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耳鵯又名高髻冠、高雞冠等。主要分布於我國雲南、廣東、廣西等地。紅耳鵯以頭部具有黑色高聳的羽毛冠為主要特征,眼下有一紅色斑點,耳羽和喉部純白色,上體暗褐色,下體大部白色,屬下複羽朱紅色,雄鳥體型較大,羽冠明顯高聳,眼下紅耳斑點大,顏色較深;雌鳥則體型較小,羽冠略低,眼下紅耳斑點亦小,顏色稍淡。紅耳鵯食性較雜,可用雞飼料加少許葡萄糖喂食。也可用粉料混合飼料,即玉米麵、黃豆麵、花生麵等拌蛋黃,其製作法是取玉米粉50克,黃豆粉或花生粉20克,魚粉或蠶蛹粉10克,熟雞蛋20克,研磨調勻,用水調濕喂食。也可用雞蛋大米或雞蛋小米喂食,各種飼料均應加人少量葡萄糖粉,並加喂昆蟲、瘦肉等動物性飼料。、此鳥用畫眉籠飼養。每月給予水浴。新鳥人籠時,短期內應罩籠布,數天後即可除去。紅耳鵯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剛人籠的鳴聲單調,經一段時間飼養後會有改善,發情期鳴唱更是動人。
白腹藍躺又名藍燕、石青、青扁頭、山竹鳥、琉璃鳥等。此鳥在華南地區已屬冬候鳥、旅鳥,在我國北部地區繁殖,屬夏候鳥。白腹藍鶴由於背麵深藍色,喉胸部黑色,腹部純白色,故名“白腹藍鶺”。雌鳥及幼鳥在翅、背、腰部略現藍色,其餘部分為灰褐色。白腹藍鵜雄鳥鳴唱較雌鳥好,羽色美麗,故養雄不養雌。此鳥性情溫順。新成鳥捕入籠中後,先用籠衣罩住,如發現有拒食現象,可喂給麵包蟲等,每日3、4次。幾天以後,可將蟲置放食缸上,誘其自啄。後即可改喂豆粉(大豆、綠豆)加拌肉糜、雞蛋黃,並注意每天喂些蟲類。如少喂或不喂蟲類,不僅羽毛不豐滿,還會有死亡的危險。新成鳥的籠布應視它的馴熟程度,逐步打開,一般經過10多天即能伏籠,在籠內鳴唱了。夏季鳥籠要放在通風處,晚間防止蚊蟲叮咬。冬季此鳥怕冷,要放進箱籠甚至用燈泡放在籠外取暖(需將籠衣罩住後苒行取暖、並盡量置放於背風向陽和室內有陽光照射之處,讓其進行日光浴。白腹藍鶴喜清潔,度愛水浴,伹每次洗澡時間約3分鍾左右,不要太長;否則任其水浴,羽毛濕透會影響健康。冬季因氣候寒冷,可停止給它水浴,但每隔2~3天需給它洗足趾一次,防止沾染鳥糞,引起感染而使足趾脫落。此鳥屬名貴鳥類,為廣大養鳥愛好者所喜愛,故用小型精致鳥籠飼養。
鬆鴉又名山和尚。除我國西北部西藏、新疆、青海、內蒙古等省區外,幾乎遍布全國。鬆鴉因生長地區不同,其羽色和體型亦有差異,故有南、北鬆鴉之分。南鬆鴉羽色為稍淡的栗紅色,翅羽有藍黑相間的斑塊,嘴,黑色,腳肉紅色,體型略大;北鬆鴉羽色為較深的栗紅色,體型較小。雌雄鳥羽色相近,但均顯得稍暗淡一些。在野生狀態下,鬆鴉於春、夏、秋3季以昆蟲為主食,隻有在冬季才以種子和果實為主食。飼養鬆鴉要用大型鳥籠,如八哥籠,一般捕捉雛鳥飼養效果較好。飼料以雞蛋大米為主,亦少飼喂米飯、蘋果、香蕉、西瓜、番茄及熟白薯、熟南瓜等,並每天喂昆蟲數條。鬆鴉食量較大,飼料夏、秋季要每日加喂2次,冬、春隻要日喂1次即可。鬆鴉喜愛水浴,可每日供其水浴,冬天酌減,以每周2、3次為宜。要每日洗刷籠具,除盡未吃完的飼料,防止變質。鬆鴉較耐寒,冬季隻要室內不結冰,就能生長得很好。鬆鴉鳴聲雖單調,但能模仿雞、貓叫,甚至還能模仿簡單的人語,因此較受養鳥愛好者的鍾愛。飼養八哥最好選擇幼鳥,因成鳥較難馴養。八哥幼鳥的雌、雄較難區分,需對比判斷,同一窩雛鳥中,體形大,頭大而扁,嘴粗長呈玉白色,腿肉紅色,叫聲高昂的多為雄鳥;頭小而圓,嘴細而短,嘴和腿均青灰色的是雌鳥,從“本領”上講,雌鳥和雄鳥各有千秋,一般地說,雄鳥善模仿鳥鳴;雌鳥巧仿人言。
八哥可飼養在特製的八哥籠中。雛鳥每天喂豆腐,也可用小米麵摻雞蛋黃,加適量水調勻,蒸熟後搓碎成小細粒喂給。訓練八哥能講一些簡單的話,需要修剔其舌端。八哥的舌端太尖,發音不流利,用小剪刀修剪舌尖硬殼,使舌端變圓,發音才較流利,一般要修剪3次,每次間隔1個月,這樣不容易損傷舌頭。經驗豐富的人用點燃的香一次就能把八哥的舌端修圓。訓練八哥講話,最好在清晨,選擇僻靜的地方,每天教兩個字的發音,學新字的發音時要與已學過的字音聯係起來,反複加強訓練,循序漸進,2?3周就能學會一些簡單的話。馴養好的八哥很聽話,可以放養,也可飼養在籠外棲架上,讓它自由飛翔,要注意不要讓八哥受貓的傷害。八哥成鳥對食物不挑剔,雞蛋炒大米、大米飯、麵條、蝦、小魚、香蕉、蚱蜢等都喜歡吃。雞蛋炒大米的製作方法:先把大米洗淨,去水晾幹後放入鍋裏,用慢火炒至微黃色,然後將雞蛋去殼搗爛倒人鍋內和米一起炒,炒至米粒散開不粘手為止。1千克大米加4個雞蛋。在缺少大米的地區,可用玉米麵或小米麵飼養,但必須做成窩窩頭,蒸熟後切成很小的方塊喂。此外,還可喂少量切碎的瘦牛肉。由於八哥胃口好,消化能力強,吃得多,排糞也多,所以夏季要經常清理鳥籠,保持籠內清潔衛生;還要勤洗澡。冬天八哥比較怕冷,要讓它多曬太陽、曬後用布罩蓋好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