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個人讀些什麼書就可知道他的為人,就像看一個人同什麼人交往就可知道他的為人一樣。因為世界上有與人為友的,也有與書為友的,無論是書友或朋友,我們都應該擇其最佳者而從之。
一本好書就像是一個最好的朋友,它始終不渝,過去如此,現在仍然如此,將來也永遠不變。它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伴侶。在我們窮愁潦倒、臨危遭難的時候,它也不會拋棄我們,對我們總是一往情深。在我們年輕時,好書陶冶了我們的性情,增長了我們的知識;到我們年老時,它又給我們以安慰和勉勵。
人們常常因為同愛一本書而結為知己,就像有時兩個人因為敬慕同一個人而交為朋友一樣。古諺說:“愛屋及烏。”但是“愛我及書”這句話卻有更深的哲理。書是更為堅實而高尚的情誼紐帶。人們可以通過共同喜愛的作家溝通思想感情,彼此息息相通。他們的思想共同在作者的著述裏得到體現,而作者的思想又反過來化為他們的思想。
哈茲利特曾經說過:“書潛移默化人們的內心,詩歌熏陶人們的氣質品性。少小所習,老大不忘,恍如身曆其事。書籍價廉物美,不啻我們呼吸的空氣。”
好書常如最精美的寶器,珍藏著人一生思想的精華。人生的境界,主要就在於他思想的境界。所以,最好的書是金玉良言的寶庫,若將其中的崇高思想銘記於心,就成為我們忠實的伴侶和永恒的慰藉。菲利普·悉尼爵士說得好:“有高尚思想做伴的人永不孤獨。”
當我們麵臨誘惑的時候。優美純真的思想會像仁慈的天使一樣,純潔並保衛我們的靈魂。優美純真的思想也孕育著行動的胚芽,因為金玉良言幾乎總會啟發善行。
書籍具有不朽的本質,是人類勤奮努力的最為持久的產物。
寺廟會倒塌,神像會朽爛,而書卻經久長存。對於偉大的思想來說,時間是無關緊要的。多少年代前初次閃現在作者腦海裏的偉大思想今天依然清新如故。他們當時的言論和思想刊於書頁,如今依然那麼生動感人。時間唯一的作用是淘汰不好的作品,因為隻有真正的佳作才能經世長存。
書籍引導我們與最優秀的人物為伍,使我們置身曆代偉人巨匠之間,如聞其聲,如觀其行,如見其人。同他們情感交融,悲喜與共。他們的感受成為我們自己的感受,我們覺得有點像是在作者所描繪的人生舞台上跟他們一起粉墨登場。
即使在人世間,偉大傑出的人物,也是永生不滅的,他們的精神載入書冊,傳之四海。書是人們至今仍在聆聽的智慧之聲,永遠充滿活力。所以,我們永遠都是在受著曆代偉人的影響,多少世紀以前的蓋世英才,如今仍同當年一樣,顯示著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