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過甜。甘入脾。過甜會傷及脾胃,尤其不適合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病等病症女性食用。
中醫VS現代醫學
中醫認為,食物的五味與人體五髒有密切關係,“五味入口,各有所歸”,說明五味歸五髒的道理。這與現代營養學從分析食物營養成分去解釋其營養價值的道理有相通之處。現代研究證明,適當吃酸食,可健脾開胃,促進食欲;還可增強肝髒功能,提高鈣、磷元素的吸收。苦味有除煩燥濕、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利尿等作用。甘味有補養氣血、解除肌肉疲勞、調和脾胃、緩解疼痛等作用。辛味能刺激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機體的代謝。鹹味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的滲透壓平衡以及正常的水鈉鉀代謝的作用。
中醫調補食療方
桂圓首烏羹
〔主料〕桂圓肉50克,當歸6克,何首烏15克,棗(幹)30克,冰糖30克。
〔製作〕
1.將何首烏、當歸去淨雜質,烘幹研成粉末。
2.紅棗去核,洗淨,切成細粒。
3.桂圓肉剁細。
4.淨鍋置中火上,加入適量冷水,放入何首烏、當歸粉末,先用旺火燒沸。
5.下桂圓肉、紅棗粒,再用小火熬煮成羹湯。
6.最後用冰糖調好味,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有補血益心、安心寧神的功效。
桂圓肉質嫩,汁甜蜜。有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心脾的功效。對失眠、心悸、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貧血有較好的療效。
棗(幹)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可防治女性骨質疏鬆、貧血等症,起到強骨、安心寧神等作用。
苦瓜豬肉湯
〔主料〕豬瘦肉120克,鮮苦瓜240克。
〔調料〕清湯、精鹽、薑絲各適量。
〔製作〕
1.將豬肉洗淨,切成薄片、入沸水中煮透,撈出用溫水洗淨;鮮苦瓜去瓤洗淨,切成薄片,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控水。
2.鍋內注入清湯,用旺火燒沸,加肉片、瓜片,改用小火煮約15分鍾,放入薑絲,用精鹽調味,盛入湯碗內即成。
〔功效〕可治療中暑煩渴,暑癤、痱子過多、眼結膜炎等症,有保證皮膚健康光滑,起到美容的效果。
苦瓜有除邪熱,解疲乏,清心明目的功效。女性經常食用對保護眼睛有好處。
豬肉有補脾氣、潤腸胃、生津液、豐肌體、澤皮膚的功效。適合女性食用。
辣味西芹
〔主料〕西洋芹2支,小辣椒3個。
〔調料〕香油1/2小匙,鹽1/2茶匙。 〔製作〕
1.西洋芹切成適當塊狀,小辣椒切蒂頭後切碎。
2.在西洋芹表麵灑上鹽,拌一拌後靜置約20分鍾使其出水,瀝幹水分。
3.灑上辣椒、香油拌勻即可。
〔功效〕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美體、減肥的功效。
西洋芹含豐富纖維質及多種維生素且熱量低,女性經常食用可促進體內廢物的排泄,有瘦身的效果。還可鎮定神經、平靜助眠,適宜神經衰弱、失眠女性食用。
醋拌綠豆芽
〔主料〕綠豆芽500克。
〔調料〕鹽3克,味精2克,芝麻醬10克,醋10克。
〔製作〕
1.綠豆芽擇洗幹淨,用開水焯一下,保持鮮嫩,然後盛於盤中。
2.調料放在一起調好,澆在綠豆芽上調拌均勻即可。
〔功效〕減肥瘦身、養顏美容、防治便秘、防癌抗癌。
綠豆芽味甘、性寒,歸心、胃經。有清熱解毒、醒酒利尿的功效。富含大量維生素C,可預防壞血病,清除血管壁中的膽固醇和脂肪的堆積、防止心血管病變發生。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預防便秘和消化道癌,是女性喜愛的低熱能減肥食品。
山藥玉米粥
〔主料〕玉米90克,山藥60克,蓮子50克,冰糖30克。
〔製作〕
1.將山藥切成細絲。
2.去除石蓮子的芯並磨成粉。
3.將玉米、山藥入鍋並加入適量水,同煮30分鍾。
4.再放入石蓮粉、冰糖,煮成膠狀稀粥。
〔功效〕防癌抗癌、補虛養身、補氣養胃。
玉米有長壽、美容的作用,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
山藥性味平、甘、無毒,對女性而言,是一種天然的纖體美食。因其含有豐富的纖維,食後有飽脹感,可控製食欲。山藥還是一種高營養、低熱量的食品,女性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
中醫視點:“五性”食物養生法
食物“五性”,即寒、熱、溫、涼及平性五種食性。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稱為平性。
能減輕或消除熱證的食物屬寒涼性;能減輕和消除寒證的食物屬溫熱性。寒涼性食物多有清熱、瀉火、解毒作用,常用於熱性病症。溫熱性食物多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常用於寒性病症。平性食物則有健脾、開胃、補益身體作用。
《黃帝內經》說:“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可見,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基本標誌。中醫養生主張以協調陰陽為基本指導原則。在飲食養生方麵,倡導謹和五味,平衡陰陽。食物酸、苦、甘、辛、鹹五味與其寒、熱、溫、涼、平性五性,隻有性味配合得當,才有助於保持人體陰陽平衡狀態,有益健康。正如《類經》所說,“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裏,或為寒,或為熱,或感到五運六氣,或傷於髒腑經絡,皆不外陰陽二氣”失去相對平衡所致。
中醫解碼:“五性”食物飲食宜忌
中醫的“五性”飲食養生對不同病症有不同的注意事項:
寒證以益氣溫中,散寒健脾為原則。宜食溫性、熱性食物,忌用寒涼、生冷食物。
因其體質虛寒、身體虛弱,平時易感風寒,故可進食生薑、大棗、紅糖、胡椒等辛溫之品,不可過食瓜果、生菜、冷飲等寒涼食品。
熱證者應以清熱、生津、養陰為飲食原則,因其多發熱喜涼、口渴飲冷、麵紅目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而幹。寒涼平性食物對其非常有益,如麵條、粳米或大米粥、新鮮蔬菜、水果及乳類製品等。忌食溫燥傷陰食物。
虛證多見久病、重病者,伴有精神萎靡、麵色蒼白、身倦乏力、形寒肢冷、氣短,或五心煩熱、自汗、盜汗、以及大便溏泄、小便頻數或不禁、舌淡少苔、脈細弱等症。
故宜溫補,忌寒涼食物。陰虛者宜清補,忌用溫熱食物。腎陽不足者宜溫補,可選鹿茸、牛骨髓、豬腰等食物。腎陰虧虛者宜吃荸薺、海蜇、白鴨、烏骨雞等。
實證常見高熱、麵紅、煩躁、譫妄、聲高氣粗、腹脹滿疼痛而拒按、痰涎壅盛、大便秘結、小便不利、淤血腫塊、水腫、消渴、食滯、蟲積、舌苔厚膩、脈實有力等症。
飲食要忌鹽,消渴要忌糖。
中醫VS現代醫學
中醫飲食養生講究食物的性味,倡導根據食物五性來均衡進食。現代醫學認為,溫熱性食物可使人體能量代謝率提高、產熱量增加;寒涼性食物可使人體能量代謝率降低、產熱量下降。介於寒涼與溫熱之間的食物其性質較平和,任何體質人都可食用,這類食物屬平性。例如,中醫認為,寒性體質者,尤其是手腳冰涼的女性,忌食涼寒食物,宜吃溫熱食物,以溫散寒。現代研究發現,桔子皮中提取的橙皮甙,添加到飲用水中,可明顯改善寒性體質女性手腳冰涼的現象。
中醫調補食療方
糯米糖藕
〔主料〕藕5節(3000克左右),糯米100克,白糖、糖桂花、冰糖均適量。
〔製作〕
1.將藕內外洗淨去皮,切下藕頭留做蓋用,糯米洗淨瀝幹。
2.從切口處往藕孔裏灌糯米,灌滿後用牙簽與藕頭連接上。
3.把灌好米的藕放在鍋內清水中,水要浸過藕,大火燒沸後轉小火燒3小時左右加入白糖,燒至色澤發亮,即可冷卻後切片裝盤。
4.另將鍋內放少量清水,放入冰糖熬化,加入糖桂花即可澆在藕上。
〔功效〕健脾、補益氣血的作用。
糯米性溫,富含B族維生素,有溫暖脾胃、補益中氣的作用。適合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女性食用。
燒竹筍
〔主料〕冬筍400克,豬裏脊肉50克,榨菜25克。
〔調料〕植物油50克,大蔥5克,薑5克,辣椒(紅、尖、幹)5克,芝麻油10克,鹽3克,醬油5克,料酒5克,肉湯100克。
〔製作〕
1.筍肉在沸水中煮熟去水,切成1.5寸長的厚片,每片用刀拍一下後切成條;豬裏脊肉、榨菜(用水洗一下除去鹹味)、薑、蔥、辣椒(去蒂籽)均切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