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體的適當部位撫摩。與按法和推法配合。有用於上肢和肩端的單手摩法和胸部的雙手摩法。
3.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向前、向上或向外推擠皮膚肌肉。有單手或雙手兩種推摩方法。推摩常配合用。單手推摩法是用拇指與食指夾持胳膊肌肉。雙手集中推摩法是把兩手集中在一起往前推動,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
4.拿法
用手把適當部位的皮膚,稍微用力拿起來。常用在腿部或肌肉豐厚處的單手拿法。
5.揉法
用手貼著患者皮膚,作輕微旋轉活動。分單手揉和雙手揉。太陽穴等麵積小部位,可用手指揉法;背部麵積大部位,可用手掌揉法,小腿肚上,可用雙手揉法。
6.捏法
在適當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膚和肌肉從骨麵上捏起來。捏法重在手指用力輕,常與揉法配合進行。有單手捏法和雙手前進捏法。
7.顫法
是一種振顫而抖動的按摩手法。有單指顫動法和雙指顫動法。前者將大拇指垂直點在患者痛點,全腕用力顫動。後者用拇指與食指,或食指與中指,放在患者疼處或眉頭處,利用腕力進行顫動。
中醫解碼:按摩手法技術要求
對於女性而言,按摩手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持久。要求術者的手法操作要維持在一定的時間內不走樣,不虛乏。按摩一般是兩手交替進行,為了達到按摩的效果必須保持動作和力量的連貫性。按摩時間還要因人而異。年長和體弱者,按摩時間宜短;年齡較小者,按摩時間宜長。
均勻。要求操作手法力度均衡,不可忽輕忽重,有些手法應有鮮明的節奏性。操作時要保持動作幅度、速度快慢的相對一致。如果配合著按摩者的呼吸進行按摩,則會使過程更順暢、按摩者感覺更舒服,效果自然也更佳。
柔和。要求按摩動作柔緩協調穩健,不可生硬粗暴。操作時動作宜緩慢,忌急躁。以傳達關愛、溫暖的心態進行按摩,使受按摩者享受到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深透。使按摩勁力透過皮膚深入到體內,作用到一定範圍而不浮泛於體表。手法給與刺激後不僅作用於體表,而且要達到筋脈骨肉、甚至髒腑。
中醫VS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認為,按摩對女性各個係統都非常有利。如增強心肌收縮力和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等。調整胃腸運動和胃的分泌功能。調節膀胱張力和括約肌功能。
降低血糖。激發體內免疫係統的防禦功能,清除體內的有毒物質。完善人體運動係統,改善體質虛弱症。
中醫視點:腹部按摩與養生
女性腹部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向外突起,要保持女性形體的魅力,腹部按摩非常關鍵。《黃帝內經》說:“腹部按揉,養生一訣。”人體以髒腑、經絡為本,以氣血為用。按摩女性腹部,則可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而女性以血為本,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女性氣血的好壞最先反映在容顏上。同時,氣血運行是否通暢還關係到髒腹經絡的正常運行,而胞宮(即子宮)是女性在髒器上區別於男性的重要髒腑之一,女性生理上的月經、胎孕、產育和哺乳等,都要通過胞宮才能實現。摩腹還可減肥健美。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肥胖主要原因是脾失健運、氣血鬱滯,欲減肥,首應調脾,腹部按摩可健脾助運,減少腹部氣血、脂肪的積滯。另外,按摩腹部的氣海穴位,還有可增強女性的性功能,改善女性閉經、崩漏、帶下及神經衰弱等病症。
腰部不單是女性柔美身姿的展現,適當的按摩還關係到全身器官的正常運作!
塑身導引
揉肚臍
1.平躺,以肚臍為中心,用雙手從兩側抱住腹部。
2.姿勢不變,手指施加力量揉捏腹部,反複做3~5分鍾。
3.腳稍微張開站起來,用手指在肚臍左右和下麵,以直徑約10厘米的圓周為範圍,繞圈式地按摩。接著,揉捏下腹部的左右。
4.最後用手掌,以直徑20厘米的圓周為範圍,緩緩地按摩整個下腹部,約進行1~2分鍾。
作用:肚臍在中醫上稱為“神闕”,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肚臍離丹田很近,按摩肚臍可增強元氣。女性若元氣衰弱,則情緒抑鬱,且風寒濕易侵入人體,易引發各種婦科疾病。按摩肚臍還可放鬆內髒,因為人的內髒可通過肚臍獲得部分的氧氣,髒器通氣血才可正常運行。氣血充盈,女性肌膚就會細膩柔潤,青春永駐。
中醫解碼:腹部按摩注意事項
1.腹部是極纖弱的部分,不能施以強烈的刺激。
2.按摩腹部時間,不宜超過20分鍾。飯後不宜立即按摩,1小時後才能進行,以免影響消化。月經期、腹瀉時不宜按摩。
3.患有腹部皮膚化膿性感染或腹部有腸炎、痢疾、闌尾炎等急性炎症的女性,不宜按揉,以免炎症擴散;腹部有癌症,也不宜按揉,以防癌擴散或出血。
4.若用精油對腹部按摩時要避開肚臍。
中醫VS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使女性血液循環係統運行通暢;揉腹能增強中老年女性心腦肝腎功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還可減少女性腹部脂肪的堆積,從而達到減肥,防止和消除便秘的效果。
中醫視點:腰部按摩與養生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腑,腎藏精,腎是女性精血所在,精血同源。女性月經、胎孕、產育的生理特點使精血極易消耗。
腰部保健按摩有助於補充精血、舒筋通絡、促進腰部氣血循環、消除腰肌疲勞、緩解腰肌痙攣與腰部疼痛。女性腰部是最吸引人注目的部位,也是最容易堆積脂肪的部位。如果對腰腹、背腰部的經絡、穴位、肌肉給與合理刺激,有助於消除腰部多餘脂肪,起到瘦身塑形的目的。女性一生各個階段都有可能出現腎虛,腎虛是導致女性衰老的主要原因,“男怕傷肝,女怕傷腎”就是這個道理。經常按摩腰部能培元固精,補腎健腰。對防治腎虛引發的腰酸背痛、帶下、腰肌勞損、腰椎骨質增生及月經不調和盆腔髒器等疾患有顯著效果。
另外,按摩腰部還有利於女性過健康的性生活。按摩腰部可減緩女性的性冷淡;可減緩因腎虛引起的房事腰部疼痛。
塑身導引
1.捏揉帶脈穴
可從前後兩個方向,用雙手兩邊按捏、揉點、提拿帶脈。
作用:帶脈穴位於第十一肋頂端,與肚臍同高,在腰最細處。經常按摩此經脈,減腰肥效果非常好。有類似減肥功效的部位如腹結穴、京門穴、誌室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