鷯哥可飼養在中型竹製鳥籠中,籠內配備口小肚大的腰鼓形食缸〖9厘米X7厘米)、飲水缸、棲木等,因鷯哥食量大,身體重,所以棲木離籠底的高度要低一點,便於它自由活動。腰鼓形食缸既能裝較多飼料,又能防止飼料被啄散到外麵,造成浪費。鷯哥幼鳥較易馴化,馴化後很聽話,可以放養,也可飼養在籠外棲架上,經訓練可仿人語,不需修舌。訓練它說話唱歌時,最好在清晨,選擇安靜的地方,它饑餓的時候最容易教會。訓練方法和八哥相同,以簡單的開始。鷯哥的飼料有雞蛋炒大米、大米飯、麵條、豆腐、瘦肉末、蝦、小魚、香蕉、蚱蜢等。飼養時,主食雞蛋炒大米要保證供給。瘦肉末、蝦、小魚、蚱蜢等喂量要適當,不可太多,每天供給足夠飲水。在日本,鷯哥的主食是三合一研碎飼料,其製法是:將糙米和大豆碾碎(不要很細)後加米糠,在鍋裏炒至黃褐色,冷卻後加魚粉和研碎青菜做成配合飼料。比例為:米糠與糙米等量混合,大豆占兩者的107。,魚粉占三者總量的3070。青菜的量以配合飼料有青色為準,加水量以調得不很稀為限。夏天要現調現喂,一日兩次。鷯哥生性較膽怯,喜歡安靜的環境,因此不需要每天遛鳥。此鳥體格雖然強壯,但在北方首次過冬時不注意會引起死亡。鷯哥非常愛清潔,也很愛美,每天都要洗澡,上午10點左右將它移至水籠中進行水浴。晚上要在籠中放上報紙,此鳥有蒙著報紙睡覺的習性。
配對的種鳥不但要健康,而且是血緣關係較遠的,一旦近親交配,後代的個體要變小,產卵孵化時,會產生死卵或死雛。虎皮鸚鵡在出殼後5~8個月發育成為成鳥。從幼鳥成長為成鳥的標誌除了蠟膜顏色的變化外,還可以從頭額部橫紋的變化來看。幼鳥的頭部具有黑色細橫紋。當幼鳥額部的黑色細紋消失後就可以配對繁殖。虎皮鸚鵡的繁殖力強,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四季均可繁殖,但以春、秋季旺盛。鳥舍內懸掛的人工巢箱較多時,為了減少鳥兒互相幹擾,最好不采取一個接一個直線排列的懸掛方式,而是采取一高一低波浪式方式,由雌鳥自由選擇。雌、雄鳥交配後,雌鳥進入巢箱內就開始產卵,不會離開巢,完全由雄鳥來喂食,雌鳥隔一天或每天產卵一枚,每窩產3~8枚。但並不是所有的雌鳥都獨占一個巢箱,有的巢箱同時會有2~3隻雌鳥在產卵。在雌鳥產卵時,如發現雌鳥擦挲毛,打哆嗦,大多是出現了難產,這時可用手輕輕調整一下鳥蛋的位置,使蛋順利生下來。
鸚鵡品種較多,常飼養的有緋胸鸚鵡、牡丹鸚鵡、虎皮鸚鵡、高冠鸚鵡等。鸚鵡鳴聲並不那麼動聽,但有兩個特點:一是羽毛鮮豔,體態活潑;二是能學人語。因而,惹人喜愛。牡丹鸚鵡體型不大,體長隻有14厘米左右,圓短尾巴,眼睛周圍有圈,頭部羽色通紅,嘴也呈紅色,背色淡綠,尾梢褐黑,腹部上黃下淡綠加雜黃色。緋胸鸚鶴背部綠色,喉部和胸部帶葡萄紅色,嘴上紅下黑,尾羽稍長,尾部有特長的二枚大尾翎,體態奇特,羽色華麗。虎皮鸚鵡體很小,是鸚鵡中最小的品種,它有一對長尾巴,羽色黃、綠、白、天藍、深藍都有,每根羽毛盡端有一黑斑,布滿黑色條紋,形成虎皮一樣的斑紋亮點。高冠鸚鵡呈淡青灰色,眼後頰部有塊檸檬黃色圓斑,尾毛有不規則細細的白斑,有黃色的羽冠,其中有幾根特別長。
鸚鵡多生活在山麓林間,喜好成群結隊生活,以植物種籽為主食,多營、巢樹洞中。鸚鵡比較容易飼養,由於鸚鵡嘴較厲害,喜歡嘴咬,所以,不能用木籠和竹籠飼養,用金屬籠為宜,飼養架也用金屬架為宜。緋胸鸚鵡飼料以鸚鵡食為主,略加黍子、青菜和水果,每星期喂熟蛋一個,要控製脂肪性飼料;牡丹鸚鵡以粟、玉米、菜籽為主,油脂飼料不宜多,青菜不能少(青菜、青草都可以〉。其餘兩種鸚鵡,主要用姣鳳食、芙蓉食,略加少量青菜和麻籽以及水果即可。鸚鵡可成對飼養,一籠中一對雌雄,能加快繁殖。鳥籠要大,一般是80厘米X40厘米X60厘米為宜,籠內設一巢箱,一般是30厘米X28厘米X35厘米,在箱高1/3處開直徑8厘米的圓孔,供鳥自由出人。這類鳥5月中下旬可產卵,經25天左右雛鳥出巢(緋胸鸚鵡〉、牡丹鸚鵡17~19天出雛,一年可繁殖3~5次。雛鳥出巢2、3周可以挺立,再經2周時間,就逐漸會飛翔。虎皮鸚鵡常年繁殖,每次產4~6枚卵,18天出雛,34天羽毛長齊離巢。這種鳥怕驚,稍有驚劫則騰飛,影響繁殖率。它適於在0.5立方米的籠內繁殖。繁殖箱15厘米X25厘米X5厘米為宜,巢底擺一凹穴,親鳥自己銜草和羽毛成巢。高冠鸚鵡用金屬籠,比虎皮鸚鵡籠稍大。它喜歡涼爽,因而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這種鸚鵡也忍受不了長時間的低溫,大約21天出雛。
緋胸鸚鵡、牡丹鸚鵡上架養的較多。應設一個簡單金屬架,架上要有橫杠。將鳥腿用金屬鏈拴於架上,鳥在架上直接站立,架兩端可放小飼台和飲台,供鳥吃食和飲水。這樣,可以避免鳥的羽毛受害,特別是尾羽受折,保持羽毛美觀秀麗。
養信鴿最忌諱的就是:
1.黴。即是飼喂發黴變質的飼料;鋪墊黴變的墊草於巢盆內;易發黴的建築材料造鴿舍。
2.懶。該更換的飲水要及時更換,最好是一天一次或兩次,食槽、飲水器等也要經常清洗,鴿舍要經常打掃,保持長年的清潔衛生。
3.潮濕。不要經常把鴿舍搞得很濕,特別是鴿子洗澡時,不要把浴盆的水搞得太滿,鴿子愛在水中撲打,濺得到處都是水。更不能因怕有灰塵飛起,而有意識地經常灑很多的水。
4.髒。髒會有礙鴿子的情緒和健康。鴿子,看起來很幹淨漂亮,實際上它很不講衛生,度其是因它的大腸短,糞便隨時隨地地排出,如不及時清除,會汙染食料和飲水,影響鴿子的健康。
5.亂投藥。為了想在比賽中取勝,胡亂喂藥給賽鴿吃。
以上這些本來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可是,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往往會忽略,而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特別是經濟拮據的養鴿者,購買低劣或黴變的便宜飼料喂鴿子,更是得不償失。
優選幼信鴿,起碼要具備以下四個基本條件。
1.仔細觀察幼鴿的成長過程,符合要求者留之。在初雛出殼的八九天,就要看它漿水足不足,老鴿的乳性好不好,幼鴿的肉質有沒有彈性。到了十幾天,就要看它的翅條長得好不好,是呆相還是聰明相。
2.提早出巢能適應新環境的留之。幼鴿出殼十七八天左右(寒冬季節可以延長一二天〉,將幼鴿置於籠中適應一二天,觀察它分隔後獨立的情形,就可以做選優去劣的選擇了。凡是出巢後一二天內不能適應新舍、不食而消瘦者,便淘汰。能適應的則留存。
3.不怕水者留存。在十七八天的時間內,不妨給它們沐浴,如若怕水不敢沐浴的幼鴿,可以再試幾次,如果試幾次它仍然怕水,即可淘汰,敢於下水者留存。
4.適應粗飼料者較好。離開親鴿而剛獨立生活的幼鴿,進食和進水等一切活動都全靠自己,凡是能搶食粗飼料者,最易先吃飽,這樣的進食,速度快,飽得快,將來必定會長得很強壯,這是以後參加競翔比賽的基礎。
信鴿眼睛瞳孔的伸縮可分為四種。
1.依光線的強弱伸縮,其伸縮度較為明顯而固定,這種鴿子適應氣候極佳,為海洋型氣候中的一種優良競翔鴿。
2.雖能依光線強弱而伸縮,其伸縮度並不很穩定,這類鴿子僅能適應光度微弱的變化。
3.經常保持伸縮,不會受光線強弱而中止伸縮,這類鴿子個性急躁,其速度不穩定。氣候對它的影響較小,為理想的優秀信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