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管人問題——量才而用,無為而治(3 / 3)

關羽看了信以後,笑著說:“還是孔明知道我的心啊!”他將書信給賓客們傳看,打消了比武的念頭。

大道理:下屬的情況各不相同,如興趣、愛好、長處、弱點、情緒、思想觀點等,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內容,但身份與性格卻是最重要的,與下屬溝通時不得不優先注意。

◎韓晃用人之道

唐朝大臣韓晃有一次在家中接待一位前來求職的年輕人,此君在韓大人麵前表現得不善言談,不懂世故,脾氣古怪。介紹人在邊上很是著急,認為肯定無錄用希望,不料韓大人卻留下了這位年輕人。

因為韓晃從這位年輕人不通人情世故的短處之中,看到了他鐵麵無私,耿直不阿的長處,於是任命他“監庫門”。年輕人上任以後,恪盡職守,庫虧之事極少發生。

大道理:人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隻要能揚長避短,天下便無不可用之人。從這個意義上講,領導者的識人、用人之道,關鍵在於先看其長,後看其短。

◎無用之人的可用之處

清代有位將軍叫楊時齋,他主管軍營中的無用之人。聾子,可安排在左右當侍者,可避免泄露重要軍事機密;啞巴,可派他傳遞密信,一旦被敵人抓住,除了搜去密信,也問不出更多的東西;瘸子,宜命令他去守護炮台,可使他堅守陣地,很難臨陣而逃;瞎子,聽覺特別好,可命他戰前伏在陣前聽敵軍的動靜,擔負偵察任務。

大道理:楊時齋的觀點固然有誇張之嫌,但確實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人的短處之中肯定蘊藏著可用之長處。

◎難得的應對

一家外貿公司目前正受到美國開放市場的壓力,急需大批談判人才,無奈朝中無大將,僅有的幾個公關部人員都已出差,在這種情況下,該公司經理大膽起用推銷科及秘書科的人員,把他們推向談判桌。這樣一回生,兩回熟,不久,這班人馬就如魚得水,應付自如,有些甚至超過公關部成員,公司的利益也得以保全。

大道理:做主管不要拘泥於條條框框,推銷科的人一樣也可以擔當談判大任,秘書科的人也未必隻會倒茶打字。人的潛力是驚人的,隻要你敢於去挖掘,那麼其效力也會大得驚人。

◎無價的盒子

中國古代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大將軍率兵征討外虜,得勝回朝後,君主並沒有賞賜很多金銀財寶,隻是交給大將軍一隻盒子。

大將軍原以為是非常值錢的珠寶,可是回家打開一看,原來是許多大臣寫給皇帝的奏章和信件。再一閱讀內容,將軍明白了。原來大將軍在率兵出征期間,國內有許多仇家誣告他擁兵自重,企圖造反。戰爭期間,大將軍與敵軍相持不下,國君下令退軍,可是大將軍並未從命,而是堅持戰爭,終於大獲全勝。

在這期間,各種攻擊大將軍的奏章更是如雪片般飛來。可是君王不為所動,將所有這些奏章束之高閣,等大將軍回師,一齊交給他,大將軍深受感動。他明白:君王的信任,是比任何財寶都要貴重百倍的。

這位令後人扼腕稱讚的君王,便是戰國時期的魏文侯,那位大將軍乃是魏國名將樂羊。

大道理:有哪一個君主會對臣下真的信任不疑呢?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大臣一個暗示:我已經注視著你了,你不要輕舉妄動。既拉攏,又震懾,一箭雙雕,手腕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