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我們知道星球之間的距離_托爾斯泰(1 / 1)

許多世紀過去了,人們知道了星球之間的距離,確定了它們的重量,知道了太陽和星星的構成。許多世紀過去了,關於人的生命幸福之謎對大多數人來說仍舊是個未解之謎。其實這個謎很早很早以前就被解開了。人們總是對那些知道謎底的人感到驚奇,他們驚奇的是他們為什麼不能解開這個謎,似乎他們也早就知道謎底,隻是把它忘了。

你想要所有的人都為你活著嗎?你想要所有人都愛你超過愛他們自己嗎?隻有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願望才能得到實現。這情況就是:所有人活著都是為了別人在這當中得到你所希望的幸福。隻有當所有的人都愛別人超過愛自己,你作為一個人也愛別人超過自己時,幸福對你來說才是可能的。

哪些因素使個人幸福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呢?第一是為了尋找個人幸福的人相互之間的爭鬥;第二是實際上完全虛幻的享樂,它耗費生命,導致厭倦和痛苦;第三是死亡。但如果設想一下,所有的人都把自己個人幸福的追求,換成對使其他人獲得幸福的追求,那麼對人來說幸福就由不可能變成可能了。從追求個體幸福的生命概念出發,人看到這世界上充滿了人與無理性的爭鬥,人們在相互毀滅。但如果人人都認為自己的生命應該是使別人獲得幸福,那麼他就會看到世界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人與人之間的鬥爭隻是自然現象,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是經常的,沒有這種相互幫助,世界的存在就變得不可想象。

耗費生命的個體享樂是虛幻的,它們隻會導致厭倦和痛苦。隻要人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為追求別人的幸福,那麼,虛幻的對享樂的貪求消失了。當人們的所言所行是有益於別的生命時,那麼也必然給自己創造幸福。犧牲了個體的生命是因為對別人的同情,這同情無疑會引發出富有成果的、最快樂的行動。

對死亡的恐懼,是由於害怕肉體死去和害怕失去生命的幸福而產生的。如果人把自己的幸福寄托於使別人獲得幸福上,即使他愛別人超過愛自己,那死亡對他來說就不是生命和幸福的終結了。對於活著是為了他人的人,死亡對他來說不可能是生命和幸福的毀滅,因為別人的生命和幸福不僅沒有因他的死亡而毀滅,而且常常是因他的犧牲而變得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