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送禮送到家,求人求到位(1 / 3)

禮不在重,關鍵是會送

如果有人問:“你希望自己比別人強嗎?”絕大多數人都會說:“那當然。”恐怕隻有少數人會回答:“我希望別人比我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相互促進,事業才能發展。因此,在容人之短的同時,還要能容人之長。有的人嫉賢妒能,生怕別人超過自己而進行壓製,從而使得部屬皆為平庸之輩,又何談做大事呢。因此,要避免嫉妒心理作怪,容得下比自己強的下屬。

某一位企業家曾指出:“用一個能力強的人,隻會提高你自己的地位;條件好的人不但增進整個部門的工作成效,更使你因為容人之長而聲名大噪,何樂不為。”

每個人的知識,才華和能力是很有限的。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曾去尋找世上最聰明的人,在他去了許多地方尋找了許多人後就說:“世界上沒有絕對聰明人,所謂聰明、有才能不過是在某個方麵比別人突出和優秀罷了。”

作為管理者,掌握著一定的社會財富和權力,在長期實踐中已經習慣形成了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定式。所以,要說讓管理者用比自己才能更高的人,說起來容易,真正去做的時候,確實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如果管理者能勇敢地超越自我,敢於用比自己強的人,將能使事業獲得更大的發展,也會讓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

管理者自己的各種才能不一定全都要勝過部下,但他有一個特殊才能,就是有辦法去運用、發揮、調動部下的才能,他也有胸懷容納比自己強的人。就像劉邦說過的那樣:“我的智謀比不上張良,管理比不上蕭何,指揮軍隊更比不上韓信。但我能得到這三位人才的輔佐,所以我得到了天下。”

這正是劉邦的高明之處,敢於用比自己強的人,才能做成大事。

然而有一些管理者卻沒有劉邦這樣的思想,他們或出於私心,不敢起用能力、學識在自己之上的人,反而對那些庸才另眼看待,或者他們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甚至心懷妒忌,如一個笑話中講的:武大郎開店——個頭比他高的一個都不要。這樣,他隻能開一個“侏儒店”。

意大利首屈一指的菲亞特汽車公司是世界10大汽車公司之一。誰也不會料到這家赫赫有名的公司,在以前竟是個麵臨倒閉的企業。它連年虧損,無法進行再投資,被迫將13%的股票賣給了對外銀行。

麵對這種困境,菲亞特集團老板艾格龍尼大膽起用強過他的維托雷·吉德拉,任命他為汽車公司總經理,將公司全權交給他獨立經營。

吉德拉才華出眾,平易近人,具有不屈不撓而又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性格。上任後,他果然出手不凡,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在吉德拉的整治下,菲亞特汽車公司很快擺脫了困境,使汽車銷售量達到了歐洲第一,吉德拉本人也由於經營有方而聞名,被人們稱之為歐洲汽車市場的“霸主”。

戴維·奧吉爾是世界著名的廣告權威——奧美廣告的創始人,他在談到企業在用什麼樣的人時說:“許多人,尤其是那些管理者總是會去用那些比他水平低的人,那樣企業就會變成一個庸人的集體,毫無生機和創造力,效率也不高;相反地,如果管理者敢於用一些比他水平高的,比自己能力更強的人,那麼它會壯大成為一個大的企業。”

“這裏躺著一個人,他懂得如何任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鋼鐵工業之父安德魯·卡耐基的墓誌銘這樣寫道。卡耐基所用的人都是能幹的,他能夠看到這些人的長處,並把他們的長處應用到工作中去。所以,卡耐基成為一個卓有成就的管理者。

其實,敢於啟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既是個度量的問題,又是個信心與能力的問題。管理者應該心中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敢於去重用比自己強的人。這樣才能將自己的事業發展壯大,自己的地位也就隨之提高了。

過分的寬大仁慈必將導致管理失敗。因為懷柔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不然國家機器中就不會有暴力機關存在。對待不太聽話的下屬,絕不能養虎為患,要適時地予以震懾,找準合適的切入點,給他一點警示。如此行事,才能讓下屬服從管理。

掂量著送禮,劃得來再送

性格仁厚的管理者在情感方麵常常低調,他們總是以忍為先,顯得平靜而坦然自若,對任何事情都很有耐心。這種性格特征的管理者仁慈善良,善於隱藏自己內心的情緒,總是一副樂天知命的好模樣;他們很細心,做任何事都麵麵俱到,絕對不會讓下屬感到被冷落。

美國的前總統福特就是個性格仁厚的人,別人稱讚他常用的詞語是“令人愉悅、謙遜、閑適、仁厚”等等。他所行使的中間路線,沒有侵略性,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可靠樸實的人。

但是,對於關係自己或國家尊嚴的問題,福特卻是十分較真。福特認為,仁厚並不是放棄尊嚴。生活中我們可以稱兄道弟,但你如果不尊重我,或主動向我挑戰,那我也絕對不會示弱。

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上下級之間必然會有矛盾和摩擦,雖然有些矛盾沒有必要過分計較,何況有時還是由於誤解造成的,但應該牢記的是:仁厚並不是放棄尊嚴,更不是永遠都遷就下屬。如果對一些侮辱性的、有礙於尊嚴的攻擊一味地退讓,忍氣吞聲,這就算不上謙讓、大度,而是窩囊、怯懦。所以,管理者在進行了必要的忍讓之後,該反擊時一定要反擊。一擊成功,會讓你馬上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也會使對方一敗塗地。

有的下屬經常在同一個錯誤上反複,這時管理者也可適當生氣發怒。所發之怒,足以顯示管理者的威嚴和製度的嚴肅性。應該說,對那種“吃硬不吃軟”的下屬,適時地發火施威,常常勝於苦口婆心和千言萬語。

對於那些不正之風,管理者也應當適時地發火施威,為民請命,為正義而戰。這不僅是提高管理者自身威望的有效途徑,也是“為官”者的職責和使命。

《宋史·包拯傳》中記載:“舊製,凡訴訟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講的是包公擔任開封府尹,廢除了許多不合理的規章製度。舊製,老百姓告狀,不能直接走進衙門,必須把寫好的狀紙交給把門的衙役,再由衙役送上公堂。這樣,衙役便乘機敲詐勒索,貪官也借此收賄行奸,造成許多冤、假、錯案。包公了解此情後,極為惱火,命人把開封府衙朝北開了一個大門。包公倒坐南衙後,懲辦了許多違法的皇親國戚和無賴之徒,做了許多深得民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