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巧妙地引入競爭機製,激起下屬的好勝心,對於目標的達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個奇跡本身,就可以說是史密斯善用好勝心創造的。
◎不可或缺
醫院病房,住著兩位相同的絕症患者,不同的是一個來自鄉下,一個就生活在醫院所在的城市。
生活在城市的病人,每天都有親朋好友和同事前來探望。家人、朋友探望時勸慰說:“老宋,現在你什麼也別想,一門心思養病就行。”單位來人時開導說:“你放心,單位上的事,我們都替你安排好了……”
來自鄉下的患者,隻有一位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守護著。他的妻子十天半月才能來一次,或送錢,或送些衣物。妻子每次來,總是不停地說這說那,要丈夫為家裏的事情拿主意……
幾個月後,生活在城市裏的患者在親人悲天愴地的哭聲中永遠地去了;而來自鄉下的患者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生活在城市的那位病人,在親人、朋友、同事的寬慰聲裏,感覺他們已不需要自己,漸漸地失去了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於是在孤獨寂寞與病魔的吞噬中慢慢死去。
而來自鄉下的患者,在妻子大事小事都要自己定奪、拿主意中,感覺自己對家人的不可缺少,意識到自己必須活著,於是一種強烈的求生欲望使他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大道理:感到自己被別人需要,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鼓舞。如果主管想要鼓起身邊員工的鬥誌,就不要忘了告訴他:“你對我,對我們都很重要。”
◎從小職員到大老板
恰科年輕的時候,到一家很有名的銀行去求職。他找到董事長,請求能被雇用,然而沒說幾句話就被拒絕了。當他沮喪地走出董事長辦公室寬敞的大門時,發現大門前的地麵上有一個圖釘。他彎腰把圖釘拾了起來,以免圖釘傷害別人。
第二天,恰科出乎意料之外地接到銀行錄用他的通知書。原來,就在他彎腰拾圖釘的時候,被董事長看到了。董事長見微知著,認為如此精細小心、不因善小而不為的人,非常適合在銀行工作,於是改變主意錄用了他。
果然不出所料,恰科在銀行裏樣樣工作幹得非常出色。後來恰科成為法國的銀行大王。
阿基勃特的成長與恰科的成長有相似之外,也是因小事而引起大老板的關注。
阿基勃特年輕的時候,隻是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一個小職員。他不在乎人言微輕,隻要出差在外住旅館,總是自己簽名的下麵,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的字樣,在書信和收據上也從不例外。隻要有他的簽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因此,他被同事們戲稱為“每桶4美元”,久而久之,他的真名反而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得知了這個情況後,很有感慨地說:“竟有如此努力地宣揚公司聲譽的職員,我一定要見見他。”
於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後來,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便成了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長。
大道理:在偶然成功的背後,還是存在某種必然。那種支配著偶然的必然,很可能是他們高出眾人的整體素質。從根本上說,成功總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結合。
◎鵝卵石路
日本“資生堂”化妝品廠老板訂了條“廠規”,凡本廠員工上下班,都脫掉鞋子,在一條長75米的鵝卵石路麵上走兩圈。老板讓員工脫掉鞋子,走鵝卵石路,是否有意捉弄工人?
非也。“資生堂”老板的別出心裁之舉,是讓員工在走鵝卵石路時,讓腳底上與全身息息相關的穴位,受到石路的按摩刺激,使體內各器官係統保持功能平衡,從而達到健身的目的。
大道理: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企業提高員工素質,釋放員工體內的物質能量,員工自然就對企業決策者產生一種“情”,好感自然也能釋放出來。
◎最大的激勵
公關部主管陳小姐,由於近日在與日商談判中,大殺了日本人的威風,壓低了所要價格,揭穿了欺負中國人的嘴臉,使公司節省了幾十萬元,可謂立下汗馬功勞,也使公司揚眉吐氣,大長誌氣。因此總經理決定為陳小姐加薪一級,同時將給她提成百分之十。
陳小姐獲得加薪,自然沒忘記和自己一起奮戰幾晝夜商討談判方案的弟兄們,於是陳小姐慷慨解囊,宴請諸部下,隨後又請他們周末一起去度假。
這樣一來,陳小姐不僅得到上司欣賞,又倍得屬下愛戴。
大道理:誰都喜歡晉級,誰都喜歡加薪。當主管晉級加薪之時,別忘了底下為你打下江山的弟兄們,設法讓他們有所晉升,或得到些許獎勵,保薦他們更好的職位,這才是對部下的最大激勵。
◎主管者的責任
一位總裁走出辦公室,看見一個員工站在高處用廢報紙擦窗戶上的玻璃。總裁問這位員工:“你為什麼不用那種帶把的刷子擦玻璃呢?站在高處多危險!”
“我一進公司就是這樣幹的。”員工回答。
“為什麼你不向主管建議呢?”總裁問。
“剛進公司時建議過此事,可他不聞不問,我有什麼辦法?”
總裁十分惱火,把主管叫來問:“這件事上,你認為你有責任嗎?”主管點點頭,總裁繼續說:“你的工作就是要確保你的員工有合適的工具,這是你的責任。”
大道理:領導不在於自己是否聰明,而在於能否激勵別人。一個人的能力對公司利益來說是短暫的,如果每個管理人員都注意培養下屬員工的工作能力和積極性,形成一種企業文化,這對公司利益來說則是長久的。
◎另一種激勵
在一次補考中,一名男生的數學考了59分,他悲痛萬分。於是他找到了數學老師,對老師說:“老師我考了59分,隻差1分就及格了,求求你給我加1分吧!”
老師很溫和地說:“59分就是59分,1分也不加了,如果讓我給你加分,那得有個條件。”
學生立刻想到了請客吃飯送禮,便說:“這個好說!”
老師一本正經地說:“我可以幫你把59分改成60分,不過你可想好,這1分不能白借,要還利息,借1還10,下次考試,我可要扣掉10分,怎麼樣?”
學生咬緊牙關說:“行!”
結果在下次考試中,他數學被扣掉10分後,還有77分。
大道理:激勵無處不在。關鍵是你有沒有用心考慮更好的方法,去影響周圍的人。
◎慷慨晉商
清代晉商楊繼美為人豪爽義氣,樂善好施,好救人之急。有一個人過去借楊繼美許多銀兩,還債期限早已超過,仍不能歸還,此人很是羞愧,有時在路途上遇到楊繼美,便急忙藏起來。後來,此人覺得這樣躲躲藏藏不是辦法,決心去見楊繼美,向楊表示願將自己的養家之業交給楊繼美抵債。楊繼美說道:“你以此業養家糊口,如果將此業給我還了債,難道你們一家喝西北風嗎?”
大道理:在激烈的商業競爭時代,為了提高生產力,你必須善於激勵員工,必須慷慨大方,而不能讓員工時時感覺到你在拚命地克扣、壓榨他們。
◎神奇的慶功會
美國有一家發展迅速、生意興隆的大公司。這家公司辦有一份深受員工歡迎的刊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每月都要通過提名和刊登照片對工作出色的員工進行表揚。
這個公司每年的慶功會更是新穎別致:受表彰的員工於每年8月來到科羅拉多州的維爾,在熱烈的氣氛中,100名受表彰的員工坐著架空滑車來到山頂,領獎儀式在山頂舉行,慶功會簡直是一次狂歡慶典。然後,在整個公司播放攝影師從頭到尾攝下的慶功會全過程。工作出色的員工是這樣歡迎、開心和熱鬧的場麵中的中心人物,他們受到大家的喝彩,從而也激勵和鼓舞全體員工奮發向上。
大道理:在你的團隊中,時時刻刻養成一種喝彩的文化。這不僅有利於培養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更有利於創造相互欣賞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