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1 / 3)

生命在於運動。然而並非是所有運動都適合所有的人,如果運動不當,也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不利的影響,因為在日常運動方麵也有著很多的宜與忌。

(一)日常運動之宜

1.運動宜與性格結合

不同性格的人喜歡不同的運動,宜選擇對自身性格塑造有益的運動。緊張型性格的人可以選足球、籃球、排球等比較激烈的項目,這樣可以讓其在激烈場合中鍛煉,以後遇事就不會驚慌失措,可以改掉容易緊張的毛病;膽怯型的人應多參加遊泳、單雙杠、跳馬等高難度的運動,這些項目對不斷克服膽怯心理很有幫助,經常鍛煉,膽子自然也就變大了;急躁型性格的人宜選擇下象棋、打太極拳這類修身養性的項目,這些項目有助於調整情緒、平和心態、調節神經功能以及增強自我控製力,能幫急性子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

2.進行身體鍛煉宜遵守的原則

在進行身體鍛煉時,要注意科學合理的原則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這裏有幾項原則要大家遵守:第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興趣,有選擇地進行鍛煉,不要勉強參加沒有興趣或力不從心的運動。第二,要注意運動的量,不要令自己過度的疲勞,否則容易損傷肌肉組織,而運動量過小也達不到鍛煉的效果。第三,鍛煉身體要能持之以恒,當然生病時也要注意休息。第四,若是鍛煉一些特殊的項目,如氣功、武術、遊泳、登山、滑雪等要有專業的人士指導才行,注意動作的正確性,並確保自己的安全。

3.晨練者宜注意晚餐

平時我們都說:早餐好,中餐飽,晚餐少。晚餐少是種健康的飲食習慣,但對於堅持晨練的人來說,晚餐太少對身體卻是不利的。因為晨練前沒有營養補充,如果頭天晚餐吃得太少,不足以滿足晨練的運動需要,就很容易出現低血糖等症狀。因為早晨起床後,消化係統和整個身體功能都還處於惰性狀態,這時進食會使人感到不適,所以在前一天晚餐時就要吃得豐盛一些,以為次日的晨練儲存和提供必需的能量。當然適量就最好不要過量,否則會影響到睡眠,而且最好選擇一些易於消化的食物。

4.清晨練功宜先排便

生活中聽人說,晨起練氣功最好不要解大小便,否則就會泄氣,練不到所謂的真功夫。其實,這是種荒謬的說法。從科學的角度看,反而是要先排便比較適宜。因為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食物的養料已經被人體吸收了,剩下的殘渣就成了糞便。身體內多餘的水分,再加上新陳代謝中的廢料,由血液通過腎髒過濾形成尿液。這時的大小便都隻是作為廢料等待排出而已,如果讓其憋在體內就等於讓廢物堆積在體內,對身體並無益處。而且人在憋尿時,全身神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胃腸功能和交感神經會發生暫時性紊亂,血壓明顯增高。憋尿過程中尿液儲存在膀胱中不能外排,不僅影響到動作的靈活,增加運動的負擔,而且也容易因意外撞擊而使膀胱受傷。而且有大便而故意置之不理,長此下去,直腸膨脹也引不起便意,就很可能形成便秘,再下去就會誘發痔瘡。而且這種影響對女性特別大,因為直腸內糞便的過度堆積能把子宮頸向前推移,而子宮體根據杠杆原理即向後傾,這樣就很容易引起月經不調、痛經甚至子宮位置不正。

5.宜經常跳繩

跳繩是一種很簡單的運動,但它帶來的健身效果卻是多方麵的。首先,經常跳繩可以促進人的心肺功能,增大肺活量,鍛煉心肌。其次,跳繩因為手在不停運動還可以鍛煉大腦。跳繩時手握繩頭不斷地轉動繩子,可以刺激拇指的穴位,隨之對腦垂體發生作用,增加腦細胞的活動力,提高人的思維力和想象力。再次,跳繩是項全身都參加的運動,能加強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

6.宜經常跳舞

跳舞是項老少皆宜的健身運動。青年人經常跳舞,有助於肌肉、骨骼的生長;中年人可用跳舞來豐富業餘生活,改善身體狀況,也可適當調節中樞神經,活動肌肉和關節,消耗掉體內多餘的脂肪;老年人經常跳舞,不但能增加生活情趣,還有利於促進大腦皮質的活動,防止老年癡呆症的發生,同時也可以消耗過剩的脂肪。所以經常跳舞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

7.久坐辦公室宜做操休息

久坐辦公桌不動會帶來很多毛病,很多人因此出現小肚腩、大象腿和肥臀等現象。久坐辦公室的女性可以利用工作間隙做些運動來改善這種狀況。

(1)平坐在椅子上,腰背伸直,腳尖著地,頸肌放鬆,輕輕下垂到45……然後彎腰,直到手能接觸到腳尖為止。腹部盡量緊貼大腿。如此重複數次可有效防止肚腩。

(2)坐在椅子上腳尖著地,右手按右耳。盡量將身子向左彎直到左手指可以觸及地麵,然後再反方向做。做時注意身體不要前傾。這能有效減少腹部和臀部脂肪堆積。

8.改善視力宜打乒乓球

打乒乓球是項最好的預防近視和改善視力的運動。因為在打乒乓球的過程中,人的眼球隨著乒乓球不停地遠、近、上、下、左、右地運動,使睫狀肌處於不斷放鬆和收縮的狀態中,這樣能增強睫狀肌的收縮功能,使視力得到明顯恢複。同時隨著睫狀肌的收縮和放鬆,眼外肌也在不停地收縮或放鬆,這樣就大大促進了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和營養代謝,因而能有效地改善眼球各組織的功能,達到恢複視力的作用。

9.宜光腳行走

光腳走路也是種鍛煉的方法,因為人的腳底有很多穴位。中醫學一直認為,人體所有的髒器在腳底都有相應的穴位,而人的五髒六腑在腳趾上都有相應的循環路線,如果經常刺激這些穴位自然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所以現在足療或者足部穴位按摩風靡一時。那麼,最簡單地光腳走路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因為光腳走路時路麵會對足部各穴位產生刺激,隨之產生的信號被傳到大腦皮質,能促進各內髒器官功能的強化。

10.休閑時宜養魚

因為魚有很大的觀賞價值,而養魚不但可以美化家居環境,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休閑享受。金魚是種嬌貴的動物,需要悉心照料。在養魚過程中人需要不斷學習養魚的相關知識,要根據魚的品種和習性給其以舒適的環境和悉心照料,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培養人的愛心,也能達到陶冶情操、娛情悅性的目的,漂亮的魚群在魚缸中遊來遊去能給居室增加活力和情趣。

11.釣魚時宜保護眼睛

釣魚時因為眼睛長時間盯著水麵,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或被水麵上強烈的反射光所傷害,在垂釣時一定要注意對眼睛的保護,避免受陽光直射;強日曬天氣要戴上大簷帽避光或戴墨鏡或有色眼鏡遮光;不要長時間盯著魚漂,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遠眺幾分鍾,或閉目休息一會兒,讓眼睛得到暫時的休息;喜歡釣魚的人平時還應注意多補充些維生素c和維生素A等對眼睛有好處的維生素。

12.垂釣時宜防風濕病和蚯蚓病

釣魚是項很有益的休閑活動,但若不注意也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因為垂釣時需要長時間坐在湖邊、河邊、池塘邊的陰涼地裏不動,通常這些地方都有很大的潮氣,對人體有害。長期垂釣的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右手關節都明顯地變大或變形,就與這個有很大關係。喜歡釣魚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濕,否則很容易得風濕病。

蚯蚓是釣魚最好的魚餌,但若是人被固定蚯蚓的魚鉤紮傷就容易感染蚯蚓病。蚯蚓是雌雄同體,繁殖時其卵產生於卵繭內,當人沾染到這種蚯蚓卵時,卵繭就會在人體內成長為蚯蚓並長期寄生在腸道內,引起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因此垂釣者要十分注意手的衛生,與蚯蚓接觸後一定要仔細清洗,必要時還要消毒。

13.兒童鍛煉宜有規則

首先要培養兒童嚴格的作息時間,讓孩子按時睡覺、起床,按時鍛煉,不分寒暑;家長要和孩子一起進行鍛煉,給孩子鼓勵,也給孩子保護;要根據孩子的身體情況和年齡特點,安排合適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強度,兒童運動的時間不宜過長,強度不宜過大,可以將遊戲和鍛煉結合起來;要給孩子配爭專門的運動服裝和運動器械,要積極支持孩子參加體育鍛煉。

14.宜經常伸懶腰

據研究證明,經常伸伸懶腰,對身體的健康極為有益。因為人們在伸懶腰的時候,兩手就會上舉,筋骨上拉,引起深呼吸。這樣既可以增加肺的通氣量,還可使人的心髒得到充分地活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從而,改善睡眠和緊張工作學習後的血液分布,增加心腦供氧量。由於人腦組織的重量隻占體重的約1/50,但是需氧量卻占全身需氧量的1/4。因此,伸懶腰也是一種消除疲勞、煥發精神、促進體力和身體健康的有益活動。

15.老人宜做拍打操

(1)拍肩背。自然站立,雙臂一前一後交替甩動,一手掌心在前拍打肩部,一手手背拍打背部,連做3分鍾,對內髒有一種輕柔的按摩作用,並可解除肩背疲勞。

(2)拍雙臀。由於久坐不動,脂肪逐漸在臀部堆積,這樣的豐臀不僅有礙美觀,而且也給身體加重了負擔。可以用雙手掌拍打臀部各處1分鍾,以加速代謝,減少脂肪堆積。

(3)叩頭項。自然站立,精神放鬆,兩手五指捏攏在一起,用指尖以每秒4次的速度輕叩頭頂各部,做1分鍾,可加強大腦供氧、健腦寧神。

(4)叩齒。即上下齒輕輕相叩,每秒1~2次,連續做1分鍾左右。

(5)拍膝。站立,俯身用空拳叩打膝蓋四周,持續1分鍾,能緩解膝部疼痛及骨質增生等。

(6)拍上肢。手握成空拳狀,交替互相叩打左右上臂和前臂、手腕、手掌等部位。這樣做可以解除肢體疲勞和放鬆精神。

(7)叩腰。雙手握成空拳,交替叩打後腰各個部位,重點輕叩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和腎俞穴(在命門旁約5厘米處),做1分鍾,能起到健腎強腰的作用。

(8)叩足三裏。外膝眼下約1O厘米的足三裏穴(膝韌帶外側向下約10厘米,脛骨外側約3.3厘米),是人體的保健要穴,經常叩打、點按可以調理髒腑,促消化以及防治膝關節病變。

16.爬樓梯鍛煉時宜防止損傷

不少人把爬樓梯當做一項健身,方便簡易。但在爬梯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別是有骨質疏鬆症的中老年人和過於肥胖的人,因為在爬樓梯時對膝關節的壓力會增大,所以要慢慢適應,不要一開始就給膝關節太大的壓力。可開始時先慢行,適應後再逐漸加快速度或延長時間;而對於膝蓋有陳舊性損傷的人最好不要進行爬樓梯的鍛煉,即使要做也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之後再進行,下樓時讓前腳掌先著地,以減少膝關節的壓力,然後再過渡到全腳掌著地。跟遊泳類似,爬樓梯時最好先做些準備活動,使膝關節得到充分活動後再進行。

(二)日常運動之忌

1.鍛煉身體忌操之過急

鍛煉身體最忌的就是操之過急,有些人一開始鍛煉,運動量就非常大,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損害自己的健康。也有人因為鍛煉的時間不長,沒有看到明顯的效果,就失去了信心,不再進行鍛煉了。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實際上就是一個改善和提高身體各項係統器官機能的過程,變化是逐漸發展的,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見效的。

在進行身體鍛煉的過程中,人體對運動量也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運動量突然過大,超過人體當時的生理負擔,必然會引起身體的不良反應,明顯疲勞,影響食欲、睡眠和工作,甚至使某些器官發生病理性反應。

在開始鍛煉時,要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和鍛煉基礎等實際情況循序漸進。運動量不宜過大,要注意鍛煉後的身體反應,待身體適應之後,再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逐漸地、有節奏地增加運動量、促進人體各係統器官的進一步提高。急於求成,任意追求運動量而劇烈運動,勢必會造成身體負擔過重,而發生事與願違的後果。所以,急於求成的鍛煉方法,應當禁忌。

2.忌片麵鍛煉身體

進行體育活動時,要使身體得到全麵鍛煉,既要發展運動器官,又要發展內髒器官。每次體育鍛煉,都要活動關節、上肢、下肢和軀幹等部位,使身體各個器官、各部位各種活動能力得到均衡、協調的發展。因為人體內各部位和器官的功能都是不相同的,它們還是相輔相成、密切聯係的,共同維持著人體的正常活動。身體任何局部功能的改善和提高,都不是哪部分所能單獨完成的,而是全身配合的結果。

所以,大家應當避免片麵的鍛煉方法。為了避免這種片麵的鍛煉,以下幾種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1)從事什麼運動項目鍛煉,全身關節都要有所活動,以促進機體的靈活反應,使韌帶更有彈性。

①活動腕、踝關節:兩手交叉與左腳同時做繞環動作、換右腳繞環(各10次左右)。

②活動肩關節:以肩作軸,兩臂向後、向兩側、向前,圍繞肩作轉圈動作,然後反方向做同樣動作(各10次左右)。

③活動髖關節:以髖作軸,胯向左、向前、向右、圓圈動作,然後反方向做同樣動作(各10次左右)。

④活動膝關節:兩手按膝蓋,兩腿做屈伸下蹲。然後,圍繞髖作扭轉動作(各15次左右)。

(2)俗話說:樹敗從根,人衰從腳。尤其是中年人的下肢氣血較衰弱,因此,每天要有意識地多活動雙腳,如下蹲起立、踢腿、原地跑步等運動。

(3)每次進行鍛煉時,都要注意身體的全麵活動。如跑步後,要適當作些腹背運動和對牆俯臥撐之類的上肢運動。

3.忌空腹遊泳

遊泳需要消耗體內大量的熱量和體力,人在饑餓時血糖的濃度很低,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遊泳的話,就會使體內的血糖含量更低,出現頭暈、目眩、肢體乏力等低血糖症,很容易發生意外。此外,喜好遊泳的朋友還須注意以下幾點:

(1)忌在遊泳後馬上進食:遊泳後宜休息片刻再進食,否則會突然增加胃腸的負擔,久之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

(2)忌在飯後立即遊泳:這樣會使本應該流向腸胃的血液流向四肢,引起不消化,導致腸胃疾病。

(3)忌在酒後遊泳:酒能使毛細血管擴張,飲酒後遊泳,涼水一激,容易引起胃病或是肌肉痙攣,發生意外。另外,酒精還能麻痹神經,萬一遇險時,不能及時做出快速的反應,就容易發生危險。

(4)忌在劇烈運動後遊泳:劇烈運動和勞動後,身體疲勞,大汗淋漓,身體機能反應遲緩,下水後,容易產生因運作不協調而引起嗆水現象,還會使張開的汗腺孔和毛細血管急劇收縮,出現肌肉痙攣。

(5)忌隨便下深水遊泳:有些人沒有熟練的遊泳技術,便急於去深水遊泳,容易發生事故,這是很危險的。

(6)忌不了解水情遊泳:遊泳前首先要摸清水深、水底岩石、水草分布情況,劃分淺水、深水區域。

(7)忌沒做準備活動就遊泳:遊泳前的準備活動一定要充分,必須將腰背、四肢、頭頸、關節充分活動開,否則容易引起抽筋。

(8)忌租借遊泳衣褲:遊泳衣褲穿時直接接觸皮膚,衣上沾染的細菌可以傳染皮膚病,而且還會傳染陰道滴蟲病、黴菌病以及其他寄生蟲病。因此遊泳衣褲應自帶自備,切忌租借使用他人的。

(9)忌遊泳後不洗漱:無論是在遊泳館,還是在天然遊泳場裏遊泳,遊完後都要進行洗漱。因為遊泳池裏的水通常都加入一定量的漂白粉,這樣在水中會產生一定濃度的次氯酸和高氯酸,對人的牙齒和皮膚都有一定的傷害,所以遊泳後要進行洗漱。天然浴場的水質也並非完全衛生,含鹽性比較大,對皮膚有刺激,因此,要在遊泳後及時進行洗浴。

4.鍛煉忌從一而終

鍛煉要全方位地,如果經常隻進行一種運動或不斷重複習慣性動作,這樣不利於人體各種功能的平衡。這樣做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導致經常得到鍛煉的部位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負荷過重而形成勞損,而與此運動無關的部位卻得不到充分鍛煉或根本就得不到鍛煉,從而使這些部位的血液循環、神經脈衝經常處於沉寂狀態,肌肉和骨骼慢慢失去豐潤和堅強。所以鍛煉不要從一而終,宜多樣化全方麵地鍛煉。

5.忌運動後馬上休息

有人習慣運動累了就直接躺下來休息,其實這樣做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因為運動時人的心髒加速跳動,大量的血液流到肌肉組織中,肌肉有節律地跳動,通過擠壓靜脈血管使血液回流到心髒,以提供心髒和大腦的用血。如果運動後馬上就休息,肌肉有節律的擠壓就會停止,導致血液不能很快地回流到心髒,導致心髒和大腦缺血,容易引起頭暈、心慌等症狀,嚴重的還有可能休克,所以劇烈運動之後不宜馬上停下來,要逐漸減少運動量,直到最後停下來休息。

6.高度近視忌劇烈運動

眼睛近視在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者是不宜進行劇烈體育運動的。因為近視的度數越高,眼底的改變就越明顯,越容易發生視網膜脫落。劇烈的運動會直接導致視網膜脫落,這樣的幾率能達到5%。視網膜一旦脫落,就像照相機沒了底片一樣,物體將無法在眼底成像,從而引起嚴重的視力下降,甚至導致失明。所以高度近視患者應該避免進行劇烈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