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飲食不當
飲食不當是男性健康的又一個“天敵”。中醫認為,飲食無常、饑飽無度的男性多會傷及脾胃,以致多病早衰。《黃帝內經》就曾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偏食或喜食厚味也易對男性健康造成威脅,如“多食鹽,則脈凝泣變色;多食苦,則皮枯而毛衰”。
3.食性不當
不注重食物特性,不加選擇的食用常會影響男性健康。若為陽虛之身,卻食寒涼食品;若為陰虛之體,卻食補陽食物,均會損傷男性陰陽氣血的平衡,引起眾多危害健康的問題。
中醫解碼男性健康房事
1.房事過度
中醫認為,精、氣、神是維持男性健康的根本,若房事過度則會使腎精受損,從而導致氣餒神散,輕者會引起男性身體不適,重者會引發多種疾病。男性常因縱欲過度出現房事勞傷,表現為渾身無力、食欲不振、腰酸背疼、頭暈腦脹、性交後大汗淋漓,甚至四肢發冷,出現昏厥。
2.頻繁手淫
男性健康重在血氣、精髓的滋養。血氣與精髓充盈,男性則會精力旺盛、身體強健、延年益壽;但若精氣耗損過多則會引起男性生存質量的下降和壽命的縮短。頻繁的手淫是損耗精血的重要途徑之一,不但會引起男性精髓與血氣的虧虛,使男性出現乏困無力、精神萎靡、腰酸背痛等症狀,還會使男性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導致精虛不能化氣,出現優柔寡斷、煩躁易怒、憂鬱多疑、缺乏自信等現象。此外,精虛無法化氣,氣虛無法化神,從而引起男性智力的下降。
中醫VS現代醫學
中醫認為頻繁手淫容易引起男性精血損耗、腎氣虧虛、智力下降。現代醫學認為,手淫過度往往會導致性功能衰退,出現勃起障礙會發生早泄。頻繁手淫勢必會引起過度射精,而過度射精多會削弱大腦的多巴胺、乙酰膽堿和複合胺神經係統,為男性帶來智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筋疲力盡、視力降低等不良影響。這些都證明了中醫與現代醫學的相同之處。
中醫說男性養生
精、氣、神是構成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精充、氣足、神全則益壽延年,精虧、氣虛、腎衰則體弱多病,故男性養生重在精、氣、神的保養。
中醫視點男性養生原則精為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有“先天精”與“後天精”之分。精可化氣,又可益神,《東醫寶鑒·內景篇》中就曾指出:“先寶其精,精滿則氣壯,氣壯則神旺,神旺則身健,身健而少病。內則五藏敷華,外則肌膚潤澤,容顏光彩,耳目聰明,老當益壯矣”。精還有助陽之功效,正如《壽世保元》所說:“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主,精盛則思室,血盛則懷胎。”可見腎精充盈則陽氣勃發,而腎精虧虛則陽虛火衰、性欲冷淡。
陽氣為男性生命活動的動力,《素問》指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又是男性特征形成與發育的影響因素,陽氣盛者則健壯剛強,充滿男性氣概,腎陽虛者則會影響到男性正常功能的降低,一般可通過溫陽益氣藥物進行補益與治療。陽氣還可維持正常的房事,陽氣盛則腎精充實,陽氣虛則陽事不堅。陳士鐸在《辨證錄》曾說:“交感之時,婦人正在興濃而男子先萎,陽事不堅,精難射遠,人以為命門之火衰也,誰知陽氣之大衰乎”。此外,陽氣還可抗邪衛外,陽氣盛則可抵抗六淫,陽氣虛則會令邪氣入侵,滋生疾病。
神是男性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可以體現精氣的充盈與否,古人就曾提出“精滿則氣壯,氣壯則神旺”的觀點;神又可影響精氣的運行與消耗,“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是對其影響的闡釋。《靈樞·本神篇》也曾對此做出論述:“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痿厥,精時自下”。
中醫解碼精、氣、神的保養與調適
男性養生的關鍵是保精益氣調神,那麼,什麼是保精益氣調神呢?
1.保精
保精就是保養腎精。中醫認為,男性不可“破陽太早”,亦不可“縱心恣意,倍力行房”,男性保精關鍵是要節製房事,以免耗傷腎精;男性還可借助飲食生精,《黃帝內經》認為“精生於穀”,隻有得到水穀精微不斷化生,才能保證腎精的充盈;藥物是男性保精養精的重要途徑,清代醫學家葉天士指出血肉有情之品是補精的佳品,如鹿角膠、牛骨髓、紫河車、魚鰾等均有固精養精之功效。
2.益氣
益氣就是陽氣的護養和助益。陽氣的護養首先應防寒。“嚴寒冬令為殺戾之氣也”,故男性應在冬季注意防寒,隻有禦防寒邪的侵入才能攝護陽氣;春夏溫暖之季也應防止過度貪涼,以免損傷陽氣,《老老恒言·燕息》就曾指出:“春凍未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陽之生氣”;辛甘溫熱食物也可護氣養陽,《素問》中就曾指出“辛甘發散為陽”,故男性可多食蔥、薑、蒜,及花生、羊肉等食品。
3.調神
“太上養神,其次養形”,調神在養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男性首先應注重修身養性,祛除不良的嗜欲、情緒與雜念,不因“榮華勢利”、“素顏玉膚”、“愛惡利害”、“功名聲譽”而勞心傷神;其次,男性應進行合理的生活調養,不僅要節製房事、順應四時,還需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良好的休息可影響男性的神情,《素問》指出:“起居如驚,神氣乃浮”;此外,養神還須合理飲食,不可多食辛辣厚味食品,《素問·生氣通天論》也曾指出:“味過於辛,筋脈沮馳,精神乃央。”男性調神重在修身養心,“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心安而不?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隻有實現神情的調合,才能促進精、氣的保養,反之則會傷精損氣。
中醫VS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認為,情緒平和愉快可保證大腦的活躍與身體各器官、係統活動的協調,使男性可以精力充沛,並可大大提高其體力與腦力勞動的效率,同時積極的情緒還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情緒消極者大腦和神經係統往往會出現異常,如恐懼會促進腎上腺分泌增加,呼吸、心跳、脈搏加快,血小板也會隨之增加,從而引起血液的凝固,導致全身病痛的出現。
顯然,這和傳統中醫關於“調神”的理論是基本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