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激勵問題——胡蘿卜比大棒更有效(1 / 3)

◎拴馬的柵欄

古時候,有位很智慧的馬夫。由於他才識過人,遠近聞名。國王知道後,請他到宮中,向他詢問治國方略,發現他果然是深謀遠慮,於是尊他為大臣。

有一天,國王在這位大臣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馬的情況。見到養馬人,國王關心地詢問:“馬棚裏大大小小的事很多,哪一件事最難做呢?”養馬人一時難以回答。其實,在養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備料,飲馬繲馬,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都不是輕鬆的事。可是在君王麵前,怎能一一數落出來呢?養馬人一時無言以對。

大臣站在一長排拴馬的柵欄旁,環視一周,代替養馬人回答說:“從前我也當過馬夫,我自己的體會是,編排用於拴馬的柵欄最困難。為什麼呢?因為在編柵欄時所用的木料往往有曲有直。你若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實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極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後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曲木之後再加曲木,筆直的木料就派不上用場了。反之,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筆直的木料,隨後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

大道理:在企業中,每個部門的文化與部門經理有非常大的關係。部門經理在招聘人才和提拔下屬時,選擇的必定是自己所認同的一類人。因此,如何提高部門經理的素質是最重要的問題。

◎榮譽激勵

美國一家紡織廠激勵員工的方式很獨特。這家工廠原來準備給女工買些價錢較貴的椅子放在工作台旁休息用。

後來,老板想出了一個新花樣:規定如果有人超過每小時的生產定額,則在一個月裏她將贏得椅子。獎勵椅子的方式很別致:工廠老板將椅子拿到辦公室,請贏得椅子的女工進來坐在椅子上,然後,在大家的掌聲中,老板將她推回車間。

一些企業,就是這樣以多種形式的表揚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

大道理:榮譽激勵,既可以使榮譽獲得者經常鞭策自己,又可以為其他人樹立學習榜樣和奮鬥目標。因而它具有巨大的社會感召力和影響力,能使企業具有凝聚力、向心力。

◎不拘一格育人才

日本的一家百貨公司因為扒手太多,損失很大。於是經理就發動大家都來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樣一來,就有很多人提出增設監視人員、多裝電視攝像機等主意。顯然這些都是老套路,經理覺得都難滿意。因為他知道,這些辦法其他地方都在用,但效果不甚理想。

後來經理就去找一位顧問商量。那位顧問一聽就說:“這好辦,把扒手們雇用進來就行了。”經理一聽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經過那位顧問解釋之後,他才高興地說:“不錯不錯,那我們就來試試吧。”

經理回到公司裏,對此事隻字不提。隻是告訴下屬說:“有情報說某盜竊集團正在打我們公司的主意,大家要特別注意。”

沒過幾天,店員中就出現了這樣的對話:

“昨天我們在櫃台上抓住了兩個扒手,已經送到經理那兒去了。”

“哎呀。你們櫃台上也有?我們在櫃台上也抓了一個呢。”

這話在公司裏一傳開,所有櫃台上的營業員都百倍地警惕起來,大家都張著老鷹抓小雞的眼睛嚴密監視,結果許多櫃台都抓住了扒手。

這時那位受雇用的盜竊集團的頭頭來找經理。“經理先生,不行了喲。店員們監視越來越嚴,已經完全沒有辦法下手了。我請求把這場扒竊遊戲結束吧。”

原來,那位顧問出的主意是:雇請盜竊集團來店裏扒東西。並同他們約定:扒了東西要交回,交換條件是抓住了不送警察局,而且還給予一定的報酬。

“雇用扒手治扒手”,這種特別的訓練方法使得全體店員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個個成了抓賊高手,扒手也就給治住了。

大道理:訓練部屬的能力,不能僅僅有按部就班的課堂培訓,也不能讓他們在實踐中慢慢積累,而是應不拘一格,提高實踐的難度和意外“事件”出現的頻率,以提高員工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快人才成長的速度。

◎兩個和尚

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兩座山上的廟裏,這兩座山之間有一條河,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河邊挑水,久而久之便成了朋友。

不知不覺五年過去了,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左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因此就沒太在意。

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一個星期過去了,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看望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

等他看到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星期沒喝水的樣子。他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星期沒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朋友帶他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但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了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去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了。”

大道理:自己的公司無論現在賺多少錢,都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長或者技術核心。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培養自己的獨特堅實的實力。

◎人性激勵法

生產部經理耷拉著頭來找總經理,他唉聲歎氣地說:“我們的產量和別的廠家簡直沒法比,員工們連他們分內的任務都完不成,要不要采用開除手段或者加薪獎勵?”

總經理沉吟片刻說:“沒有不好的員工,隻有不好的領導,說好話和說狠話是不起什麼作用的,我去看看。”

總經理來到廠房,當時上白班的要下班了,夜班就要開始。總經理徑直上前問出來的工人:“你們今天完成了幾件產品?”

“12件。”員工不安地回答。

總經理沒有說話,在門口用紅色粉筆寫下了一個“12”,描得粗粗的,赫然醒目,什麼都沒說就走了。夜班工人們正好看到了,心裏想:不就是12件嗎?

第二天,白班工人看見門上有個大大的“14”,他們也不甘示弱,下班的時候,把他們的生產數量“16”寫在門上。部門經理來了,看到門上的數字,欣慰地笑了。因為他明顯地感受到了彌漫在廠房裏的工作熱情。不久,工廠的產量連創新高。

大道理:光用薪水是留不住好員工的,你還需要“迎合”人性的需求,為員工創造健康、積極的工作氛圍,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工作的樂趣和活力。

◎求生的欲望

古希臘有個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哲學在當時是很崇高的職業,因此很多年輕人來找蘇格拉底學習。

一個年輕人來了,想要學習哲學。蘇格拉底一言不發,帶著他來到一條河邊,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裏。年輕人起先以為蘇格拉底在跟他開玩笑,並不在意。結果蘇格拉底也跳到水裏,並且拚命地把他往水底按。這下子,年輕人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令他拚盡全力將蘇格拉底推開,爬到岸上。

年輕人不解地問蘇格拉底為什麼要這樣做,蘇格拉底回答說:“我隻想告訴你,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絕處求生的決心,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就。”

大道理:管理者的工作不是教員工去如何做好他的本職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激發他的鬥誌,調動他的積極性。隻有員工的責任心得到很好的激勵,他才會所向披靡,無往不勝。

◎動物園的駱駝

在動物園裏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的長?”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清方向。”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醜死了!”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裏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

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裏,便於長途跋涉啊。”小駱駝高興壞了:“哇,原來我們這麼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裏,不去沙漠遠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