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3)

有智慧的人從不怨天尤人,因為他們知道,任何事情,除了受客觀條件製約外,都是自己的所作所為造成的。所以,切莫怨天尤人,要改變現狀,相信人定勝天,事在人為。

君子貧窮要誌廣

荀子曰:君子貧窮而誌廣。

荀子說:君子即使窮困潦倒但誌向遠大。

說人窮誌短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戰勝困難的意誌和精神,也沒有改變現狀的勇氣和決心。於是他們在貧窮中抱怨著,自卑著,日複一日地重複著繁重卻不能擺脫貧窮的工作。殊不知,貧窮不是命裏注定的,隻要你有誌氣,隻要你有改變它的勇氣和決心,就一定能如你所願。

是的,人一貧窮,自覺底氣不足,見了有錢有勢的人,往往覺得低人一等。但是,荀子卻說:君子貧窮而誌廣。君子即使窮困潦倒但誌向遠大。換言之,真正有遠大誌向的人,是不會因為貧窮而改變的。

關於貧而誌廣,荀子非常讚賞原憲,他曾不止一次為他的弟子講原憲的故事,以激勵他們。

春秋時,原憲住在魯國,一丈見方的房子,蓋著茅草;用桑枝做門框,用蓬草做成門;用破甕做窗戶,用破布隔成兩間;屋頂漏雨,地麵潮濕,他卻端坐在那裏彈琴。

子貢駕著馬車,穿著白大褂,紫紅的裏子,小巷子容不下高大的馬車,他便走著去見原憲。

原憲戴頂破帽子,穿著破鞋,倚著藜杖在門口與子貢交談。

子貢見原憲落魄的樣子,便笑著問:嗬!先生生了什麼病麼?

原憲回答說:我聽說,沒有錢叫作貧,有學識而無用武之地叫作病,現在我是貧,不是病。

子貢聽後,臉上露出羞愧的表情。

荀子告誡韓非、李斯等弟子,子貢自以為了不起,聽了原憲對於貧窮的看法,使他羞愧不已。因為他自己實際上有病——心病,不能從高層次看待貧窮的問題,也忍受不了貧窮的生活,更不理解原憲處於窮困之中卻胸懷大誌。

荀子認為,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貧而無誌,也就是,沒有遠大誌向,精神上的貧窮才是真正的貧窮。

事實也的確如此,對一個人來說,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自己對貧窮的妥協,誌向的喪失。一個人如果沒有誌向這個擎天柱的支撐,其靈魂大廈必將會麵臨倒塌,他也就會隨之胡思亂想,更可怕的是因此而走上邪路,那麼,他將永無翻身之日,永遠處於貧窮之中。

在荀子看來,貧窮而誌廣固然可貴,但寶貴而體恭也不失為君子的風範。

法國富翁巴拉昂去世後,《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的一份特別遺囑:

我曾是窮人,但當我去世走進天堂時,我卻是一個大富翁。在跨入天堂之門前,我不想把我的致富秘訣帶走。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有我一個私人保險箱,那裏麵藏有我的秘訣,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律師和兩位代理人手中。

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不可能從墓穴中伸出雙手為其睿智歡呼,但他可以從那隻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那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遺囑刊出後,《科西嘉人報》收到大量信件。絕大部分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窮人還能缺少什麼?當然是錢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總之,答案五花八門。

一年後,也就是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打開了那隻保險箱。

在48561封來信中,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的是野心,即成為富人的野心。

頒獎之日,主持人問9歲的蒂勒,為什麼想到野心,而不是其他。她說:每次,我姐把她11歲的男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許野心可讓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富人也並不是生來就是富人,他們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富裕的。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曆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在這裏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誌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誌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樣,現在的淡泊、寧靜求清淨,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誌,樹立遠大的誌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看來,換言之,可以說成是君子非貧窮無以致遠。當然,這樣說,未免有些偏激。但我們必須明白:在物質上的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貧窮。隻要敢於麵對貧窮、挑戰貧窮,就一定能戰勝貧窮。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荀子曰: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荀子說:君子注重自己的努力,而不羨慕上天的恩賜,所以天天進步。

由天人之分這一理念出發,荀子肯定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認為君子更注重自己的主觀努力,竭盡所能承擔起自己的職責,而不是徒然羨慕、消極等待上天的恩賜,所以能夠不斷進步。

宋代理學家程顥說: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宋史道學傳一程顥傳》)其實,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不僅是學者的毛病,也是所有人的通病。

漢代王符在《潛夫論》中說:大人不華,君子務實。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不度德、不量力地好高騖遠、好大喜功,不如把理想放得低一些卻孜孜不倦地追求,把目標定得近一些卻一步一步地去接近。終日抄藥方而不能療一疾,終日寫路程而不能行一步,(清申涵光《荊園小語》)連篇累牘地抄寫藥方而不用藥,什麼病也治不好;挖空心思地設計行程而不上路,一步也不能前進。

有一個古老的說法是這樣的:沒有任何想法比這個念頭更有力量,那就是時候到了!就我的看法而言,創造出天地萬物的全能上帝不會毫無緣故地賦予你希望、夢想或創意,除非你行動的時機已到!

大多數的人隻能庸庸碌碌的過一生,並不是因為他們懶惰、愚笨或習慣做錯事;大多數人不成功的原因在於他們沒有做對事情。他們不曉得成功和失敗的分別何在。要達到成功的第一條守則就是:開始行動,向目標前進!而第二條守則是:每天繼續行動,不斷地向前進!

從長期對體重過重的人作谘詢的經驗中,我們還可學到另一項原理:許多肥胖的人會以肥胖為理由,拒絕做某些事。例如,他們會說:當我瘦下來時,我就可以搭遊艇……或我就可以得到另一份工作……或我將可以搬家……或我就會尋得一份親密關係等。他們像是住在一個神秘的地方,丹尼斯維特利把這個地方叫做未來幻象島。在未來幻象島上,每件事似乎都可能發生,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事情會真的實現,因為你永遠都到不了這個地方。

不要等待奇跡發生。要開始實踐你的夢想。今天就開始行動!對肥胖的人來說,每天散散步也不是件大不了的事,但是一旦付諸實行後,這就是一件大成就。何況,散步的確會讓你的體重明顯下降。

有一位名叫麗莎的美國女孩,她的父親是波士頓有名的外科整形醫生,母親在一家聲譽很好的大學擔任教授。她的家庭對她有很大的幫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從念中學起,就一直夢想當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她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麵的才能,因為每當她和別人相處時,即使是陌生人也願意親近她並和她長談。她知道怎樣從人家嘴裏掏出心裏話。她的朋友們稱她是他們的親密的隨身精神醫生。她自己常說:隻要有人願給我一次上電視的機會,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為達到這個理想而做了些什麼呢?其實什麼也沒有!她在等待奇跡出現,希望一下子就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麗莎不切實際地期待著,結果什麼奇跡也沒有出現。

誰也不會請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而且節目的主管也沒有興趣跑到外麵去搜尋天才,都是別人去找他們。

另一個名叫喬銳的女孩卻實現了麗莎的理想,成了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喬銳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為她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她不像麗莎那樣有可靠的經濟來源,所以沒有傻傻地等待機會出現。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學的舞台藝術係上夜校。畢業之後,她開始謀職,跑遍了洛杉磯每一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但是,每個地方的經理對她的答複都差不多:不是已經有幾年經驗的人,我們不會雇用的。

但是,她不願意退縮,也沒有等待機會,而是走出去尋找機會。她一連幾個月仔細閱讀廣播電視方麵的雜誌,最後終於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北達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台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女孩子。

喬銳是加州人,不喜歡北方。但是,有沒有陽光,是不是下雨都沒有關係,她希望找到一份和電視有關的職業,幹什麼都行!她抓住這個工作機會,動身到北達科他州。

喬銳在那裏工作了兩年,之後在洛杉磯的電視台找到了一個工作。又過了五年,她終於得到提升,成為她夢想已久的電視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