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俱樂部
1.保護頸部
身體挺直站立,收下額、挺胸、收腹。兩腿直立,兩腳尖朝前。雙手側平舉,像鍾表指到9點15分一樣,然後,兩臂向上抬,舉到10點10分處,連續做100~200次。
2.保護腰部
職業女性多電腦辦公,長期坐姿若不運動,必然導致腰部脂肪的囤積。
(1)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一臂上舉,另一臂下伸,身體向側拉伸,上臂盡量向遠伸,抬頭挺胸。
(2)下肢不動,身體恢複直立,上臂屈側展,手握拳,肌肉緊張,下臂伸展,兩肩盡量打開,收腹收臀。
(3)兩腿並攏伸直站立,雙手分開向後(可握把杆,也可扶牆),頭和軀幹向後屈,抬頭挺胸,兩肩放鬆。
(4)下肢不動,雙手握把杆,頭和軀幹由後向前屈,低頭弓背。
此外,室外還可進行遊泳、爬樓梯、騎車、跳繩等低強度長時間的耐力運動。
中醫解碼:職業女性運動養生事項
白領女性大多工作節奏快、壓力大,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大。但也不可盲目保健,以下幾點提示不可忽視:
1.工作時,不宜午休時鍛煉。不僅運動強度達不到,鍛煉效果大打折扣,還可能誘發運動性休克。最合理的是在午飯後散步20分鍾,然後休息20~30分鍾。
2.節假日,不宜一上來就做劇烈運動,而應先做熱身運動。否則會嚴重拉傷肌肉肌腱組織,或將腳踝或膝關節扭傷。
3.不可盲目地相信,隻要多運動,便可達到減肥的目的。應在專家的指導下,製訂一個合乎自身情況、循序漸進的鍛煉計劃。
4.不可誤認為隻有出汗才算運動有效。
人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躍型和保守型兩種。是否出汗不能作為衡量運動是否有效的標準。而應根據個人情況,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即可。
另外,對於經期的白領女性來說,還需格外注意下麵幾點:控製運動量,忌高強度、大運動量的運動,以免加重痛經或增加出血量。不宜遊泳。經期女性抵抗力下降,極易引起泌尿生殖係統感染,如盆腔炎等婦科炎症。運動後應注意保暖,避免運動後大量出汗而受風。
中醫VS現代醫學
職業女性多接觸電腦,易受頸椎病侵害。脖頸運動會使精神振作,並幫助氧氣進入大腦有提神的效果。女性脖頸部位脂肪比腰、臀部更易堆積且早衰,尤其是平時缺少鍛煉和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女性,更宜注意頸部鍛煉。
中醫視點:運動養生讓孕媽媽更健康對於孕婦的運動保健來說,因根據其自身生理和身體特點進行養生。一般從孕期的三個階段進行運動保健。
孕早期(1~3個月)運動以養胎氣為原則。女性懷孕之後,氣血聚以養胎,若氣血不足,則多汗易使虛邪賊風侵入體內,對孕婦及胎兒都不利。而保持經常而有度的活動,可使全身氣血流暢,胎兒得以長養,生產順利。《小兒病源方論·小兒胎稟》也說:“懷孕婦人,飽則恣意坐臥,不勞力,不運動,所以腹中之日胎受軟弱。”孕早期運動保健宜靜養,如散步,以穩固其胎。
孕中期(4~7個月)運動以助胎氣為原則。受孕中期,胎兒成長迅速,孕婦要調養身心以助胎氣,可增加一些活動量,以促進氣血流行,適應此期胎兒迅速生長的需要。如跳舞、慢跑、遊泳等都可以依體質適度進行。
孕晚期(後3個月)運動以助分娩為原則。懷孕後期,多數孕婦會脾氣虛,出現水腫,陰虛血熱,胎熱不安。此期孕婦應適當減少運動量,以休息、散步和輕度伸展運動為主。
健身俱樂部
一般來說,孕期運動需遵循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孕早期最好做舒緩的運動,如散步、簡單的瑜伽、體操等。
事實上,散步是一種適合於妊娠各個階段的運動方式。散步最好選在綠樹成蔭、花草茂盛的公園。因這裏空氣清新、氧氣濃度高、塵土和噪音都比較少,有利於呼吸新鮮空氣,穩定情緒,增進食欲和睡眠,保持肌肉健康,對分娩有利。時間以每天早上起床後和晚飯後為最佳,時間總和控製在1~2個小時之間,以不疲勞為宜。散步時行走要緩,雙肩放鬆,宜穿低跟、掌麵寬鬆的鞋。
孕中期間可適當增加運動量。妊娠中期,胎兒著床已穩定,孕婦可根據個人體質及過去的鍛煉情況,適當增加運動量,如遊泳、孕婦體操等。孕中期的3個月是遊泳的最佳遊泳時間,孕婦可以每周遊泳1~2次,每次500米左右。
孕晚期,即28周後宜做輕度運動。不妨每次花5分鍾做一些伸展練習,這樣可有效緩解腰背酸痛,增強腹肌張力,並拉伸髖、腿,為順利分娩做好準備。
中醫解碼:孕媽媽運動養生事項
1.運動時應穿寬鬆服裝和合腳的平底鞋,若遊泳,應穿專門為孕婦設計的遊泳衣。
2.運動前後一定要進行熱身和放鬆活動,尤其要注意活動韌帶部位。
3.運動前和運動時要喝足夠的水,運動中要注意多休息。
4.不要在太熱或太冷的環境下進行活動,孕婦體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胎兒發育造成不利影響。在室內運動,請確保通風透氣,並且可以使用空調幫助散熱。
5.忌做劇烈跳躍、彈跳運動,若孕婦呼吸出現困難,胎兒就可能缺氧。
懷孕4個月後,要避免仰臥姿勢的鍛煉,因胎兒的重量會影響孕婦的血液循環。
6.運動後不宜用盆浴浸泡,而應采用沐浴衝澡,需注意飽暖,以免著涼。
中醫VS現代醫學
孕早期進行太極拳、散步等節奏緩慢的運動項目,能提高神經係統和心肺等髒器的功能,加強腿肌、腹壁肌、胸廓肌、心肌的活動。孕中期進行適當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血液中氧的含量,消除身體疲勞,保持孕婦精神振奮和心情舒暢。孕晚期子宮重量增為非孕期的20倍,心髒負擔也明顯增加,故不宜進行運動。
中醫視點:運動養生讓更年期女性更年輕更年期是一個生理過程,女性在45~55歲左右,會反映出精神紊亂、心悸、血壓升高、骨質疏鬆等更年期綜合症狀。中醫認為,女性絕經是由於年齡增長,腎虛日漸明顯,致使體內主管月經與生育的任脈與衝脈的經脈之氣虛衰,導致產生月經的物質天癸缺乏所致。因此,腎虛是更年期到來的根本所在。祖國醫學認為,肢體不溫多屬腎虛。
出現腰膝酸軟、肢體麻木、脅肋不舒等症,而運動可起到疏通經絡、運行氣血、平衡陰陽、調養元氣等作用。因此,更年期女性需在一定程度上多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保持身心健康。
健身俱樂部
對待更年期女性腎虛的問題,中醫認為,最好從加強體質入手。以下幾套保健方法較為適合該類人群。太極拳是以腰部為樞紐的一項緩慢運動,非常適合體質虛弱的中老年女性。腎位於腰部,經常活動腰部,可使腰部氣血得以循環暢通,使腎氣得到不斷充養。跳舞是一種集運動和娛樂於一身的活動,它不僅能增加交流,還能促進身心健康,對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輔助治療效果顯著。因為,七情與髒腑密切相關,“恐傷腎”。步入更年期的女性要有一種心曠神怡、悠然自得的心態,既保護腎髒,也有助於增加食欲,恢複體力,消除疲勞。
中醫解碼:更年期運動養生事項
1.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應持之以恒,堅持到底;才能收到良好的鍛煉效果。
2.不能急於求成,要遵循由小量活動逐漸增大運動量的原則,因個人的體力、耐力、靈巧度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3.不要做強度過大,速度過快的劇烈運動,更年期運動時要掌握適當的運動量,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即可。否則易引起疲勞,甚至傷害內髒或軀體。
4.在運動時,應避免快速、旋轉或低頭的動作,或者有可能跌倒的動更年期女性經常習練太極拳,對延緩衰老非常有益作,而應以“輕、柔、穩”為原則。
5.不宜做單一的局部部位的運動方式,適宜選擇各關節、各肌肉都活動的全身性項目,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遊泳等,以使頭頸部、軀幹、上下肢都得到全麵鍛煉。
6.身體不舒適或感到體力不支時,不能強行鍛煉,可減量或暫時停止鍛煉。
7.飯後不宜馬上進行活動,應休息1~2小時後,才適宜鍛煉。最好鍛煉身體是在早晨空氣新鮮,精神飽滿時。
中醫VS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認為,適度運動可緩解女性更年期綜合征。運動可調節神經係統興奮和抑製過程,提高大腦皮層對植物性神經的調節作用,緩解各種因植物性機能紊亂而出現的症狀;同時,運動還能改善血液循環係統,減輕心煩易怒、心悸、頭暈目眩等心血管係統症狀。此外,運動還可促進新陳代謝,減少多餘脂肪,防止脂肪堆積而發胖,起到預防高血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