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中英.教育哲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2] 李彬.大眾傳播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
[3] 方漢奇.中國新聞傳播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 黃旦.新聞傳播學[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5.
[5] 蔣原倫.媒介文化十二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 李良榮.新聞學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吳飛.新聞編輯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美]威爾伯·斯拉姆.傳播學概論[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9] 王一川.文學概論[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
[10] [美]尼爾·波茨曼.娛樂至死[M].章豔,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11] [美]約翰·費斯克.傳播研究導論:過程與符號[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2] [英]麥克·費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後現代主義與認同[M].楊渝東,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13] 陳平原,山口守.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14] [英]尼克·史蒂文森.認識媒介文化——社會理論與大眾傳播[M].王文斌,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15] 劉京林.大眾傳播心理學(修訂本)[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16] [英]丹尼斯·麥奎爾,[瑞典]斯文·溫德爾.大眾傳播模式論[M].祝建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17] 朱希祥.當代文學的哲學闡釋[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18] 陳崇山,孫五三.媒介·人·現代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19] 周葆華.效果研究:人類傳受觀念與行為變遷[M].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8.
[20] 李彬.傳播學引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21] 戴元光,郜寶林.當代文化消費與先進文化發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2] 周海波,楊慶東.傳媒與現代文化之間[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23] 文言.文學傳播學引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6.
[24] 李紅豔.鄉村傳播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5] 周慶山.傳播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6] 劉懷光,趙昆鵬.當代媒體文化與青少年[M].上海:中西書局,2011.
[27] 邵培仁,陳龍.媒介文化通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28] 馬淩,蔣蕾.媒介化社會與當代中國[M].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11.
[29] 蔣原倫.媒體文化與消費時代[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30] 葛進平.浙江農村青少年大眾傳媒接觸及影響實證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31] 趙吉林.中國消費文化變遷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32] 賈明.現代性語境中的大眾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3] 鄭祥福,葉暉,陳來儀,等.大眾文化時代的消費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4] 程鬱儒.民族文化傳媒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35] 方建移,章潔.大眾傳媒心理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36] 朱曉慧.新馬克思主義消費文化批評理論[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37] 陳龍.傳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8] 雷啟立,孫薔.在呈現中建構——傳媒文化與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39] [加拿大]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上海:譯林出版社,2011.
[40] 徐寶璜.新聞學[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
[41] [英]丹尼斯麥奎爾.受眾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42] 馬永強.文化傳播與現代中國文學[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43] 王一川.大眾文化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4] 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製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45] 吳文虎.傳播學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46] 蔣曉麗,石磊.傳媒與文化[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47] 陳平原.當代中國人文觀察[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8] 肖小穗.傳媒批評[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49] 劉建明.媒介批評通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50] 張錦華.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M].台北:台北中正書局,1994.
[51] 潘知常,林瑋.傳媒批判理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52] 王曉明.在新意識形態的籠罩下:九十年代的文化和文學分析[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53] 羅鋼,王中忱.消費文化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54] 張國良.新聞媒介與社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5] 蔡敏20世紀90年代中國傳媒文化的轉型[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
[56] 陳默.媒介文化重構人類生存新環[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5(1).
[57] 劉振怡.試論媒介文化的衝擊和影響[J].北方論叢,2006(4).
[58] 柴焰.中國當代媒介文化的深度解讀[J].文化與詩學,2010(2).
[59] 陳雪虎.走向媒介文化研究[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60] 劉水平.作為媒介文化的大眾文化[J].雲夢學刊,2004(4).
[61] 秦誌希,夏冠英,徐小立,劉建明.“媒介文化研究”筆談[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4).
[62] 馬冬.文化批判視閥內的媒介文化[J].北方論叢,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