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要少些棱角
古人雲:“動人心者莫過於情。”情動之後心動,心動之後理順。因為,思想決定行動,精神決定肉體。征服了人的心,就能征服人的身體,就能控製人、利用人,讓其心甘情願地為自己的單位效力。
從前吳起將軍對部屬愛護備至,他統率魏軍攻打中山國時,有一個士兵身上長了毒瘡,輾轉呻吟,痛苦不堪。吳起巡營時發現後,毫不猶豫地跪下身子,把這位士兵身上毒瘡中的膿血一口一口地吸吮出來,解除了他的痛苦。士兵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大哭不已。別人說:“你兒子僅僅是個普通士兵,卻得到將軍為你兒子吮血,應是光榮之事,為什麼還要哭呢?”士兵的母親說:“不是這樣呀,前幾年吳將軍為他的父親吮吸瘡口,結果他的父親直到戰死也決不回首。今日吳將軍又為他的兒子吮血,我真不知我兒子要死在哪裏了,我因此而哭。”
劉備也深諳人心的作用,所以在征服人心方麵苦練技藝,成了千古少有的演員。他不隻善於發現部署的才能,對於人的品性也有很強的辨別能力,再加上一流的演戲能力,假的也讓人當成真的。
諸葛亮計施火燒新野後,劉備盡領新野、樊縣二縣十餘萬百姓朝襄陽進發,一路上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來到襄陽,劉琮閉城不接納。劉備隻得望江陵而走。行至當陽縣,曹軍殺至,劉備倉皇應戰。趙雲保護老小,張飛斷後。
曹兵殺來,勢不可擋。玄德死戰。正在危迫之際,幸得張飛帶兵殺開一條血路,救玄德望東而走。忽見糜芳麵帶數箭,踉蹌而來,說道:“趙子龍反投曹操去了!”玄德嗬斥說:“子龍是我故交,怎麼會反呢?”張飛曰:“他現在看我們勢窮力盡,或者反投曹操,以圖富貴啦!”玄德曰:“子龍與我是患難之交,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的。”糜芳曰:“我親見他投西北去了。”
當時,趙雲自四更時分,與曹軍廝殺,往來衝突,殺至天明,尋不見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私下想:“主公將甘、糜二夫人與小主人阿鬥,托付在我身上;今日軍中失散,有何麵目去見主人?不如去決一死戰,無論如何也要尋主母與小主人下落!”趙雲正走之間,見一人臥在草中,仔細一看,原來是簡雍。趙雲急問:“曾見二位主母了嗎?”簡雍答道:“二位主母棄了車仗,抱阿鬥而走。”趙雲便向長阪坡追去。忽一人大叫:“趙將軍哪裏去?”趙雲勒馬問道:“你是什麼人?”那人答道:“我是劉使君(劉備)帳下護送車仗的軍士,被箭射倒在此。”趙雲便問二位夫人消息。軍士說:“剛才見甘夫人披頭散發,跟隨一夥百姓婦女,向南而走。”趙雲見說,也不顧軍士,急縱馬望南趕去。隻見一夥百姓,男女數百人,相攜而走。趙雲大叫說:“內中有甘夫人嗎?”夫人在後麵望見趙雲,放聲大哭。趙雲下馬插槍也哭著說:“讓主母失散,是我的錯!糜夫人與小主人在嗎?”甘夫人曰:“我與糜夫人被追,丟了車仗,雜於百姓內步行,又撞見一支軍馬衝散。糜夫人與阿鬥不知哪去了。我獨自逃生到這裏。”
趙雲聽了,連忙追尋。隻見一個人家,被火燒壞土牆,糜夫人抱著阿鬥,坐在牆下枯井傍啼哭。趙雲急下馬伏地而拜。夫人說:“得見將軍,阿鬥有救了。望將軍可憐他父親飄蕩半世,隻有這點骨血。將軍可護持這孩子,教他得見父麵,我就是死也甘心了!”趙雲道:“夫人受難,雲之罪也。不必多言,請夫人上馬。雲自步行死戰,保夫人衝出重圍。”糜夫人道:“不可!將軍怎麼可以無馬!這孩子全賴將軍保護。我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他前去,別讓我連累了你們。”趙雲道:“喊聲將近,追兵已至,請夫人速速上馬。”糜夫人曰:“我委實難去。不要兩誤。”將阿鬥遞與趙雲說:“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趙雲三回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隻不肯上馬。四邊喊聲又起。趙雲厲聲說:“夫人不聽我的話,追軍若至,可怎麼辦?”糜夫人便把阿鬥扔下,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
趙雲見夫人已死,怕曹軍盜屍,便將土牆推倒,掩蓋枯井。然後解開勒甲絛,放下掩心鏡,將阿鬥抱護在懷,綽槍上馬,奪路而走。曹軍一齊擁至。趙雲於是拔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擋,急問左右是誰。曹洪飛馬下山大叫曰:“軍中戰將可留姓名!”趙雲應聲回答說:“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洪回報曹操。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隻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難;這也是阿鬥的福。這一場衝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麵,奪木朔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趙雲衝破曹軍圍堵,追上劉備,呈交其子。劉備接子,擲之於地,慍而罵之:為此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雲抱起阿鬥連連泣拜:“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好一個“肝腦塗地,不能報也!”劉備略施手腕,就把手下擺弄得服服帖帖,甘願為自己賣命。為什麼?因為劉備懂得,征服了一個人的心就能控製住這個人。
劉備摔阿鬥的精彩處在於:既收買了趙雲誓死隨主之心,又教育和感化了當時在場的所有文武隨從,起到一石二鳥的作用。劉備從一“織席販履之徒”成長為一代梟雄,其權謀術的確有令人拍案之處。因此,後人有詩曰:“曹操軍中飛虎出,趙雲懷內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心,故把親兒擲馬前。”
人的全部心理活動,都離不開情感的伴隨,情感猶如強大的驅動力,是人們行為的內部力量。以情感的手段控製下屬,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情感的征服。善於運用情感技巧的管理者,能輕鬆地讓下屬跟著他走,心甘情願地為之效力。
不要輕易亮出你的底牌
在生活中,常常聽見有的管理者抱怨:“唉呀!也不知是怎麼搞的,我的下屬們總是缺乏忠誠度,整天怨氣衝天,好像總也不滿足,一會兒嫌太累了,一會兒又抱怨工作沒意思。反正這也不是,那也不行,似乎外麵的世界哪兒都比這兒的好。”也常常聽見下屬們在一起竊竊私語:“唉呀!我們的上司也不知整天在忙乎什麼,怎麼這麼安排工作,也不替我們想想。”於是乎,管理者歎息:“現在這世道,人是越來越難管了,我整天都快累死了,他們卻在一旁無動於衷,好像什麼事都是我一人的。”
這種現象的存在恐怕不在少數,究其原因,管理者應負主要責任。要知道,管一群人可不像擺弄一個物件那麼簡單,主要的一點: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不是一發指令他就會絲毫不差地執行,管人這門學問實在是很深奧,要不怎麼說管理是一門藝術!
固然,管理作為一門科學,有其共性的規律性的東西,但其中非規律性的,可以供你發揮的地方太多了。
我們知道,大多數人都有一種“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心理。作為管理者,如果能在人性的這種特點上做點文章,收效將是令人滿意的。管理者要想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蓬勃興旺,就一定要在控製人心上下工夫,下工夫要虛實結合,既唱高調,又哼小曲兒。尤其是對那些知識分子而言,隻給他們高薪是不夠的,有一位珍惜他們的付出,又善於體恤他們的管理者,才會激發出他們的源源不斷的激情。
雖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在人們廣泛追求物質利益的現代社會,金錢能激勵部屬幹好工作,但卻不能換來下屬的忠心。管理者唯有誠心誠意地對待部屬,才能讓其死心塌地地跟著你走,為你謀利益。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隻要有愛兵如子的統帥,就會有盡心竭力的士兵效命疆場。“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無一不是“感情效應”的結果。作為管理者,要想調動起部屬的積極性,就要不失時機地進行感情投資,用真心去換取忠心。
交朋友的時候,隻有真心才能換得真心,在與下屬相處的過程中,也隻有真心才能換得忠心。
李虹是一家餐廳的下屬,一天下班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然後她掙紮著想自己站起來。她的經理看到了,快速起身跑了過去,扶起她關切地問:“摔得重不重?要不要給你找輛車去醫院看看?”
李虹感激地回答:“不用,沒事的。”“你看腿都摔破皮了,還是去餐廳搽點藥,歇歇再走吧。”經理小心地扶著她回到餐廳,然後就去找藥,找到藥後,又親手替她搽上,還對她說如果不舒服,下午就不用來上班了,算公假。經理的做法讓李虹非常感激,從此以後逢人就誇經理人好,她還說自己偶爾想偷懶的時候,一想到經理,立馬就會打消這個念頭。
如果管理者都能像這位經理一樣表現出對下屬的誠摯的關切,那麼企業何愁不能發展呢,要知道這種做法比發幾百元錢獎金更能贏得職員對公司的忠心。
富有人情味的上司最能獲得下屬的衷心擁戴,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會記得隻見過一兩次麵的下屬的名字,在電梯上或門口遇見時,點頭微笑之餘,叫出下屬的名字,這會令下屬感到受寵若驚。
人在良好的情感環境中生活,會產生很大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在競爭日益激烈,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日益淡化的今天,情感已是管理者不可或缺的資源和財富。人是有情感的生靈,管理者適時地對下屬進行感情投資,往往會收到春風化雨的奇妙效果。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禮尚往來,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正是這個道理。所以,凡是卓越的管理者,都善於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部屬的忠心。隻有表現出真心關心下屬的樣子,才能使下屬感到自己受到了領導的重視與關愛,感受到心靈的溫暖,因而願意踏實工作、盡己所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適當示弱,成全別人的好勝心
中國人普遍都有“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心理。管理者如果對這種心理加以利用,讓部下視你為知音、為伯樂、為恩人,就能使他們以死相報,任你調遣,甘心情願地為你、為單位效力終生,無怨無悔。
當然,真正的“知遇”畢竟為數不多,如果你和下屬之間還不足以構成伯樂與千裏馬之間的關係,不妨策劃一下,隻要安排周密,一樣可以讓下屬產生“知遇”的感覺。
在這一方麵,李世民的手段就不同凡響,別具一格。
李世責力為李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寵信,是列名淩煙閣上的24大功臣之一。李世民晚年又將輔佐太子的重任交給了他,對他說:“我想找一個托孤的大臣,想了再三,沒有誰能超過你,當年你沒有作對不起李密的事,現在又怎麼會辜負我呢!”
李世責力一聽,感激涕零,咬破了手指,以那殷紅的鮮血表示了他的忠誠。
可是,李世民病危時,卻將李世責力降職貶官,趕出朝廷,他對帝位繼承人李治說:“你對李世責力沒有什麼恩德,我現在將他貶到外地。我死以後,你立即將他調回來,授他為宰相,他必然感激你的大恩,一定會為你拚死效力了!”
李治繼位以後(史稱唐高宗),按照李世民的辦法做了,果然得到了李世責力的竭誠擁戴,唯命是從,對李家更加忠心了。
唐太宗一世英明,馭人有術。其“托孤”方式也暗含機智。抑揚頓挫之間,父臣便為子用了。古今中外善用權術的管理者,往往故意設局來拉攏對方,方法也多種多樣。
袁世凱手下有個叫阮忠樞的人,才華出眾,是袁世凱的一個機要文書。此人頗有幾分古代才子憐香惜玉的心情,他嫖妓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愛上了天津妓院裏的名妓小玉,一時竟難舍難分。
他們山盟海誓,表示要永隨相伴。
可是身為軍官,又怎敢娶妓。
阮忠樞不敢隱瞞袁世凱,他將實情說明,懇請袁世凱允許二人成婚。
袁世凱假裝十分生氣,他說:
“軍人應有軍人的品德,背父母而婚,是為不孝,娶妓女為妻,更是內辱家門,外辱軍榮。”
阮忠樞一聽,十分泄氣。
然而,袁世凱心裏另有打算,他先派人將小玉從妓院裏贖身,成了“良家女子”,再置新房,使阮能明媒正娶。而這一切準備都是背著阮忠樞進行的。
婚娶之日,袁推說與阮到天津辦事,同車前往,馬車直奔一深宅大院,懸燈結彩,紅燭高照。不久從裏屋攙出一位新娘子,非叫阮忠樞揭去蓋頭紗不可,阮莫名其妙,定神一看“哎呀”一聲,新娘原是近日裏晝思夜想的小玉,一時驚喜萬分,此刻方知這一切都是袁世凱為自己苦心安排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於是,死心塌地地為袁世凱效犬馬之勞。
理性應對別人給你的難堪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下屬的生活偶爾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困難。你應該知道,這是一個感情投資的良機,這種溫暖下屬心的機會可不能讓它從你的手中溜走!因為,雪中送炭能使“施恩”的效果倍增。
據說古時候有個文人自感身世時,說出了一句名言:“都來錦上添花,誰肯雪中送炭?”確實,人們往往喜歡好上加好,卻不願意將目光放長遠些,用“雪中送炭”的方式進行感情投資。
誠然,“錦上添花”的事是不能不做的,但“雪中送炭”的事更是要做,對部屬尤其要如此。
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都是常用的“施恩”手段,雖然二者都是“施與”,都是感情投資,但由於施與的對象不同、東西不同、時機不同,效果也自然不同。兩者相比,前者更好。因為:
(1)對施與者來說,相對成本低。一簍“炭”的價錢比一籃“花”的價錢要低,如果是金枝玉花,花就更貴了。所以,雪中送炭要比錦上添花更劃算。
(2)對被施與者來說,相對價值高。這個相對價值,主要是實際效用大小的問題。炭對於雪中人來說,實際效用很大;而花對於錦上人來說,實際效用就小得多。
(3)對施受雙方來說,道義價值都高。錦上添花,有趨炎附勢之嫌,道義價值是負的,對下屬錦上添花雖談不上負的道義價值,但並沒有太大意義;雪中送炭,有扶危救困之名,得仁人義士之譽,道義價值之高,可想而知。
(4)受者對給者的回報高。雪中送炭的回報有多高?曆史上的例證,是投入一碗米,回報一千金。這是漢代名將韓信對漂母的回報。這個回報還算是小的。呂不韋得到的回報更大。他花費了一批金銀、一個寵妾就奪來了一座江山。這是聰明人的大生意經。
(5)對受者的約束力強。一旦一個人在雪中被人送了炭,他為送炭者無論回報多少東西,都不為多。他如果不回報或不能按要求回報,就會背上不仁不義之名。
雪中送炭的一個變種是製造“英雄落難”的做法。宋江一夥最擅長這一手段。先把英雄拉下水,快淹死的時候,再來救你一把。讓你無路可走,隻好跟他們上梁山。一百單八條好漢並非都是給官府逼上梁山的,好多是給他們的同夥逼上去的。讓人們都陷入貧困,然後再加以救濟,也可以看做是這種權謀術的運用。
雪中送炭還有一個變種是“存亡繼絕”。以孟嚐君為首的戰國四公子就是靠這一招起的家。越是有問題的人,他們越要招攬。罪犯和逃亡者,他們都歡迎。不僅救本人,還救他們的親戚。這就叫做“養士”。這些被養的“士”,能為主子效命。這一招很高明,花了國家的錢,養了自己的士,進而“養”了自己的名。當時,人們不知有其君,隻知有四公子。
人們對雪中送炭的人總是懷有特殊的好感。雪中送炭、分憂解難的行為最易引起下屬的感激之情,進而形成彌足珍貴的“魚水”之情。
管理者要想有效地關愛下屬,正確地給下屬雪中送炭,需要把握以下三個要點:
(1)平時注意“天氣”,摸清哪裏會“下雪”。
管理者要時常與下屬談心,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對生活較為困難的下屬的個人和家庭情況要心中有數,要隨時了解下屬的情況,要把握下屬後顧之憂的核心所在,及時發現哪裏有“雪”,以便尋找恰當的時機送出“炭”。
(2)“送炭”時要一臉真誠。
任何人都不喜歡別人虛心假意地對待自己,下屬也一樣。如果他發現管理者“送炭”不過是想利用自己時,就算接受了“炭”,也不會產生感激心理。假如是這樣的結果,那你的“炭”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因此,管理者在“送炭”時必須一臉真誠,讓當事人和所有周圍的旁觀者都覺得,你是實實在在、誠心誠意的,覺得你確實是在設身處地地為下屬著想,真正地為下屬排憂解難。
(3)要量力而行。
管理者對下屬送炭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不要開出實現不了的空頭支票。送出的“炭”可以是精神上的撫慰,也可以是物質上的救助,但要在管理者本人和團隊財力所能承擔的範圍內進行。對於困難比較大的下屬,要盡量地發動大家集體幫助,必要時可以呼籲社會伸出援助之手。同時,管理者還要處理好輕重緩急,要依據困難的程度給予照顧,不能“撒胡椒麵”似的搞平均主義。
雪中送炭,是感情投資的一種重要方法。如果你擁有並用活了這種權謀術,不僅接受“炭”的人會感激不盡,還會感動其他的下屬。這樣,下屬必然會懷著感激和尊敬的心理,心甘情願、死心塌地地為企業效力。
化解矛盾,從心開始
在某種程度上,下屬跟隨你,不是因為你的權力,而是因為你能夠為他撐腰,有了禍勇於為下屬承擔責任。下屬出了問題有人替他擋駕,此時的關懷更會令下屬感動,更會增加對你的感激和依賴感。
在《動物世界》欄目裏,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一組鏡頭:一群猴子正在玩耍,突然某種凶猛的動物來到近前。危險來臨之際,猴王總是率領公猴挺身而出,保護那些老幼猴子。民間把這種現象叫做“護犢子”,意即保護自己手下的人。作為管理者,也應當有這種“護犢子”的理念。
某科長由於動不動便指責下屬,而深受科員的鄙視。某天,科長的上司——也就是處長,怒氣衝衝地跑進科辦公室裏,無視科長的存在,指著寫報告的人說:“寫的什麼報告?”此時,那位經常指責下屬的科長卻適時地站了出來說:“是我要他這樣寫的,責任由我來負!”
從此以後,該科的氣氛完全改變了,科長雖然仍如同過去一般動輒破口大罵下屬,但科員對科長的態度卻已與從前大為不同。因為,他們意識到:“科長是真的在替我們著想。”並產生上司與下屬間的信賴關係,整個辦公室因此充滿朝氣。
令人驚訝的是,經過此事後,處長更加重用這位科長,並對他說:“你早該這麼做了!”據說,後來這位科長是在同時期進入公司的職員中最快升為處長的人。
現代社會,下屬就好比隻是掛名在公司的自由契約者,很多利益和尊嚴都得不到保障。而當發生這種意外時,如果能夠得到上司的庇護,他們在心理上無疑將獲得莫大的安慰。
管人往往需要具備極大的耐性,這是一件吃力而不一定討好的工作。一個人的地位愈高,往往愈無法了解下屬們對你的看法。由於下麵的人總是小心謹慎地觀察上司的一言一行,雖然是在訓話,下屬也可敏感地猜疑:“上司到底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為了下屬而訓話?”
有的管理者在遇到工作的進展不甚順利時,難免會發牢騷,並將責任推給下屬,此種管理者必然無法獲得下屬的尊敬。相反地,一位願意承擔一切責任的管理者,則必可贏得下屬的信賴與愛戴。身為管理者,這一“護犢子”的權謀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