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補食療方
鯇魚尾煲黑豆湯
〔主料〕鯇魚尾約400~500克,黑豆120克,紅豆80克,紅蘿卜200克,紅棗4個,陳皮小半個。
〔調料〕薑2片,鹽少許,鹽半茶匙,酒2茶匙。
〔製作〕
1.魚尾去鱗,洗幹淨後抹幹水分,加入醃料醃10分鍾左右,燒熱少油,爆香薑片,再把魚尾煎至兩麵黃。
2.黑豆洗幹淨後吹幹豆身,用慢火炒至豆衣裂開;洗幹淨紅棗和紅豆,紅棗去核;陳皮浸軟去瓤;紅蘿卜削皮後切塊。
3.加水適量,放入陳皮先煲滾,將各材料加入煲滾15分鍾,然後改慢火再煲2小時,下少許鹽調味即成。
〔功效〕此湯能補中益氣,對體弱婦女尤為適宜。
鯇魚(草魚)肉質細嫩,骨刺少,營養豐富,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古人認為,鯇魚內厚而鬆,可治虛勞及風虛頭痛等症。
黑豆營養豐富,有豆中之王、營養之花的俗稱。其性味甘平有補腎益精,活血潤膚的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紅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古人有“多食令人瘦”的說法。
羊肝排叉
〔主料〕羊肝200克,豆腐皮100克。
〔調料〕花生油500克,麵粉30克,精鹽、花椒各3克。
〔製作〕
1.將花椒炒焦、碾細和精鹽混合。
2.羊肝切成6厘米長、3厘米寬的薄片。
3.麵粉用清水(15克)調成稠糊。
4.豆腐皮切兩半。
5.將豆腐皮鋪平,把麵糊分別均勻地抹在上麵,分別鋪上羊肝片,鋪完之後,把剩下的麵糊分別抹在羊肝上壓實,之後分別切成6厘米長、3厘米寬的長方形塊,每塊豆腐皮夾肝再順著它的長邊,取豆腐皮夾肝一頭從中間的劃口插進去,形成排叉樣。
6.將油放入鍋內加熱至六七分熱時,把羊肝排叉放進油鍋內,炸時不要翻動,以免羊肝溢出,至豆腐皮呈金黃色時,撈出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生血、養肝明目、補益髒腑。對孕婦身體恢複具有促進作用,對乳汁的分泌及濃度均有增加作用。
羊肝有養肝明目之功,能治雀盲眼(夜盲症)、眼幹燥症。豆腐皮性平味甘,有清熱潤肺、止咳消痰、養胃、解毒、止汗等功效。
對蝦通草絲瓜湯
〔主料〕對蝦2隻,通草6克,絲瓜絡10克。
〔調料〕食油、蔥段、薑絲、鹽各少許。
〔製作〕以上對蝦、通草、絲瓜絡收拾幹淨,入鍋加水煎湯,同時下入蔥、薑、鹽,用中火煎煮將熟時,放入食油,燒開即成。
〔功效〕通調乳房氣血、通乳和開胃化痰。
對蝦性溫,味甘鹹,有補腎壯陽、開胃化痰、通絡止痛等作用。通草味甘淡,性寒,有通乳汁的作用,可治療因乳汁不通引起的乳房癰腫症。
絲瓜絡味甘,性寒,有通行經絡和涼血解毒的作用,可治氣血阻滯、經絡不通等症。
鵪鶉蛋奶露
〔主料〕鵪鶉蛋8個,白糖精200克,鮮奶200克。
〔調料〕濕澱粉適量。
〔製作〕把鵪鶉蛋放在冷水鍋內,加熱煮熟,然後用涼水浸泡後去殼,放入湯碗中備用。再把鍋置旺火上,加水約750克,水開後加鮮奶和白糖,稍微滾後調入濕澱粉勾芡,倒入盛有鵪鶉蛋的湯碗中即可。
〔功效〕該食療方色澤乳白,口味鮮美。具有補虛損、益肺胃、補氣血的作用,尤其適合孕後女性食用。
鵪鶉蛋含豐富的卵磷脂和腦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具有健腦的作用。鵪鶉蛋還含有能降血壓的蘆丁、來豈丁等物質。因此,鵪鶉蛋是心血管病患者的理想滋補品。
蘿卜炒鱔魚
〔主料〕鱔魚肉200克,胡蘿卜300克。
〔調料〕花生油、鹽、醬油、醋各適量。
〔製作〕將胡蘿卜去根,洗淨,切成絲;鱔魚肉洗淨、切絲。將鍋燒熱,下入油,油燒至稍冒煙,倒入胡蘿卜、鱔魚絲翻炒,加鹽、醬油、醋炒熟即可。
〔功效〕祛風活血。尤其適合產後體倦乏力的女性食用。
鱔魚又名黃鱔,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鐵、磷等多種成分,有補益氣血、強筋健骨、祛風除濕等功效。
胡蘿卜含多種類胡蘿卜素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鐵、鈣、磷等。有健脾和胃、壯陽補腎、化滯下氣等功效。可治療性功能低下等病。
中醫視點:更年期飲食養生的三個要點
《黃帝內經》說:“女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七七之年即指現代女性的更年期。中醫認為,女性絕經是因年齡增長,腎虛日漸明顯,使體內主管月經與生育的任脈與衝脈的經脈之氣虛衰,導致產生月經的物質天癸缺乏所致。
女性進入更年期,腎虛及心、肝、脾三髒功能極易失調,“腎主藏精”,故飲食養生應以補腎為主。海鮮食品因其鹹味可入腎,能補腎益精,有提高性欲、增強性功能、促進女性生殖器官分泌的作用,所以可以適度食用,如紫菜、海帶、海參、牡蠣、淡菜等。更年期女性身體最明顯特征是月經紊亂。“男子貴氣,女子貴血”,吃有補血、養血作用的食物,可補充血液,幫助身體恢複元氣。菠菜、豆腐、銀耳、黑木耳、大棗、荔枝、桃、桂圓等非常適宜更年期女性食用。女性進入更年期,最易發生神經功能紊亂,出現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脾氣急躁、易怒、多愁善感、潮熱盜汗等症。日常飲食中宜增加些百合、山藥、蓮子、薏米、香菇、山楂、酸棗等食物,有助於調節神經,改善情緒及睡眠。
中醫解碼:更年期飲食禁忌
飲食宜忌是飲食養生的重要內容,更年期女性在飲食保健上不可忽視。
忌辛辣食物。更年期女性容易抑鬱、心煩、多汗、潮熱,中醫認為,這些症象多因腎陰虛,內火偏旺引起。須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入肺,攝入多,則傷肺,對身體不利。像煎炸食品、辣椒、花椒、大蒜、芥末、胡椒、生薑、煙酒等都不宜過度進食。
忌高糖食物。人到更年期,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各種慢性疾病就會找上門來,為了健康,女性在剛進入更年期時就要合理安排飲食,控製糖分攝入。中醫認為,甘(甜)入脾,甜食含糖分高,熱量也高。若更年期女性過多食用,就會化熱生火,體內會因過多糖分而影響脾胃消化吸收,易引起消化不良,引發食欲減退,口膩無味,噯氣吞酸等症。如食用糖和各種穀物含糖量都較高,不易過度進食。
更年期女性少食辛辣、高糖食物,對延緩和治愈更年期綜合征極其必要!
中醫VS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認為,更年期女性飲食要多攝取穀類、蔬菜和水果等纖維食物,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魚、蛋、乳類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各類綠色蔬菜;富含鈣質的食物,如各類豆類、蝦皮、海帶、芹菜、白菜、牛奶等。
中醫調補食療方
豆腐豬肝湯
〔主料〕豬肝(切薄片)、板豆腐各200克,豬瘦肉(切薄片)100克,鹹酸菜30克。
〔調料〕生薑2片,香菜10棵,薑汁、植物油、食鹽各適量。
〔製作〕板豆腐洗淨,切小塊。豬瘦肉、豬肝片洗淨,加薑汁及食鹽醃10分鍾,放進沸水中焯至將熟撈起。鍋內下少許植物油爆生薑,加入適量水燒沸,下鹹酸菜、板豆腐塊,煮沸約5分鍾,下豬肝片、豬瘦肉片,再煮沸,放入香菜,下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養肝明目,疏風透表。適用於肝虛血弱致眼圈黑暗、兩目視弱、神疲乏力、口幹咽燥等。
豬肝味甘,性溫,入肝經,有補血健脾、養肝明目的功效。
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中和,生津解毒的功效。
豬肉味甘鹹,性平。有滋養髒腑,補中益氣,滑潤肌膚之功。用於氣血不足,病後體弱消瘦,血少津枯之便秘等。
生地桑椹鮑魚湯
〔主料〕生地黃25克,新鮮大鮑魚1隻,桑椹子50克,紅棗2枚。
〔調料〕生薑2片,食鹽少許。
〔製作〕新鮮大鮑魚分別用清水洗幹淨。生薑刮去皮,切2片。紅棗去核。新鮮大鮑魚去殼,肉切片,備用。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至水沸後,放入以上原料,用中火燉3小時左右,加入食鹽少許即可。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補腎。適用於血熱脫發或發根受損而頭發脫落、腰膝無力、頭暈耳鳴、手足心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