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呢?”挑水夫問道,“你為什麼覺得慚愧?”
“過去兩年,因為水從我這邊一路的漏,我隻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作了全部的工,卻隻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水桶說。
挑水夫替破水桶難過,他很有愛心地說:“我們回到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開的花朵。”
果真,在路上,破水桶眼前一亮,看到繽紛的花朵,開滿路的一邊,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這景象使它開心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盡頭,它又難受了,因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說:“你有沒有注意到小路兩旁,隻有你的那一邊有花,好水桶的那一邊卻沒有開花呢?我明白你的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邊的路旁撒了花種,每回我從溪邊來,你就替我一路澆了花!兩年來,這些美麗的花朵裝飾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這個樣子,主人的桌上也沒有這麼好看的花朵了!”
大道理: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的弱點。在這樣的狀況下,管理者就要懂得去發揮員工的長處,對他的短處不要過多地苛責。如果寬容地看,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員工的弱點也可以是一種長處。
◎修路原則
約翰和亨利到一家公司聯係業務。這家公司的辦公室在一幢豪華寫字樓裏,落地玻璃門窗,非常氣派。可是,由於玻璃過於透明,許多來訪客人因不留意,頭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門上。不到一刻鍾,竟然有兩位客人在同一個地方頭撞玻璃。
亨利忍不住笑了,對約翰說:“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來,這麼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見。眼睛到哪裏去了?”
約翰並不讚同亨利的說法,他說:“真正愚蠢的不是撞玻璃門的客人,而是設計者。如果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地方犯錯誤,那就證明這個地方確實存在缺陷。應該考慮怎麼修正缺陷,而不是嘲笑那些犯錯誤的人。”
亨利於是向該家公司的經理提了意見,在這扇門上貼上一根橫標誌線,從此再沒有來訪客人撞到玻璃門了。
大道理:人作為問題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人——而是修“路”。管理進步最快的方法是——每個人每一次都能因不斷修“路”而進步一點點。
◎破窗理論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鬥曾做過這樣一項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一輛停在比較雜亂的街區,一輛停在中產階級社區。他把停在雜亂街區的那一輛的車牌摘掉,頂棚打開,結果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擺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那一輛過了一個星期也安然無恙。後來,詹巴鬥用錘子把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後來,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依托這項試驗,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座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未得到及時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那麼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蔓延。
大道理:擦亮眼睛,及時修好企業裏任何一塊“第一個被打碎的窗戶玻璃”,從而使工作場所清潔整齊,營造出一個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圍。因為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人人都遵守規則,認真工作。
◎清除毒瘤
一個牧羊人為了擴張自己的事業,決定培養一隻狼做幫手。於是,他每天訓練狼如何捕捉小羊。他希望通過狼把鄰近羊群中的小羊據為己有。這隻狼事先並沒有經過野生訓練,是人工撫養大的,所以膽子很小。為了鼓勵它,牧羊人說:“你是一隻狼呀,既然如此,那麼你要相信自己能夠變成一隻最傑出的狼。”這隻狼果然變得很傑出,因為它把主人的羊也捕捉到了自己的肚子裏。
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一位獵人出於義憤擊殺了這隻狼,而牧羊人也從此淪為窮光蛋。
大道理:很多企業在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中,常常犯牧羊人的毛病。我們應該鼓勵員工們去追求成功的熱情。但是,有一點必須注意:隻有純潔的自信心才能生發出健康的熱情。
◎光環下的歧視
一位從小在美國南方生活的老先生,一次和朋友聊天時,承認自己曾經有很強的種族歧視。他從小就認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傭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時從未和黑人一起吃過飯,也從未和黑人一起上過學。
到北方念書後,他有一次被同學指定辦一回野餐會,他居然在請帖上注明:“我們保留拒絕任何人的權利。”在南方,這句話就是“我們不歡迎黑人”的意思,當時全班嘩然,他還被係主任抓去罵了一頓。有時碰到黑人店員,付錢的時候,他總將錢放在櫃台上,讓黑人自己拿去,而不肯和對方的手有任何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