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人性問題——員工是人,不是機器(2 / 3)

那麼,這兩個囚犯該怎麼辦呢?是選擇互相合作還是互相背叛?從表麵上看,他們應該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為這樣他們倆都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自由。但他們不得不仔細考慮對方可能采取什麼選擇。A犯不是傻子,他馬上意識到,他根本無法相信他的同夥不會向警方提供對他不利的證據,然後帶著一筆豐厚的獎賞出獄而去,讓他獨自坐牢。這種想法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識到,他的同夥也不是傻子,也會這樣來設想他。所以A犯的結論是,唯一理性的選擇就是背叛同夥,把一切都告訴警方,因為如果他的同夥笨得隻會保持沉默,那麼他就會是那個帶著獎賞出獄的幸運者了。而如果他的同夥也根據這個邏輯向警方交代了,那麼,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碼他不必在這之上再被罰款。所以其結果就是,這兩個囚犯按照不顧一切的邏輯得到了最糟糕的報應:坐牢。

大道理:沒有起碼的信任做基礎,切不可貿然合作。在對對方有了足夠的信任之後,誠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誠意或者太過貪婪,就可能鬧到雙方都沒有好處的糟糕情況。

◎兩隻刺蝟

兩隻困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紮傷。

大道理:領導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這樣做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永遠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避免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張醜說燕國

戰國時,齊國人張醜被送到燕國做人質,不久,齊、燕兩國關係緊張,燕國人想把張醜殺掉。

張醜得到了消息,立即尋機逃走,尚未逃到邊境,又被燕國一官吏抓住。

張醜見硬拚不行,便對官吏說:“你知道燕王為什麼要殺我嗎?”

“不知道!”

“因為有人向燕王告了密,說我有許多財寶,但我並沒有什麼金銀財寶,燕王偏偏不信我。”張醜說到這裏,見官吏糊裏糊塗,接著又說:“我被你捉到了,你會有什麼好處呢?”

“燕王懸賞100兩銀子捉你,這就是我的好處。”

“你肯定拿不到銀子!如果你把我交給燕王我肯定會對燕王說,是你獨吞了我所有的財寶。燕王聽後一定會暴跳如雷,到時候你就等著陪我死吧!”張醜邊說邊笑。

官吏聽到這裏,越發心慌,越想越害怕,最後隻好把張醜放了。

張醜得以死裏逃生,全靠了他的這番說辭,他成功的原因在於抓住了官吏的心理弱點,然後一擊而中。

大道理:對方怕什麼,就專門給他來什麼。抓住對方的心理弱點,攻其一點,不計其餘。

◎管理與管心

美國一家汽車輪胎公司的經理肯特先生,有一次在一家酒館吃飯,無意中碰了一位喝得酩酊大醉的青年人,因而惹起了這位醉漢的不滿,對肯特大打出手。幸虧酒店老板的及時勸阻,肯特才得以脫身。

後來肯特得知這位青年發明了一種能夠增強輪胎強度的技術,並且申請了專利,但是他尋找了好幾家生產汽車輪胎的廠家,要求他們購買他的專利,結果都掃興而歸,並且受到嘲弄,因而整日抑鬱不振,經常來酒館借酒澆愁。

肯特對在酒館發生的誤會毫不介意,並且決定聘請他來自己的公司做事。

一天早晨,肯特在青年工作的工廠門口等到了這位青年人,但這個青年人卻心灰意冷,不願向任何人談起他的發明。但是,肯特卻一直在工廠的大門口等候。肯特從早上8點鍾一直等到了下午6點。這時,那個青年人走出廠門,沒想到這次他一見肯特的麵,便爽快地答應了他合作的要求。

肯特也正是在求得這位年輕人之後,才推出了新的汽車輪胎產品,從而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大道理:誠到深處情自現,不見誠字不見情。要做一個出色的領導者,隻有誠懇待人,寬以待人,才會獲得事業上的好夥伴,前進中的好幫手,才能真正地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無為而治

郭翁種樹的手藝很好,遠近聞名。有人向郭翁請教種樹的技藝,郭翁說:“我並沒有什麼超人之處特別能使樹木活得長久,果子結得多,我隻是順應樹木成長的天性,讓樹木隨著本性發展罷了。種樹的規律是:樹根要舒展,培土要平整,要用原土,把土砸實,種完之後,不要動它,也不要擔心,離開它不要管它。栽樹的時候,要像撫育苗子一樣精心,栽好以後,就要像拋棄它一樣,這樣樹木的天性可以保全,它的本質得到自然的發展。因此,我沒什麼特殊的本事,隻是不妨害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