報!這樣才能使你的“人脈財富”利息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