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時稱陳去非詩“案上簿書何日了,樓頭風月又秋來”之句,或者曰此東坡“官事無窮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耳。予以為本唐人羅鄴《仆射陂晚望》詩:“身事未知何日了,馬蹄惟覺到秋忙。”
舜不窮其民論
元佑中,省試《舜不窮其民論》,劉棠召美首選,其驚句雲:“桀紂以淫虐窮,幽以貪殘窮,厲以監謗窮,戰國以侵伐窮,秦皇以督責窮,漢武以奪得侈窮,晉以夷鍬窮,隋以巡幸窮,明皇以隱戶剩田窮,德宗以閑架稅屋窮。”東坡見之,大加歎賞,以其不類時文,因以劉窮呼之。然予以劉召美此意本孫樵耳。孫樵《與賈秀才書》雲:“楊雄以《法言》、《太玄》窮,元結以《浯溪碣》窮,陳拾遺以《感遇》詩窮,王勃以《宣尼廟碑》窮,玉川子以《月蝕》詩窮,杜甫李白王江寧皆相望於窮者也。”
望半氣沈寵已化
置芻人去榻猶懸
豫章事實,王勃序之詳矣,題詠此邦者,往往采之。晏元獻雲:“望半氣沈寵已化,置芻人去榻猶懸。”陶邕州雲:“劍待張華時已晚,榻延徐稚禮應疏。”此二聯全是“龍光射牛鬥之墟,徐孺下陳蕃之榻”也。宋綬公垂雲:“江涵帝子翬飛閣,山際真君鶴馭天。”不襲陳跡,甚可佳也。
處事無心覺累輕
呂東萊先生呂居仁詩雲:“忍窮有味知詩進,處事無心覺累輕。”李成季己嚐雲:“靜疑多事非求福,老覺無心勝攝生。”二詩雖相似,然皆佳句也。
春水碧於天
溫庭筠樂府:“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皮日休《鬆陵集》詩雲:“漢水碧於天,荊南廓然秀。”豫章取以作《演雅》雲:“江南野水碧於天,中有白鷗閑似我。”
蓬生麻中
荀卿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蓋本於曾子《製言》曰:“蓬生麻中,不扶乃直;白沙在泥,與之皆黑。”
蓄不吠之犬
東坡《神宗書》曰:“養貓以待鼠,不可以無鼠而蓄不捕之貓;蓄犬以防奸,不可以無奸而蓄不吠之狗。”
開簾風動竹
唐李益《竹窗聞風早發寄司空曙》詩雲:“微風驚暮坐,窗牖思悠哉。開門複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上苔。幸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異聞集》、《霍小玉傳》為“開簾複動竹”,改一“風”字,遂失詩意。然此句乃襲樂府《華山畿》詞耳。詞雲:“夜相思,風吹窗簾動,言是所歡來。”《通典》雲:“江南以情人為歡。”
山流細沫擁浮花
沈君攸《羽觴飛上苑》雲:“右徑斷絲闌蔓草,山流細沫擁浮花。”《外史檮杌》載張蠙詩:“牆頭細雨垂纖草,水麵微風落花。”蓋本於沈耳。
桃花亂落如紅雨
李長吉有“桃花亂落如紅雨”之句,以此名世。予觀劉禹錫詩雲:“花枝滿空迷處所,搖落繁英墜紅雨。”劉李同出一時,決非相為剽竊。
目極千裏傷春心
陸士衡樂府:“遊客春芳林,春芳傷客心。”杜子美:“花近高樓傷客心。”皆本屈原“目極千裏傷春心。”
漁梁渡頭爭渡喧
岑參《巴南舟中夜事》詩雲:“渡口欲黃昏,歸人爭渡喧。”蓋用孟浩然詩耳。浩然有《夜歸鹿門寺歌》雲:“山寺鳴鍾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多病故人疏
唐包佶《嶺下臥病寄劉長卿》詩雲:“惟有貧兼病,能令親愛疏。”蓋用孟浩然“多病故人疏”與杜子美“故知貧病人須棄,能使韋郎跡也疏”。
船如天上坐人似鏡中行
《潘子真詩話》雲:“‘船如天上坐,人似鏡中行’,又‘船如天上坐,魚似鏡中懸’,沈雲卿詩也。杜子美詩雲‘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蓋觸類而長之。”予以雲卿之詩,蓋原於王逸少《鏡湖》詩所謂“山陰路上行,如在鏡中遊”之句。然李白《入青溪山詩》亦雲:“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雖有所襲,然語益工也。
鶯語丁寧唐楊巨源《早春》詩雲:“馬躥經曆應須遍,鶯語丁寧已怪遲。”蓋效杜子美所謂“莫遣花開深造次,便覺鶯語太丁寧”。
幾處笙歌幾處愁
唐章孝標《八月》詩雲:“徙倚仙居繞翠樓,分明宮漏靜兼秋。長安夜夜家家月,幾處笙歌幾處愁。”唐裴交泰《長門怨》詩雲:“自閉長門經幾秋,羅衣濕盡淚還流。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管北宮愁。”與前詩絕相類。
穀雨杏花稀
唐李嘉佑《春思》詩:“清明桑葉少,穀雨杏花稀。”乃悟周樸詩:“曉來山鳥鬧,雨過杏花稀。”
未臘山梅樹樹花
杜牧之詩:“經冬野菜青青色,未臘山梅樹樹花。”許渾詩:“未臘梅先實,經春草自薰。”渾雖用牧意,然終不能及也。
庭中花照眼
梁武帝《春歌》雲:“階上香入懷,庭中花照眼。春心一如此,情來不自限。”乃悟杜子美“花枝照眼句還成”之句。
授圖黃石老學劍白猿翁
《潘子真詩話》雲:“杜牧之《題李西平宅》雲:‘授圖黃石老,學劍白猿翁。’庾信作《宇文盛墓誌》所謂‘授圖黃石,不無師表;學劍白猿,遂傳風旨’。”然予讀李太白《贈宋中丞》詩雲:“白猿懸劍術,黃石借兵符。”則太白亦嚐用之矣。
還山弄明月
東坡《虔州八境圖》:“回峰亂嶂鬱參差,雲外高人世得知。誰向空中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詩。”徐鼎臣《搜神記》雲:“鄱陽山中有木客。秦時采木者,食木實,遂得不絕。時就民間飲酒,為詩一章雲:‘酒盡君莫沽,壺傾我當發。城市多囂塵,還山弄明月。’”東坡蓋用此也。然唐劉長卿有《龍門八詠》,其七《渡水》詩雲:“日暮下山來,千山暮鍾發。不如波上棹,還弄山中月。伊水連白雲,東南遠明滅。”乃知“還山弄明月”,唐人已言之矣。
退之全用列子文
韓退之《雜說》雲:“昔之聖人者,其首有若牛者,其形有若蛇者,其喙有若鳥者,其貌有若蒙倛者,彼皆貌似而心不同,焉可謂之非人邪?有平肋曼膚,顏如渥丹,美而很者,其麵則人,其心則禽獸,又烏可謂之人耶?”予按《列子》稱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麵,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夏桀商紂魯威楚穆狀貌七竊,皆同於人,而有禽獸之心。而眾人守一以求至智,未可幾也。乃知退之全用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