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和增進感召力,是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的。當你激發了下屬的追隨動機之後,你還必須做到以下五點,以進一步展現你的“魅力”,有效地吸引下屬。
(1)做任何一件工作,都能比一般人想得周密,做得有條理。
(2)勇挑重擔,不怕困難,喜歡在重擔和困難麵前鍛煉自己的人格和能力。
(3)能從全局看問題,從小處著手,一步一個腳印地解決問題。
(4)不追求個人享受,任勞任怨,以身作則,同時能以大家的甘苦為甘苦。
(5)能以科學的手段,指導大家的工作方法,能以人性為本,激勵大家的工作熱情。
獨特的魅力是管理者感召下屬、凝聚向心力的基礎。以一個比喻來說,背景、年齡、性格、能力各有千秋的下屬就像一堆沙子,而管理者的魅力就是水泥,水泥可以讓沙子抱成一團,管理者的魅力也可以讓下屬們團結在身邊。因此,隻有將你自身的魅力提高上來,才能擁有聚沙為山的感召力。
經曆不等於經驗
作為一個管理者,重任在肩,職位越高,就越應重視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因為管理者總是處於眾目睽睽之下,既是組織領導者,又是示範引導者,其所作所為很容易引起下屬的模仿。因此,管理者必須成為組織中的榜樣和標杆,這是塑造“賢者”形象的需要,也是規範和激勵下屬的需要。
管理者的榜樣作用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是一種無聲的命令,一支行為標杆,一麵組織裏的旗幟。管理者如果驍勇善戰,下屬就會不計安危衝鋒陷陣;管理者如果處處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下屬就會不計私利、甘於奉獻。相反地,假如管理者常常遲到,吃完午飯後遲遲不回到辦公室,打起私人電話來沒完沒了,不時因喝咖啡而中斷工作,一天到晚眼睛直盯著牆上的掛鍾,那麼,他的部下大概也會成為這樣的人。
對這個問題古人早已有清醒認識。《禮記·哀公問》中有這麼一段對話:“公曰:‘敢問何謂為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孔子在回答魯哀公什麼是為政問題時強調:“為政就是正。君主端正自己,那麼百姓就服從於政令了。君主怎麼做,百姓就跟著怎麼做,君主不做的,叫百姓怎麼跟著做?”唐太宗也認識到:“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貞觀政要·卷一》)《周書·蘇綽傳》也對統禦者本身做了形象比喻:“凡人君之身者,乃百姓之表,一國之的也。表不正,不可求直影;的不明,不可責射中,今君身不能自治,而望治百姓,是猶曲表而直影也;君行不能自修,而欲百姓修行者,是猶無的而責射中也。”大意是說:君主本身,就是黎民百姓的“表”,就是一個國家的“的”。“表”樹立得不正,不能要求有筆直的影子;“的”不明顯,不能要求射中目標。如果君主不能自我治理,而希望治理百姓,這如同“表”歪卻要求影子直。如果君主不能自我修養,而要百姓修養,這如同沒有“的”卻要求射中目標。孟子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君主喜歡什麼,手下人對此就更加喜歡。
可見,管理者在工作中的示範效應自古就受到重視。管理者的德行好比風,下屬的德行好比草,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所以,希望下屬做到的,自己得首先做出個樣子來,持之以恒的實際行動更勝於多餘的說教。如果管理者能夠率先垂範,以身作則,那麼這種形象和精神就會影響下屬,讓大家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
我們看一下某動物園所進行的一項測驗。在測驗中,該園飼養部人員利用獅子皮裝成獅子進攻黑猩猩群。開始黑猩猩群覺得很害怕而哀號,不久猩猩的首領就拾起身邊的樹枝,做出勇敢地向獅子挑戰的樣子,結果其他猩猩也逐漸停止哀號而對獅子怒目以對。雖然這個測驗是以動物為對象的,但卻說明了管理者成為榜樣後在一個群體組織中的作用。
管理者就是下屬的表率,下屬則是管理者自己的一麵鏡子。下屬的一些行為,其實大多數是管理者自己做過的。甚至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組織的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有什麼樣的管理者,就有什麼樣的組織文化。比如,微軟公司由於其創始人比爾·蓋茨本人進取心很強,富有競爭與冒險精神,因而勇於進取創新,敢於冒險成為微軟公司企業文化的鮮明特點;而IBM公司的情況恰恰相反,其創始人托馬斯·沃森幾乎為每一件事都製定了嚴格的規則,因而IBM公司的企業文化特征表現為穩健與保守。
可見,管理者的所作所為,幾乎全部都在部屬的效法之中,並且還會對組織的文化有深刻的影響。所以,請你仔細檢點自己的全部言行,不要表現出你不希望在下屬身上看到的那些言行。管人先管己,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又用什麼規矩去約束和管理別人呢?
圓融做人吃得開
盡管管理者的工作方法各不相同,但必須樹立公正無私的形象,才能大大有利於自己凝聚能力的加強。
明智的管理者最在意的是名聲,有好名聲才有凝聚力,才能做到眾望所歸。因此,作為管理者,不能不領會公正無私的內涵。隻有顧及下屬對自己品質的評價,隻有在下屬麵前樹立一個公正無私的賢者形象,才能更好地立權樹威,做到取信於“民”。
公正評價下屬是優秀管理者公正無私的一個重要方麵。為了客觀評價下屬,他們善於及時觀察和做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下屬的表現隻有通過長期的工作才能體現出來。隻有長期注意記錄他們的行為,才能對他們真正有所了解。在掌握這些資料之後,當你通過手頭的記錄去表揚某些工作幹得好但又不被人注意的下屬時,他會備感欣慰,從而促使他會努力地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是批評某些下屬幹得不好,雖然他會在短時期內情緒低落,但很快就會了解你公正待人的做法,同時也會重新認識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變後進為先進。這樣,下屬才會逐漸消除對你的不滿,對你的管理工作會更加滿意。
深受下屬歡迎的管理者還總是以大局為重,不計個人恩怨,充分地調動多數人的積極性,通過盡可能公正地使用人才來激發下屬為單位效勞的積極心理。
用人上的不公正,會引起大家的不滿,這是一個單位能否實現平穩發展的重要問題。如果待人失當、親疏不一,則會在不知不覺中重用了某些不該得到重用的人,而冷落了一些單位的骨幹力量,這樣做的結果是嚴重打擊了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下屬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直接影響到單位的全局發展。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受下屬歡迎並具有凝聚力的管理者,就應該顯得對所有的下屬一視同仁,這樣,不僅積極因素可以得到充分調動,一些消極因素也會轉化為積極因素。
管理者公正無私還表現在對下屬的“論功行賞”上麵。受下屬歡迎的管理者,往往在論功行賞方麵做得相當完美,能夠充分地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形成人人爭上遊的局麵,給單位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反之,如果論功行賞做得不好的話,不僅達不到激勵下屬的預期效果,反而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例如,優秀的下屬在工作中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但他並沒有得到相對應的獎賞,工薪、獎金都沒有與貢獻呈現正比例增長;而那些並沒有做什麼實際工作的人卻得到了加薪、分紅。任何正常的人都會非常自然地感覺到管理者對他的不公平,從而產生種種抵觸心理。這種使中堅力量產生抵觸情緒的局麵一旦形成,單位的前途命運也就非常危險了。
另外,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事務中要公私分明,切不可假公濟私。
要了解一個人的品性很容易,隻要看看他使用金錢的方式就可一目了然了。有些人乍見之下氣度相當宏偉,可是一牽涉到錢,腦子裏立刻盤算起來如何才能“報公賬”。以管人的資格來說,這種人的品性及能力都顯得夠不上水準。
最被下屬瞧不起的管理者是使用公家的錢揮霍無度而自己則一毛不拔的人。這種類型的管理者為數不少,而對單位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嚴格說起來,他不但沒有存在的價值,甚至會對公司造成危害。
所以,管理者在日常事務中要公私分明,切不可因貪圖小便宜而使自己的形象受損。
圓滑做人活得累
優雅得體的儀表儀態不僅能給人以好感,顯示出自己對他人的尊重,更能顯示出自身的修養,展現出自身的魅力。
安德魯·卡弗裏克在認真地研究衣著對人的形象的影響後,寫成了《成功與衣著》這本書。書中的主要論點是:衣著適合領導特定的職業和身份,就會促進他的成功;反之,衣著不適合領導的身份,將會有損於領導的形象,從而不利於領導氣質的培養。
其實,這種觀點不難令人理解。試想一下,美國國務卿穿著背帶褲站在電視台上發表演講,恐怕隻會讓人感到滑稽,而不會產生對他的尊敬,更不會認為他這樣做會有什麼魅力可言。所以領導應該十分注重自己的衣著形象,穿衣戴帽,都應當考慮到你所領導的是哪一類人,以及你是什麼類型的領導,要讓衣著最大限度地展示你的魅力,從而成為領導者走向成功的有力催化劑。
漢密爾頓將軍是二戰期間英軍的著名將領。他領導自己的部隊在北非與隆美爾周旋,是蒙哥馬利元帥手下的愛將。他的穿著就很有特色。他在任何場合都喜歡穿禮服,當然也從不戴鋼盔,往往戴一頂絲棉製品的貝雷帽,給人的感覺既像西裝革履的紳士,又像寬厚仁和的長者。士兵們對他既感到親切,又有幾分畏懼。這一形象使他在任何時候都能走進士兵的心中,化為他們的一分子,又能隨時從中走出來,使他們認識到“這是我們的司令”。
14世紀中葉的伊戈爾曾說過:“一位服裝整齊的教士,乃是自我尊重的外在表現。他表現出了能夠控製自己的能力,而使信徒更加虔誠地皈依基督。這是因為:力量並不會是角鬥與爭鬥,良好的外表這本身便是巨大的力量。”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在衣著上多花點心思,讓你的衣著表現出你的領袖氣質,同時讓你的屬下體會到你的領導力量。
僅僅衣著上的得體隻能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管理者若想保持持久的良好的外在形象,必須還要注意自己的儀態,因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不好的動作,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從而大大降低自身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一位自以為很有實力的主管卻驚訝地發現有些下屬經常問他“你有哪兒不舒服?”原來他沒意識到,是他鬆弛無力的姿態使他顯得無精打采。
萎靡不振的姿態表明你缺乏信心,使你看上去疲憊,漫不經心或者冷漠。這是領導人的大忌,如果站直了,你不僅看起來更有精神,而且顯得更有信心。可設想一下,在你的背部有一根絲線,讓它穿過頭頂把你拉直。
站立時,保持兩腳分開約10—20厘米,與髖同寬,和肩膀平行,將全身重量落在腳趾上。肩膀保持放鬆,兩臂自然下垂。如把雙臂抱於胸前,容易讓人感到你有所戒備甚至敵對。不要把手插在口袋裏,那樣你可能會把玩零錢或鑰匙,從而分散他人的注意力。應把雙手放於身體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