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百科事典、文學全集一類的書已經滯銷了。似乎也有出版社因為對此預測錯誤而陷入經營危機。
現在不是啟蒙或教養類的東西作為商品謀利的時代。輕鬆有趣的東西廣受歡迎,是輕薄短小的時代。在這一點上出版界也不例外。啟蒙讀物教養讀物暢銷的時代已經結束,百科事典,文學全集之類失去讀者,這是無可奈何的。
經常聽到上麵一類的話。
然而,這是怎麼回事呢?果真是百科事典、文學全集一類的書失去了讀者嗎?確實,這類書現在沒有讀者,但這是因為失去讀者而造成的嗎?
我們試改換一下提問的方式:歸根結底,真的有過眾多讀者興致盎然地閱讀這類東西的時代嗎?
誠然,這類書籍確曾暢銷一時,我相信有過普及於各個家庭的時期。但是,這類書籍真的擁有讀者嗎?對此我是懷疑的。不能想象這類書籍曾被廣泛閱讀過。
百科事典、文學全集等大都被放置在客廳裏。不,也可以說是裝飾在客廳裏。
確實是裝飾,這類書籍絕不是為了閱讀而購入的。把客廳作為製造教養主義氣氛的裝飾來利用,客廳也是一種裝飾品。
在此,請考慮一下現今的住宅情況吧。
現在的住宅,幾乎沒有設置所謂客廳的地方。城市住宅大都是餐廳兼廚房,很少裝修出專用於接待客人的空間。
首先,如果按現在的土地價格,不可能蓋起那樣寬大的房子,因而,無論怎樣也沒有待客空間獨立的餘裕。從占地麵積考慮,也不能不斷絕設置客廳的念頭。
其次,必須講究排場的客人,可以在飯店裏應酬,沒有必要在自己的住宅裏設置那樣的專門空間。
於是,客廳開始從現代住宅消失。也就是說,放置百科事典、文學全集的場所開始消失了。
百科事典等滯銷,並不是因為這類書籍失去讀者而產生的現象,實話實說,這是裝飾場所消失而導致的變故。不是失去了讀者,是失去了置放的地方。
這一說法不僅適合於百科事典一類,在某一側麵似乎也適合於所有的書籍。
翻看最近的室內裝飾雜誌,我注意到這樣一件事:排列著書籍的室內景致非常之少。
近來書籍的裝幀也講究漂亮起來。一冊冊的書脊上傾盡了設計者的心力,變形開本也相當多。
可是,這樣一來,如果把數十冊書作為一個單位排列開,便會產生不統一的感覺。顏色、開本各式各色,與室內的裝飾美不協調,破壞室內的均衡,顯得很刺眼。
最近,室內裝飾也朝著修飾、漂亮的指向發展。追求室內感官舒適的人漸漸增多,書籍也便因此而漸漸被人討厭。室內裝飾雜誌不喜歡排列書籍的室內風景,原因即在於此。
居室裝飾開始漂亮了,書籍從中被流放出來,這事關重大。對於出版界來說,問題尤其嚴重,總要想個辦法製止這一傾向。在近期的雜誌上經常看到這樣動人的詞句:“建造一個書齋吧!”為了恢複不斷失去的父親的威嚴,必須在家庭內部設置出父親專用的空間。因此,便有“建造一個書齋吧”的呼聲。
或許不妨認為,這裏麵包含著出版界的一個隱秘的願望。
書籍現今開始從漂亮的居室裝飾裏流放出來,出版界想進行阻止。在這一點上,書齋的存在是再好不過的了。把可能從住宅裏流出的書籍攔阻在一個地方,書齋就是存儲書籍之水的水庫似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