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也許興趣廣泛,掌握多種技能,但所有的技能中,總有你的長項。有些人善於與人打交道,有些人則更適於管理機器物品。你在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千萬要注意,選擇最有利於發揮自己優勢的職業,即擇己所長。
馬克·吐溫作為職業作家和演說家可謂名揚四海,取得了極大的生涯成功。你也許不知道,馬克·吐溫在試圖成為一名商人時卻栽盡跟頭,吃盡苦頭。馬克·吐溫投資開發打字機,最後賠掉5萬美元,一無所獲;馬克·吐溫看見出版商因為發行他的作品賺了大錢,心裏很不服氣,也想發這筆財,於是他開辦了一家出版公司。經商與寫作畢竟風馬牛不相及,馬克·吐溫很快陷入困境,這次短暫的商業經曆以出版公司破產倒閉告終,作家本人也陷入債務危機。
經過兩次打擊,馬克·吐溫終於認識到自己毫無商業才能,遂絕了經商的念頭,開始在全國巡回演說。這次,風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馬克·吐溫完全沒有了商場中的狼狽,重新找回了感覺。到1898年,馬克·吐溫還清了所有債務。
當你長處較多時,不妨觀察一下周圍人群,研究一下別人的長短處,如果你的長處也正是別人的長處,不妨放棄這種選擇,盡量尋找一個你非常拿手,而別人卻感到棘手的職業,這種選擇往往讓你平步青雲。因為在這一領域內,很少有人能和你競爭,隻有你一枝獨秀。
(三)幹我所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初的動力,興趣是成功之母。調查表明,興趣與成功機率有著明顯的正相關性。
你在設計職業生涯時,務必注意考慮自己的特點,珍惜自己的興趣,擇己所愛,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
是什麼造就了貝利,造就了曆史上最偉大的球王?
顯然,數十年的刻苦訓練,堅毅的品格,非凡的天賦都是貝利成為球王的原因,但最不可或缺的卻不是這些。
貝利說:“我熱愛足球,足球是我的生命!”
執迷不悔的愛戀是推動貝利踢球的原動力,在一種與生俱來的興趣引導下,貝利步入綠茵場,成為萬眾矚目的英雄。年輕時,貝利當運動員;退役後,他作教練,當評論員。貝利以足球為生,足球事業是貝利終生的職業。也正是足球給貝利帶來了人生的輝煌。
方正集團的迅速發展激蕩人心,集團總裁張玉峰的創業史更是發人深思。張玉峰原是北大物理係的一名普通講師,僵化的行政體製與計劃經濟製度壓抑了他的興趣與才能。改革開放之後,張玉峰發現自己原來對經商有著如此強烈的興趣,於是他果斷決策,在一片討伐“離經叛道”聲中下海創辦了北大方正公司。長期壓抑的興趣與才能一經釋放,便一發不可收拾,短短十年之內,方正公司膨脹了上萬倍,創造了巨額財富,成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傑出典範。
(四)擇己所利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職業對你而言,依然是一種謀生手段,是謀取人生幸福的途徑。你通過職業勞動,在謀取個人福利的同時,也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創造了社會財富。
謀取職業的動機很簡單,你的目的在於你個人生活的幸福。誰都期望職業生涯能帶給自己幸福,利益傾向支配著你的職業選擇。
你擇業時,首先考慮的將是自己的預期收益,這種預期收益要求你實現最大化的幸福,也就是使收益最大化。個人預期收益在於使這些由低到高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滿足,而衡量其滿足程度的指標表現於收入、社會地位、職業生涯穩定感與挑戰性等方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每個人都會盡可能滿足其所有的需求。明智的人大都會在迎合與蔑視間有效地協調,以利益最大化原則權衡利弊,從一個社會人的角度出發,在一個由收入、社會地位等等變量組成的函數中找到一個最大值。
四、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職業規劃也不例外。在隨著人才流動性的加強,職業發展規劃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提高待遇,增加收入。有一次調查顯示,近八成人說如果收入變化不大,就不會跳槽。薪酬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人們求職擇業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因此,一個人會因為待遇收入問題而作出合理的選擇的。
二是更大的發展空間。有的職業者在就業時的考慮的首要因素就是個人的發展空間問題。是否有機會培訓,是否有機會晉升,是否有機會得到重用,這些因素更多是體現了一個人的職業價值取向。職業價值觀不同,所體現的職業追求也是相應不同的。
三是避開惡劣的人際環境。有的人在人際關係處理上不能適應現有職位,故此在不能忍受現有人際關係時,便會考慮是否要去跳槽。
四是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能力。他們覺得現有的工作會浪費自己的能力和機會,於是便決定出去闖一闖,去換一換新環境,去接受一項全新的事業,以全新的事業得到充分的挑戰。
求好、求穩、求全者由於缺乏自知之明,沒有正確估計自己,隻看到自己的長處,沒看到自己的不足,往往期望值過高,所以在擇業時常常陷入誤區。
求好。職業者往往注重於選擇那些經濟效益好、單位牌子響、工資待遇高的企業,而不願到那些目前經濟效益差,尚有發展潛力的企業。職業規劃者常偏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對於有發展前景的新興企業、民營企業、私營企業不予過問,也許就遺失了重要的人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