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聽雨樓,婁聽雨(1)(2 / 3)

婁聽雨在漢口碼頭上,是個非同一般的人物。她的母親小桃紅,曾是漢口紅極一時的名妓,後來被江漢船王婁漢祥納為了小妾。小桃紅出身卑微,婁漢祥沒能把她接進府中,而是在漢江邊上的紫雲巷裏,買了一座叫做“聽雨樓”的院子,來了個金屋藏嬌。小樓精巧,庭院雅致。鋪著青石板的庭院裏,豎立著一幢青瓦複蓋的小木樓。沿著院牆花壇裏,栽種著一排扇葉舒展的芭蕉樹。每當春雨淅瀝之時,雨水打在瓦背上、打在岩板上,特別是打在芭蕉的扇葉上,“嘀嘀嗒嗒”,響聲不絕。小樓聽雨,別有一番情趣,便有了“聽雨樓”這個雅號。這小桃紅從小在妓院長成,天生麗質,善解人意。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婁漢祥既是一代船王,也是一位有幽情雅趣的儒商。每逢春雨飄灑之時,他便常常來到聽雨樓,和小桃紅相擁而坐,側耳靜聽那芭蕉葉上錯落有致的雨聲。由小桃紅用古琴彈奏一曲《雨打芭蕉》。終日為生意操勞的船王,躲進小庭深院,盡情享受著人生的樂趣。最讓婁漢祥高興的是,小桃紅在聽雨樓裏為他生了一個女兒。那婦人還別出心裁,依著婁漢祥的姓氏,把“聽雨樓”三個字倒了個個兒,為女兒取名“婁聽雨”,倒也博得了婁漢祥的歡心。

聽雨樓裏多了一個婁聽雨,婁漢祥來走動的時間就更多了。聽雨的出生,如同一場春雨注入泥土,一個花蕾綻放枝頭,給婁漢祥增添了樂趣。聽雨自幼兒跟著母親,耳濡目染,小小年紀,便成了父親心目中的才女。她遺傳了母親的聰穎,也繼承了母親的才藝。她彈奏古琴的技藝,甚至還超過了母親。不幸的是,紅顏薄命的小桃紅,不知怎的染上了肺癆病,醫治無效,在聽雨十七歲的那年,便撒手人寰。臨終之時,她再三囑咐婁漢祥,一定要照看好聽雨。一年後,婁漢祥為聽雨招贅了一個女婿。新姑爺是一位徽州破落鹽商的公子,名叫峁世堂。峁世堂風流倜儻,聰明過人,在生活上也極有情趣。平時,他幫著嶽父料理些生意上的事情。閑暇時,夫妻二人或是寫詩作畫,或是下棋彈琴,或是到戲院看漢調楚腔,回到家裏,夫妻二人再對唱一番。然而,結婚未滿百日,一場大禍降臨到婁聽雨的頭上。峁世堂一位武昌的朋友結婚,夫妻二人過江祝賀。回轉時,渡船傾覆。婁聽雨得救,峁世堂卻葬身魚腹。沉重的打擊,簡直要了婁聽雨的命。她整整五年閉門不出。婁漢祥想盡了法子,也無法讓女兒告別痛苦的過去。婁聽雨每日裏坐在古琴邊,彈奏著悲怨的樂曲,哀歎自己比母親還要淒苦的命運。每到下雨時,聽到淅淅瀝瀝的雨聲,便想到母親別出心裁為她取的名字,總是禁不住大哭一場。婁聽雨既是船王之女,也是名妓之女。她在社交場合的消失,少不了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她這份對亡夫感天動地的情感,感動了許多人,也吸引了許多人。向往者趨至若鶩,求見者紛至遝來,其中不乏漢口碼頭的名士顯貴。婁聽雨拒絕會見任何人。五年間,與她見麵的唯一男人,隻有疼她愛她的父親。

婁聽雨閉門聽雨樓,夫人婁許氏,老夫人婁任氏至為關切。當初,迫於禮教與家規,出身卑微的兒媳小桃紅未能入住婁公館。而今,小桃紅香魂早逝,留下了孤女聽雨。小桃紅出身青樓,聽雨畢竟是婁家的骨肉。婆媳二人幾番著人前去,要將聽雨接進府中,都為聽雨所婉言謝絕。聽雨說,她思念母親,住在聽雨樓裏,就好像仍然住在母親身邊。婁許氏向婆婆提出,要去聽雨樓探望聽雨,婆婆也正有此意。聽雨樓是蓄妓之地,是一個青樓女子住過的地方,如此貿然前去有失體麵,隻好作罷了。一晃就是五年,市井閑言迭出。一個重禮義的豪門,怎麼能把一個孤女棄於一旁而不聞不問!左右為難的婁家婆媳,隻得置尊嚴於不顧,放下架子來到聽雨樓,看望沉溺於痛苦之中的聽雨。看到聽雨麵容憔悴,神情恍惚的模樣,婆媳二人傷心地哭了。聽雨也跟著哭了起來。這女伢心雖倔傲,卻依然有著與生俱來的自卑。母親去世以後,她想祖母,也想大娘,她們畢竟是自己的親人。她不敢想象,她們會到這聽雨樓來,看望一個青樓女子留下的孤女。老祖母心裏明白,孫女的痛苦隨著時間的推移是應該能得到解脫的。時間過去五年,也應該有個新的麵貌出現了。她進得聽雨樓,哪樣話也不說,哪樣事也不問,隻說是五年不見孫女了,心裏悶得慌,想要孫女陪著去火官廟去看一回漢調。婁聽雨雖說並不情願,卻也無法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