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的是某些中國女孩在這方麵崇洋媚外,對浪漫的要求既苛刻又無止境:從玫瑰、巧克力到汽車洋房。對大多數白手起家的中國男人來說,這確實意味著某種難度。人無法表現出超越自身極限的浪漫——如果這種浪漫不是通過精神而是通過物質衡量的。由於對浪漫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兩性之間的矛盾:女人責怪男人不浪漫,而男人又反唇相譏女人太現實。因為男人更看重浪漫的內容,女人則看重浪漫的形式——女人對浪漫的認識,存在著形式主義的傾向。譬如我鄰家的女兒,嫁了個藍領男人,跟我訴苦說其老公即使在自己過生日時也未送玫瑰花,而以買花的錢買了隻烤鴨回家。我安慰她:他的表現也不壞嘛,說明他挺會過日子的,既表達了自己的愛情,又豐富了你們的晚餐。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浪漫。中國男人不會獻花不要緊,能夠通過別的方式體貼女人也可以,鮮花並未是浪漫惟一的象征。玫瑰與烤鴨,猶如魚和熊掌——設若不可兼得的話,憑什麼就不能以烤鴨來表達愛心呢?那隻能說男人和女人,對魚與熊掌的理解不同。舍玫瑰而取烤鴨,不見得就比舍烤鴨而取玫瑰愚蠢或庸俗。相信中國男人是極聰明的:共進一頓烤鴨的晚餐後,會更有力氣向玫瑰的方向進取。捧著心疼的玫瑰喝西北風,難道女人真的會滿足?滿足於這種空氣裏的浪漫?男人的現實,仍然為了向女人的浪漫靠攏。或者說,男人的現實,並非就真的不浪漫或不懂浪漫,隻不過受條件限製罷了。牛郎送織女一隻草編的戒指,難道就沒有大款送小蜜一隻金戒指浪漫嗎?現實中還真有這樣的例子:一位窮文人,用曲別針串成項鏈,送給自己心愛的女孩;女孩接受了,不僅不嫌棄,反而加倍地感動。她嫁給了這位送不起金項鏈的男人。應該說,這個男人是浪漫的,而這個女孩是真正懂浪漫的。送什麼並不重要,關鍵是要有一顆真心。我以這個例子來勸慰鄰家的女兒:烤鴨不見得就比玫瑰遜色——浪漫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表現。
我還悄悄地告訴她:本人就是那個送不起金項鏈的窮文人,而笑納了我的一串曲別針的那個女孩就是我現在的妻子。我們婚後的生活很幸福。當然,在今天,我已經能夠給她補送金項鏈了,而且我補償的可以遠遠不隻一條——這一半是我自身的努力,一半要歸功於她“慧眼識英雄”,歸功於愛情的力量。她是有眼光的,因為她知道:比黃金更貴重的不是鑽石,而是一顆真心——正如在生活中比浪漫更重要、更持久、更可靠的,是自己感受到的幸福!浪漫有時會有欺騙性,而幸福則無法通過自欺欺人來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