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摩與女性健康
經絡是行氣血、營陰陽的關鍵,通過按摩養生可讓女性獲得無病更健康、得病好得快的養生之道,對緩解各個年齡層女性的心理壓力也非常見效。
按摩與女性養生
健康是人類最大的財富,中醫按摩通過各種按摩手法,刺激經絡、穴位,以激發精氣,達到調和氣血、旺盛代謝、通利經絡、增進女性健康目的的養生方法。
中醫視點:按摩養生與健康
按摩,古代稱按磽、案杌、爪幕等,屬刺激經絡穴位的養生法。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是人體周身氣血運行的通道。以手、足三陰和三陽經以及任、督二脈為主體,內聯五髒六腑,外布五官七竅、四肢百骸,溝通表裏、上下、內外,將人體各部分連接成與自然界陰陽屬性密不可分的整體。女性以血為用,血是女性美容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而女性氣血運行是否通暢則有賴於經絡,經絡不通則氣血不暢,易引起很多婦科疾病,“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女性按摩養生之道就在於疏通經絡、充盈陰氣、調和血氣。女性屬陰,陰氣茂盛,外形方能華美雍容。按摩能調解陰陽平衡,疏通氣血經絡,還能活血化淤、增強人體抗病能力。若經絡壅阻,則氣血不暢,陰陽失調,就會產生疲勞和病變,易早衰。女性一生中經、孕、產、乳耗損陰血甚大,因此要通過按摩來濟陰益血,輔以舒肝理氣,方能維持陰氣充盈,保持身體的健康。
中醫解碼:按摩注意事項
按摩可讓女性肌肉放鬆、關節靈活、精神振奮、消除疲勞,對保證身體健康非常有利。了解一定的按摩事項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身心放鬆。按摩時要思想集中,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鬆。
2.取穴準確。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準確,手法正確。
3.用力恰當。按摩手法要輕重合適,用力太小,失去應有的效應;用力過大,容易讓穴位疲勞,損傷肌膚。
4.循序漸進。推拿手法的次數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漸增加。否則容易導致運動傷害。
5.持之以恒。無論用按摩來保健或治療慢性病,都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都必須積以時日,才逐漸顯出效果來。所以應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6.按摩時間。每次以20~30分鍾為宜,次數以12次為1療程。
最好早晚各1次,如清晨起床前和臨睡前。
7.宜用潤滑劑或潤滑油。為了加強療效,防止皮膚破損,在施推拿術時可選用一定的藥物作潤滑劑,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
中醫VS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認為,女性按摩有助於調節神經,解除疲勞,改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增強女性抗病能力,使女性青春永駐。女性若長期麵對電腦工作,易眼睛疼。
眼保健操通過按摩眼部周圍穴位和皮膚肌肉,增加眼窩內血液循環,改善神經營養,消除大腦和眼球內過度充血,排除積聚眼球內代謝產物,達到消除眼疲勞的目的。
中醫視點:女性按摩時機女性身體出現疲勞或心理失衡時,最宜采用按摩養生。《素問·舉痛論》說:“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意思是,情緒上的驚恐使內心無依靠,精神沒歸宿,思維就會出現紊亂,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則氣亂。過度勞累就會喘息出汗,體內真氣浮越不收斂,則氣耗。思慮過度就會心生雜念,精神不愉悅,體內正氣停留而不行走,則氣結。女性天性敏感多疑,且要麵對諸多的壓力,情緒上難免會失衡,表現也失態,這對身心健康非常不利。正如《素問·血氣形誌》中說:“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可見,要想調理需借助中醫的按摩療法,以疏通經絡,運行氣血,從而達到調理髒腑、延年益壽的養生目的。
中醫解碼:哪些女性不適合做按摩
1.流感、乙腦、腦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他急性傳染病的病人。
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急性闌尾炎、蜂窩組織炎等。
3.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關節結核、脊椎結核、骨髓炎。
4.有嚴重心髒病、肝髒病、腎髒病及肺病的病人。
5.惡性腫瘤、惡性貧血、久病體弱而極度消瘦虛弱的人。
6.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過敏性紫癜的病人。
7.局部有皮膚破損或皮膚病人、大麵積有皮膚病的人或患潰瘍性皮炎的病人。
8.診斷尚不明確的急性脊柱損傷伴有脊髓症狀的病人。
9.急性軟組織損傷且局部腫脹嚴重的患者(比如急性腳扭傷)。
10.有出血傾向的血液病患者。
11.各種肘關節疾病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亦不宜按摩。
12.有精神疾病且又不能和醫者合作的患者。
13.骨關節結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質疏鬆等骨病患者。
中醫VS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認為,女性若身體某個部位出現不適,除了積極采用醫藥治療外,正確有針對性的按摩對緩解和治愈病症也有很好的效果。例如,熱水泡腳約15~20分鍾,再對足部施以一定按摩可緩解女性頭痛病症。當雙腳血管擴張時,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
女性按摩全嗬護
作用於人體不同穴位經絡或疼痛部位的按摩可起到不同的保健效果,《難經》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中醫視點:按摩手法與養生
按摩手法指用手或肢體其他部位按照具體按摩目的,作用於患者體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的操作方法。由於按摩方式、強度、時間等不同,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基本手法,並在此基礎上出現如按揉法、推摩法等複合手法。一般來說,常用基本手法有按壓類、擺動類、摩擦類、捏拿類、捶振類和活動關節類等六大類。中醫認為,女為陰,多具陰柔之質,體形小巧苗條。女子以血為先,且有經、胎、產、乳的特點,故女子血常不足,病也由傷血。因此,在按摩手法的選擇上也要根據女性特有的身體形態、髒腑結構、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特征進行選擇,這樣才更有利於達到真正的按摩效果。
塑身導引
按摩手法諸多,適宜女性的歸納如下:
1.按法
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體適當部位,有節奏地按法。有常用基本按摩手法同樣適宜對女性的保健及疾病的治愈單手按法、雙手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