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能力36:偵察——對對手了解得越多,就越能贏得勝算(2 / 2)

通過偵察,摸清對手的情況,再通過相應的策略來擊敗對手。而打敗對手的一個有效策略就是找準對方的軟肋再出擊。

軟肋是人身體上最脆弱的部分。在通常的肉搏中,倘若能抓住對方的軟肋進行攻擊,那麼這場戰鬥的勝利便指日可待。如今,軟肋已經不僅僅指身體上的脆弱部分,而衍生為人的弱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在競爭激烈的周旋中,如果能偵察到對方的軟肋所在,你就獲得了優勢,不但能夠壓製住對方,甚至能夠讓對方為你做事。所以說要想成功,必須掌握這種有的放矢的偵察能力。

一旦被別人抓住自己的軟肋,就會被對方製約,想反擊也毫無力氣了。反過來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能培養出善於偵察的能力,有意識地去獲知對手的信息,找到對手的軟肋,便可以牽著對方鼻子走,實在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防人之心不可無,察人之心也不可無。

不過人都會盡力掩蓋自己的弱點,防止別人攻其不備,更有些心智狡猾的人城府很深,很難讓人抓住把柄。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狡猾的狐狸也會露出尾巴。所以說關鍵時刻具備高超的偵察能力,是贏家必備的條件。

1966年,恰逢美國大選年,每一個總統候選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共和黨這邊,推出了總統福特出來角逐,而民主黨方麵,則出現了卡特與愛德華·肯尼迪相互較量的局麵。當時肯尼迪擁有龐大的家族財勢,而且他的兩位兄長為國殉職,為他帶來了很好的家族聲望,他本人也有擔任參議員多年的經曆,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次總統候選人的寶座,應該屬於肯尼迪,而卡特贏的概率非常小。因為卡特是農夫出身,雖有擔任州長的經驗,但是無論從哪一個方麵看,都不是肯尼迪的對手。卡特深知硬拚無效,唯有智取。在這選舉的關鍵時刻,他的偵察能力完全派上了用場,他把肯尼迪的情況仔細地加以考慮,找出了對策。當時美國人民對水門事件帶來的悲痛依然記憶猶新,加上華府政治人物不名譽事件又層出不窮。所以卡特就緊緊地抓住對方的這一軟肋進行攻擊,對外透露出肯尼迪總統對美國中央情報局謀殺外國領袖的陰謀知情,暗示媒體與大眾肯尼迪總統在白宮裏麵私生活不檢點,進一步又扯出一位黑手黨的首領,說他如何幫助肯尼迪違法當選等等。這些宣傳確實起到了效果,大大地醜化了其家族的形象。卡特捕風捉影,大肆宣揚,果然達到了打擊的目的。在這種猛烈的攻擊下,愛德華·肯尼迪招架不住言論的攻擊,不得不宣布退出。然而到了1980年,愛德華·肯尼迪和卡特再度交鋒,又同時競爭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此時的卡特為現任總統,他知道1966年的打擊策略已經不能再用,那些陳年舊賬,選民早已不感興趣。他派了很多人去調查肯尼迪的日常生活經曆,並且慫恿新聞記者抬出了“柯魯珍事件”,以攻擊愛德華·肯尼迪的素質低下,竟然對落水的女友見死不救,這樣的一個人如何會有博大的胸懷和超於常人的勇氣去擔任總統呢?究根偵察,抓住其醜聞不放,結果愛德華·肯尼迪再次敗於卡特之手。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敏銳的偵察能力會使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在不樂觀的弱勢中,倘若可以知己知彼,攻其軟肋,也能做到反守為攻。類似的辦法用以對付自負的對手很有效果,因為傲者往往自以為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弱點早已暴露於天下,不了解自己,又不探究對方,因此他們往往被打擊得一敗塗地。

毫無疑問,尋找軟肋再攻擊的偵察能力是成功者不可缺少的武器。關鍵時刻,能抓起易攻點進攻,方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勝利。

能力黃金律

偵察能力是現代商戰中克敵製勝的一種謀略。正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隻有既了解自己,又能了解對手,找到對手的弱點和易攻之處,才能在競爭中做到有備無患,遊刃有餘,無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