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營養養生,食補才是硬道理(三)(1 / 3)

女性飲食養生的“三期”

女性一生中有三大“調理期”,一是青春期,二是懷孕期,三是更年期。女性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要有不同的飲食養生方法,無論哪個時期都應好好關愛自己身體及生理的變化,以便健康、快樂地度過人生的重要時期。

中醫視點:經期飲食養生的三階段《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說明女子十四歲時,衝、任兩脈發育建全,開始排卵按月行經。女性月事屬七經八脈內的衝脈、帶脈、任脈三經的循環,這種循環會經過數十個穴道。

“女性以血為本”,若陰血不足,必導致生理異常,引發種種病症。中醫主張女性經期飲食養生應按經前、經期和經後三個階段進行調經,即通過補益、解鬱、活血化淤等調理手段來補氣血。一般說來,女性經前宜疏肝,經期宜調和氣血,經後宜健脾益腎、補益氣血。

青春期女性月經初潮是生理變化的最明顯反應,了解這方麵的常識對日常護理和預防疾病尤其關鍵!

中醫解碼:適合經期進補的食物

女性月經期避免不了情緒波動、煩躁、焦灼等煩惱,除了潔外陰、調情誌、適勞逸、禁房事外,在飲食方麵要注意按經期三個階段進行進補。

經期前,女性常會出現如抑鬱、憂慮、情緒緊張、失眠、易怒、煩躁不安、疲勞等不適,這與體內雌激素、孕激素的比例失調有關。應選擇能補氣、疏肝、調節不良情緒的食品,如卷心菜、柚子、瘦豬肉、芹菜、粳米、鴨蛋、白術、淮山藥、苡米、百合、金絲瓜、冬瓜、海帶、海參、胡蘿卜、白蘿卜、胡桃仁、黑木耳、蘑菇等。

經期時,女性應補有利於調和氣血的食物,如羊肉、雞肉、紅棗、豆腐皮、蘋果、薏苡仁、牛奶、紅糖、益母草、當歸、桂圓等溫補食品。若有食欲差、腰痛等症時,宜選用健脾開胃、易消化的食品,如大棗、麵條、薏苡仁粥等。

經期過後,女性會失血過多,宜進食補血養血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鴿蛋、鵪鶉蛋、牛肉、羊肉、豬胰、芡實、菠菜、櫻桃、桂圓肉、荔枝肉、胡蘿卜、蘋果、當歸、紅花、桃花、熟地、黃精等。

中醫VS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認為,女性經期飲食要從三個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補。經期前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如豆類、魚類、綠葉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月經來潮時,不要吃甜食。如飲料、蛋糕、紅糖、糖果,以免血糖不穩定,加重經期的各種不適。經期後宜多攝取菠菜、蜜棗、紅菜、葡萄幹等高纖質食物,以利補血。

女性月經來潮的前前後後都需抓好保健工作,三個階段的飲食調養可謂是重中之重!

中醫調補食療方

薑棗紅糖水

〔主料〕幹薑、大棗、紅糖各30克。

〔製作〕將前兩味洗淨,幹薑切碎末,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功效〕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以及黃褐斑。

紅糖甘甜、溫潤、無毒。有潤心肺,和中助脾,緩肝氣,解酒毒,補血,破淤的作用。對心腹熱脹,口幹欲飲,咽喉腫疼,肺熱咳嗽,心肺及大小腸熱的人群非常適宜。

山楂桂枝紅糖湯

〔主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克。

〔製作〕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於女子寒性痛經症及麵色無華。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斂止痢的功能。主要功效是消食健胃。

薑汁薏苡仁粥

〔主料〕幹薑10克,艾葉10克,薏苡仁30克。

〔製作〕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八成熟,入薑、艾汁同煮至熟。

〔功效〕具有溫經、化淤、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於寒濕凝滯型痛經。

薏苡仁又名苡米、苡仁,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利水滲濕藥。艾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可預防瘟疫,有助於抗菌抗病毒。

紅燒海參

〔主料〕水發海參(刺參)5個,豬肉300克,菠菜1小把。

〔調料〕糖2大湯匙,植物油2大湯匙,醬油80克,鹽1/4小湯匙,蔥白1根,薑15克,料酒1大湯匙,蠔油1大湯匙,澱粉適量。

〔製作〕

1.海參切成條,豬肉放沸水鍋內煮30分鍾,將肉取出,撇去浮油,血沫。

2.油鍋燒熱,放入糖,炒出糖色,將豬肉放入翻滾上糖色,加入40克醬油,小火煮,加水再煮20分鍾左右,至熟透取出,切成1厘米厚的片。

3.炒鍋加油燒熱,放蔥段、薑片、海參翻炒。加1杯肉湯、醬油40克、料酒、鹽,煮至10分鍾將蔥、薑取出,加入豬肉片,淋上蠔油,勾芡出鍋。

4.菠菜洗淨、切段,於旺火上炒一下,碼在盤底,將海參豬肉碼上即可。

〔功效〕生血、養血、補血,適合妊娠期婦女、手術後病人,絕經期女性的食用。

海參含有豐富的鐵及海參膠原蛋白,可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增強大腦記憶能力,具有抗疲勞的功能。對人體生長發育,治愈創傷、抗炎、成骨和預防各種組織老化有顯著作用。有顯著的美容效果,減少皮膚皺紋,且變得潤澤富有彈性。

紫菜麵

〔主料〕紫菜30克,甘草10克,雞蛋1個,掛麵100克。

〔調作〕薑5克,蔥5克,鹽5克,素油20克。

〔製作〕

1.把紫菜發透,撕成小片;甘草潤透,切片;薑切片,蔥切段。

2.炒鍋放在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加入薑、蔥爆香,打入雞蛋煎熟,注入清水,燒沸,下入甘草、掛麵、鹽,煮半熟時,加入紫菜,同煮至熟即成。

〔功效〕調經、補血。

紫菜有化痰軟堅、清熱利水、補腎養心的功效。所含的鐵和維生素B12豐富,是造血必需營養素。適合甲狀腺腫、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腳氣、高血壓等病症的人群適度食用。

中醫視點:孕期飲食養生的三個階段

懷孕是每個女性都要經曆的人生曆程。飲食養生上,要按三個階段進行。按照孕期三期你和寶寶的不同身體變化及其特性,調整飲食結構,做到營養價值的充分發揮才是最健康的飲食觀念。

女性懷孕後,多有輕度惡心、嘔吐、厭食、偏食等現象,中醫認為,這時女性陰血聚於胞宮(子宮),氣血流動沒有孕前暢順,氣血不足則會使脾胃虛弱,故孕早期(前3個月)要以健脾和胃的食物為主。宜食西紅柿、卷心菜、茄子、莧菜、豆腐幹、鹵雞蛋、熟藕、大麥、餅幹、麵包幹、饅頭幹、糖炒栗子、蘋果、山楂等。

孕中期(第4~7月)是胎兒身體各係統組織迅速發育的時候,基本要保證各種營養物質的均衡攝取,但此期胎兒易出現胎動,若氣血虛弱則會出現異常胎動,對胎兒不利,故進食應注意對補氣養血食物的攝取。如小米、土豆、山藥、菠菜、龍眼、小麥、黃花菜、雞肉、蛋、鵪鶉蛋、黃豆、蝦、豬肝、雞肝、牛肉、鱔魚、牛奶等。

孕晚期(後3個月)孕婦營養要更豐富,質量更高,以補氣、養血、滋陰為主,為分娩的消耗做好準備。如海參、墨魚、蚌肉、淡菜、銀魚、瘦豬肉、銀耳、桑椹等食品。

中醫解碼:孕期飲食禁忌

俗話說“先天不足,後天難養”,說明孕媽媽的營養決定著的胎兒生命力,若飲食不當則會給寶寶和你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以下飲食禁忌須格外注意:孕早期不宜食油膩、油炸、辛辣等不易消化和刺激性強的食物。中醫認為,妊娠後,宜鎮靜,以使氣血安和,而多食上述食物則生痰動火、散氣耗血。像蔥、蒜、韭菜、生薑、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等都不宜過度進食。

孕中期除不宜食油膩、刺激食物外,還不宜食生冷食物,因其性寒,最重傷脾。

孕晚期忌食油膩食物,還不宜食過鹹、過甜食物。過鹹可導致體內鈉瀦留,引起浮腫,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過甜可致肥胖,易發生妊高症等並發症。

中醫VS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認為,孕婦要從孕期的三個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補。如孕早期宜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品,以補充早期胚胎發育對氨基酸的需求。蔬菜和水果以保證維生素C的供給。孕中期要進食適量的脂肪,為分娩和哺乳做能量貯存,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如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C及其他B族維生素。還要多補無機鹽和微量元素食物。孕晚期要補充的營養物質主要是維生素、蛋白質、必需脂肪酸、鈣、鐵以及熱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