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能力35:炒作——親手執導一場美輪美奐的“成功秀”(2 / 2)

同樣是打火機,為什麼男人對ZIPPO情有獨鍾?這就是適當作秀的功效。

1999年年初,蒙牛奶製品公司成立,湊了1300餘萬元資金,開始了市場運作。當年的蒙牛銷售額就達到了0.44億元,到2002年,公司銷售額飆升至21億元,增長了48.6倍,以1947.31%的成長速度在“中國成長企業百強”中榮登榜首,並連續3年創造了中國乳業“第一速度”,在中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為第4位,創造了在誕生1000餘天裏平均一天超越一個乳品企業的營銷奇跡。

是什麼讓蒙牛成為中國乳業的一頭如此強勁的“猛牛”?

蒙牛認為,一個品牌並不單單是一種產品的問題,而是一個地域的問題,內蒙古就是一個大品牌。因而蒙牛根據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擁有量全國第一、牛奶增速全國第一的狀況,提出了“建設我們共同的品牌——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的倡議。從2000年9月起,蒙牛投資100多萬元,投放了300多幅燈箱廣告,廣告正麵主題為《為內蒙古喝彩》,背麵的主題為《我們共同的品牌——中國乳都·呼和浩特》。

此外,蒙牛把自己和內蒙古的一些著名企業放在一起,提出共建中國乳都。其實,蒙牛當時無論從曆史、地位和規模上都不足以和這些著名品牌相提並論,然而蒙牛把自己和它們放在一起,是想讓消費者認為,蒙牛和它們一樣,也是名牌。而且“建設中國乳都”、“為內蒙古喝彩”這樣的寬廣視野和高尚情操又體現出蒙牛的博大胸懷,為內蒙古積聚了巨大的無形資產。這種適當的炒作,不僅不會招致反感,反而會提高人們對蒙牛的好感,提升了品牌的美譽度。

僅僅六年,蒙牛就成為了中國乳業的領跑品牌。這和蒙牛一直重視營銷炒作有莫大關係。參與蒙牛“神五”事件營銷的策劃人李光鬥回憶到:2003年10月“神五”成功發射並順利回收,但早在“神五”飛天的一年前,蒙牛就著手準備“蒙牛——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事件營銷。“神五”成功飛天的當天,蒙牛就在各大媒體和銷售終端同步推出密集的“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宣傳活動,以至於有人認為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是蒙牛的品牌代言人。蒙牛的遠見使其憑此一役開始了領跑中國乳業的曆程。

再看後來的“神六”策略,雖然僅僅是5秒146萬元的廣告,卻能喚醒兩年前1000萬元的廣告投放效果。146萬元是怎樣的一個概念?其實就是地方主流報紙十幾個整版廣告的投放費用,花小錢、辦大事,蒙牛的炒作策略非常經濟和智慧。

善於造勢是蒙牛的製勝法寶之一,但是僅靠小打小鬧的做法也絕不可能成就“猛牛”如今的強勢。作為超級女聲的冠名讚助商,蒙牛無疑是成功的:“酸酸甜甜就是我”和“想唱就唱”這兩首歌曲把蒙牛酸酸乳的品牌定位很好地和超級女聲的流行時尚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誰也不能否認,蒙牛這種善於捕捉新聞事件和製造流行時尚的能力,在中國是很少有企業能比得上的。

蒙牛的炒作能力,無疑是蒙牛高瞻遠矚策略的完美體現。在從“內蒙牛”到“中國牛”的發展過程中,強大的企業管理配合適當的炒作,使其順利地完成了這一跨越。可想而知,沒有蒙牛公司的炒作,哪有蒙牛的今天?

廣告天才喬治·路易斯說過,我的工作是使100萬元看起來像1000萬元,而一次優秀的炒作能讓1萬元看起來像100萬元,這就是它的威力。

能力黃金律

炒作的著眼點在於利用或者放大某一具有新聞效應的事件,通過廣泛宣傳進而吸引公眾的注意。把握炒作時機,趁熱打鐵,才能塑造你想要的效果。否則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花入他手,給他人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