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2 / 3)

現代醫學認為,桃花癬不是由真菌感染所致。一般認為,它是一種接觸性皮炎,也稱過敏性皮炎,或叫顏麵再生性皮炎。主要是由於空氣中的花粉、灰塵等物質飄落在皮膚上,經日光照射溶解後,被皮膚吸收而發生變態反應。另外,兒童植物神經功能不健全,經常便秘、消化不良、維生素缺乏、腸道寄生蟲感染等等,也常常是本病發生的誘因。

發病時不吃刺激性食物,如生蔥、辣椒、生蒜等,以防病情加重。一旦發病,可外用矽霜、苯海拉明霜,嚴重的可用皮康霜、醋酸祛炎鬆、尿素軟膏等。

預防小兒桃花癬的措施是:一方麵孩子外出歸來要把落在臉上、頸部、手背的花粉、灰塵等過敏性物質清洗幹淨,以減少致病的機會。注意在洗臉的過程中,不要用堿性強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膚。另一方麵兒童外出春遊應盡量避免風吹日曬,要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證多種維生素的供給。

8.盛夏幼兒保健宜補鈣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鈣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還參與凝血過程;鈣能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和傳遞信息,並保持人體滲透壓的相對恒定。人體特別是嬰幼兒缺鈣會發生佝僂病、手足抽搐症等疾病,會嚴重影響孩子健康。

盛夏正是孩子補鈣的最好季節。因為夏天氣溫高,陽光充足,紫外線強,幼兒皮膚經紫外線照射後,很快將皮膚中的7一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使體內維生素D倍增,有利於鈣的吸收。

家長們宜多讓小兒到戶外活動,時間長了,其運動量也隨之增大,體內血液循環加速,骨髓、牙髓的供血充足,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

9.夏季小兒暑熱宜食療

(1)宜用三鮮飲。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適量,熬煮濃湯,取湯拌蜂蜜,代茶飲。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暑的功效。

(2)宜用綠豆棗湯。綠豆250克、紅棗15克。,加水適量,熬煎濃湯,煎好後加入糖少許,溫服。綠豆甘涼,具有清膽養胃、解暑止渴的功效。紅棗健脾益氣,兩者合用,適用於發熱而微汗者。

(3)宜用六味鮮汁飲。將西瓜汁、西紅柿汁、梨汁、鮮藕汁、甘蔗汁、荸薺汁六汁混合當茶飲。適用於口渴、心煩、食欲不振及小便赤黃等症。

(4)宜用荷葉冬瓜湯。嫩荷葉1張(切碎)、鮮冬瓜500克(切片),加水1000毫升,熬煮濃湯,湯成後去荷葉,加入食鹽少許服用。適於治療夏季低熱、口渴、心煩等病症,療效較佳。

(5)宜用八寶清暑粥。桂圓肉10克、蓮子肉10克、花生10克、麥冬10克、芡實10克、綠豆10克、蜜棗10個(去核)、糯米50克,加水適量,熬煮成粥,待涼後食用。具有醒脾健胃,清熱祛暑的功效。

10.秋季小兒宜防肺炎

天氣由熱轉涼的秋季,小兒最容易患肺炎。所以,醫生提醒家長們,秋季小兒宜防肺炎。

小兒肺炎開始像感冒,一直發燒在39℃以上,有的說胡話或抽風。有人說,小兒肺炎是高熱燒出來的。其實,應該說,高熱是肺炎的主要症狀之一。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發燒、咳嗽、氣喘是小兒肺炎的三大症狀。常見的是細菌性肺炎,起病快、病情重、並發症多、死亡率高;病毒性肺炎的特點是發病較慢,症狀較輕,但病程較長;支原體肺炎的潛伏期長,起病緩慢,病程也長。

小兒肺炎一般發病較急,常先出現發燒、咳嗽、食欲不振、哭鬧煩躁等症狀;接著出現氣喘、鼻翼扇動、麵色蒼白或口唇發紫等症狀。新生兒則表現為吸吮力差、嗆奶、口吐泡沫、不哭,體溫往往不高,呼吸又快又淺,皮膚青紫色。孩子年齡越小,體質越差,病情就越重。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心力衰竭,如呼吸困難、煩躁不安、麵色蒼白或青紫加重。有的還可出現驚厥。小兒肺炎會伴有胸凹陷,這是重度肺炎的唯一體征,應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

孩子一旦得上肺炎,要注意熱退後至少還要用藥2~3天,以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防止轉變為慢性肺炎;還要積極配合醫生,做好病兒的護理工作。

在由盛夏轉秋涼的時節,家長要根據氣溫、室溫及時給孩子調整衣被,不能著涼,也不能捂著,使孩子安全舒適地度過夏秋轉季。

11.秋季兒童宜防腹瀉

秋季,是幼兒易患腹瀉的季節,尤其是一周歲以內的嬰兒,極易感染發病。所以,秋季兒童宜防腹瀉,家長應重視預防和治療工作。

秋瀉主要是因感染輪狀病毒而傳播的。據研究,在患兒的糞便中,含有大量輪狀病毒顆粒。這些病毒顆粒通過水源、食物,在胃腸中滋生發病,可造成局部流行。另外,照管人員雙手不潔,汙染奶具、玩具、用具等造成的感染也很常見。幼兒一旦發病,常有腹瀉、腹痛、嘔吐、發熱等急性症狀,每天腹瀉可在10次以上,糞便呈蛋花湯狀,而且量多。患兒多數有脫水現象,易出現中毒、血壓下降等現象。如不及時治療,嚴重的可危及生命。

預防和治療幼兒的秋瀉:一是加強飲食、飲水衛生管理,患兒的奶具、玩具、用具等要保持清潔,定期消毒。二是如果患兒的體溫高,可采用物理方法降溫,不必使用退熱藥和抗菌素。三是多次少量地給患兒喂些清淡的流質食物,如果有嘔吐症狀,應暫停喂食,使胃腸充分休息。四是及時足量補充水分和鹽分。如果反複嘔吐,應及時將患兒送醫院輸液治療。

12.冬季兒童宜防病毒疹

冬季氣候寒冷,由於許多兒童的身體抵抗力較弱,容易患上病毒感染性疾病。除了全身症狀外,不少患兒還同時伴有皮膚發疹,稱為病毒疹。病毒疹是因感染病毒而引起的皮膚發疹的總稱。因此,冬季兒童宜防病毒疹。

病毒疹的皮疹多為紅斑、丘疹,有癢痛感。其特點是發病一般較急,常常伴有發熱、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也有合並腹瀉及食欲不振的現象。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患者大多數為嬰幼兒,這應引起家長們的普遍重視。

皮疹的出現可能是內髒器官病毒感染的最早體征。所以,還應密切觀察是否出現其他係統的症狀,特別是胃、腸、心髒等髒器。如果出現胸悶、心率快、頭痛、嘔吐等症狀,就應該及時上醫院檢查。經過仔細全麵的檢查,就會抓住造成病毒疹的元凶,以求達到徹底的治療。

如果病毒疹的其他症狀不明顯,一般持續5~7天自愈。如同時伴有發熱、咽痛等,可煎服諸如金銀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貫眾、蟬蛻之類的中藥。一邊對症治療,一邊觀察,直至痊愈。如果症狀加重,則應及時送醫院診治。

(二)老幼保養禁忌

1.老年人忌長時間看電視

老年人全身各係統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明顯減弱,其耐受力及應激力也相應下降。加之老年人常身患多種疾病,如看情節波動大、驚險的片子時,則會使交感神經高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從而導致血壓上升和血液黏稠度增高,有的還可能發生意外。因此老年人尤其是同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者,不宜過久地觀看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