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庭宜備的藥品
在家裏貯備一些常用藥品,目的是為了解決一些常見的小毛病,或在去醫院前作些臨時處理。但是,不能確定自己病情之前,最好不要擅自用藥。兒童生病時,一般發病比較急、而且變化也大,應及時、盡早的去醫院進行診治。對於成年人突發的各種病痛,老年人的慣常的慢性疾病發生突然的變化時,也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一般常見的家庭貯備藥品有:
(1)感冒類藥。如感冒通、銀翹解毒片、速效傷風膠囊、板藍根衝劑等。
(2)鎮咳祛痰平喘類藥。如咳快好、舒喘靈、咳必清、心嗽平等。
(3)解熱止痛藥。如撲熱息痛、阿司匹林、去痛片等。
(4)抗過敏藥。如撲爾敏。
(5)消化不良藥。如嗎丁啉、多酶片等。
(6)胃腸解痙藥。如複方顛茄氫氧化鋁片。
(7)抗菌素。如氟呱酸、乙酰螺旋黴素、黃連素、頭孢氨苄膠囊等。
(8)外用消炎消毒藥。如紫藥水、紅藥水、酒精、碘酒、高錳酸鉀等。
(9)外用止痛藥。如紅花油、活絡油、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等。
(10)通便藥。如大黃蘇打片、麻仁丸等。
(11)解暑藥。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等。
(12)其他類。如消毒藥棉、紗布、風油精、清涼油、蛇藥等。
8.老年人用藥宜少而精
老年人由於上了年紀,就會罹患多種疾病。所以,他們每日服用幾種或十幾種藥都是比較常見的。不過,由於藥物的種類繁多,藥物在藥性之間很容易發生協同,或者是產生拮抗並增加毒副作用。因此,在治療中應抓主要矛盾,盡量減少藥品種類,把用藥反應減少到最低限度。
9.孕婦要謹慎用藥
孕婦由於妊娠期的生理比較敏感性,所以會在妊娠的初期出現一些妊娠反應,如嘔吐、惡心等,在這種情況下不要吃藥,以免影響到胎兒。尤其是在妊娠的前3個月,更不可亂服藥物,以免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
處於妊娠期的婦女,從懷孕開始到嬰兒出生,這些藥物都會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影響到胎兒的發育。在幼兒的哺乳期內,有些藥物也會通過乳汁被新生兒吸收,造成嬰幼的兒藥物中毒。因此,作為母親不能隨便亂用藥。
10.孕婦患病宜用的中藥
女人在懷孕期間應該對自己的身體小心嗬護,謹防生病。但是是人總是會生病,即使小心小心再小心,在懷孕的十個月間也免不了患這樣或那樣的毛病。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懷孕期間用藥一定要謹慎,有些藥是千萬不能吃的。下麵列舉一些懷孕期間常病症適宜吃的中藥。
妊娠中感冒:虛證用桂枝湯、香蘇散;實證用葛根湯;重症用麻黃湯。有咳嗽的肺血虛燥熱,用麥門冬湯可具有滋潤療效(但此方中有半夏,不可使用時間過長)。
妊娠嘔吐: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厚樸湯、半夏瀉心湯及五苓散治療。有精神煩躁及精神症狀者,可用半夏厚樸湯。以上四種藥均含半夏,不可長期使用。有大量水樣嘔吐者用五苓散。
妊娠中毒症:基本以飲食療法、降壓利尿治療為主,以減少子宮的灌流量。按病情可用中藥當歸芍藥散、五苓散、防己黃芪湯等。中藥可單用或與西藥合用。中藥不會影響電解質平衡,效果慢。用中藥預防妊娠中毒症有一定效果。
妊娠貧血:妊娠中全血量應增加30%~40%,否則容易發生貧血。因為水滯留造成血虛,用當歸芍藥散可利水及補血,還可用歸脾湯,同時補充鐵劑。
妊娠便秘:妊娠便秘多為虛證的習慣性便秘,可用桂枝加芍藥湯及小建中湯。頑固的便秘使用大黃、芒硝時應慎重(如大黃甘草湯、麻仁丸、潤腸湯等)。瀉下藥大部分應慎用,因為可引起子宮肌肉緊張及盆腔充血。
妊娠中的膀胱炎:對症處理主要用當歸芍藥散;有尿道痛時有五淋散、豬苓湯等;有尿閉者用補中益氣湯及五苓散。
11.女性預防直腸癌宜補鈣
據研究,女性食用富含鈣質的食品,可以降低患直腸癌的風險。包括各種補鈣產品,而且比食補的效果還要好。所以,有專家建議,每人每天攝入1200毫克鈣,就能很好的預防直腸癌的發生。
(二)安全用藥禁忌
1.家庭用藥誤區
現在的人用藥時,存在很多誤區,尤其是以下幾種,是必須注意和禁忌的:
(1)不少人服藥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視夜間。有的藥一日服兩次,應每隔12小時1次,有的每隔8小時一次,病人往往在三餐時服用,這樣白天血液中藥物濃度過高,而夜間很低,影響治療;
(2)服用藥量過大,有的隨意加大劑量;
(3)服用藥量偏小,有的害怕藥物毒副作用,認為藥劑量小比較安全;
(4)服藥時斷時續;
(5)服用療程不足;
(6)用藥當停不停;
(7)突然停藥;
(8)換藥隨意;
(9)認為服藥多多益善;
(10)給小兒用成人藥;
(11)以病試藥。
2.忌久存的五類藥
據專家指出,沒用完的藥品,不一定都適宜留在家中保存,有些藥品可能會在下次使用時,給人體帶來一些意外的危害。
(1)容易分解變質的藥品。如阿司匹林,容易分解出刺激腸胃的物質;維生素C,久置會失去藥效。
(2)所剩藥品不夠一個療程的。這些藥品存放多了不便管理,還容易和同類新藥造成混淆。
(3)沒有良好包裝的藥品。有些藥品遇潮容易變質,需要有避光防潮的包裝,包裝不好的片劑藥,吸潮後會黴變。沒有標明有效期和失效期的零散藥品,或者外包裝盒已丟棄的藥品也不要留。
(4)沒有掌握用途的藥品。如果對某類藥品的適應症把握不準,最好不要留存使用。
(5)有效期短,且沒有長期保留價值的藥品。如乳酶生片、胃蛋白酶合劑等。
3.維生素藥品忌在飯前服用
維生素類藥一般適宜在飯後服用,而不是在飯前。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在口服之後主要經小腸吸收。若是在飯前空腹服用,維生素可能會較快的通過胃腸,很難被人體充分吸收利用,而得不到最佳的效果。
而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由於油類食物有助於它們的吸收,所以更不宜在飯前服用。另外,還有一些礦物質也能幫助人體吸收維生素,而維生素也能反過來促進人體對這些礦物質的吸收。所以,補充維生素最好在飯後服用,或配合吃一些富含礦物質的食物,這樣效果會更好。
4.服藥時忌飲酒
酒精除了可以加速某些藥物在體內的代謝轉化,降低療效外,還能誘發一些藥品的不良反應。大家都知道,藥都是有毒性的,而肝髒在人體內就是解毒的。但是,由於長期飲酒可能引起肝功能的損傷,影響肝髒對藥物的代謝功能,使許多藥品的不良反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