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伸縮度並沒有明顯變化的,這種鴿子個性平平,速度依它適應氣候而定,主要決定於瞳孔的大小,戀巢性較差,很容易適應新環境,這類信鴿不可留。
識別信鴿的早熟品種與晚熟品種,從外型上是看不出的。如果不是名信鴿,沒有血統書的話,隻能從鴿子的行為上去判斷。早熟品種的特點,主要是發情早(有的孵出三個多月就求偶孵蛋嘔雛),與放飛無關。有些地方秋季進行幼鴿賽,早熟晚熟均可以參賽。隻是飛行的距離要與鴿齡的長短相適應。有的人把三月齡的幼鴿放飛500公裏,歸巢了就算是早熟品種,是好鴿子。殊不知這樣超負荷的放飛是得不償失的,放失的多,與巢的少,既使歸巢了也很有可能&有內傷:對這些幼鴿是非常不利的,有的甚至斷送了這羽信鴿的前途。
鑒別鴿子的雌雄難度是比較大的,因品係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細心觀察還是有規律可循的。雄鴿,頭圓額寬鼻瘤大,眼環大而略鬆,骨硬有力;龍骨突起長而稍彎,胸骨末端與蛋骨緊接,蛋門較緊,肛門閉合時向外凸起,張開時呈六角形;腳脛骨粗圓而壯;頸羽金屬光澤豐富;主翼羽尖端呈略圓狀,握在手中有掙紮力,氣勢雄壯,趾高氣揚,經常昂首闊步地來回走動,在鴿群中大聲咕嘟咕嘟地鳴叫;好鬥,常追逐它鴿,時常拍翅振飛;尾羽尖端常有汙穢。
雌鴿,頭部微狹長,鼻瘤稍小,眼環緊貼,頸軟細而稍長;胸骨短而稍直,蛋骨間距較寬,蛋門較鬆;胸骨末端與蛋骨之間的距離也較大;肛門閉合時向內凹進,張開時呈星狀;腳脛骨稍細則微扁;頸羽金屬光澤少、差;主翼羽尖端呈尖狀,翅膀收得緊;握在手中的掙紮力不如雄鴿。氣質溫順,好靜不好鬥,常在巢房或僻靜處蹲狀,無情期不與它鴿接近,鳴叫聲小而短粗。尾羽尖端比較清潔。
現今的信鴿主要是用於競翔比賽,所以,對信鴿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信鴿的品種再好,飼養管理得再好,不進行很好的訓練,也是不可能在競翔比賽中成功的。有人認為,隻要品種好,平時不訓練,在競賽時也能取得好成績。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道理很簡單,就如一位長跑運動員,如若長期不參加訓練,而要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隻有堅持訓練,甚至艱苦的強製訓練,才能在比賽場上獲勝,這才是符合科學道理的。訓練是複雜而艱苦的一項工作,沒有決心也是很難堅持下去的。這裏介紹一些一般的訓練方法,供參考。
1.基礎訓練。包括親和訓練、歸巢(識巢)訓練、開棚訓練和熟悉信號訓練。
親和訓練。親和訓練,就是從幼鴿開始到競翔比賽之前,讓信鴿與飼養者“親和”、“友好”,培養“感情”,提高鴿子的服從性。方法是在飼喂時不要喂飽,利用鴿子的求食欲,培養“親和”,建立“感情”,直到它在你身邊走來走去,摸它也不跑,才算“親和”訓練成功。
歸巢訓練。當小鴿熟悉了自己舍內與舍外的環境後,要進行歸巢訓練。方法是將幼鴿攜到離鴿舍不遠的地方反複放飛,而且要多方向放飛,逐步加遠距離。
開棚訓練。開棚訓練,每天至少一次,每次1小時以上(對關棚飼養者而言)。由於你天天在那個時間開棚,鴿子也就形成了條件反射,當你一打開棚門,它們就會爭先恐後地往外飛,直上雲霄,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熟悉信號訓練。可以自己規定些信號讓鴿子識別,天長日久就會記住你的信號。按照你規定的信號,訓練它很好地服從,使它能按照你的意圖行事。
2.放翔訓練。
四周訓練。開始要在識巢訓練的基礎上,從3公裏、5公裏、10公裏、20公裏、50公裏逐站訓放,放了一個方向,再放另一個方向,四周都要放。放時先單隻放,後集體放,再單隻放,而後再按照鴿會規定的比賽路線定向放。訓放時,最好是風雨無阻,鍛煉鴿子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也敢於歸巢。
夜宿訓練。有的鴿子沒有在外過夜的經驗,特別是幼鴿。訓練的方法是,選合適的天氣,將鴿子帶到遠離鴿舍的野外,趁天黑在草地或莊稼地裏輕輕地將籠門打開,讓鴿子自己走出,而後再輕輕地將籠取走,離開此地,讓鴿子在野外過夜。這樣訓練它幾次,可以培養以後遠程放翔在外過夜的適應能力。
3.放翔的時間和年齡。5個月以內的鴿子按四周訓練的方袪訓練,5~6個月以上的,可以在四周訓放的基礎上,增加到80公裏、100公裏、200公裏、400公裏,這要根據鴿子的體質來定,最多也不宜超過500公裏。訓練時間也不宜超過3個月。1~2歲的可以增加到800~1000公裏。2~3歲的,即可參賽遠程和超遠程放翔。
4.防“天敵”訓練。鴿子的“天敵”既有天上的,也有地上的。天上的有鷹、鷂、隼等猛禽。地上的有狐狸、野貓、黃鼠狼、蛇、鼠等。這裏隻講天上飛的“敵人”-一鷹隼之類的猛禽。這些猛禽屬隼形目,全世界有300多種。在我國也有50多種。這裏簡要介紹對鴿子威脅最大的猛禽。
鳶(俗稱“老鷹"、“餓老雕”等)這是一種大型猛禽,嘴像鋼鉤,爪長而尖利,眼光敏銳,飛行速度很快,是捕捉鳥獸的能手。
鷂(又稱“雀鷹"、“赤腹鷹”)。這是鷹類中的中型猛禽,比老鷹稍小,嘴、爪鉤型,強勁有力。上體青灰色或青黑色,下體淡灰色,尾羽較長,有十分明顯的深褐色橫斑或有條細橫帶,常像賊一樣地瞅著獵物,姿態很凶猛。
隼。隼是鷹類中的小型猛禽,比鴿子稍大一些,背褐色或赤褐色,頭尾青灰色,尾端有黑帶。紅隼即是紅鷹,形似溫善,實則凶猛。它在捕向獵物(小鳥類)時的刹那間,時速可達360公裏。用這樣的速度襲擊獵物,一般的鳥類都經受不起,鴿子也同樣。鷹隼這些猛禽,除了飛翔極其迅速外,還能長時間地在高空滑翔或懸在空中一動不動地搜索獵物,視力極敏銳,能在1000~2000米的高空看到地麵上的獵物(鳥和鼠類)。所以,在訓放信鴿時,要謹防這些猛禽的突然襲擊。
鷹隼在饑餓難忍時特別凶猛,所以,特別是在久雨初晴的早晨更要注意。最好的辦法是在訓放時遠離猛禽經常出沒的地域。如果發現猛禽,別急於開籠,如已開籠可發出集群高飛的信號,萬萬不可單隻在這種情況下飛翔,單隻最利於鷹隼的襲擊,而鴿群會讓它眼花繚亂,終因捕捉不到目標而罷休。在這種時候家飛的信鴿也要推遲開棚的時間,或發出信號,或搖動食罐,招喚鴿群進棚。在短距離訓放時,飛行路線盡量避開山區,實在避不開時,開籠時間要晚一些,也就是等到鷹隼找到別的獵物填飽荒腹後,比較安全。
5.提高歸巢速度的方法。
寡居法。對非育雛的雌雄鴿分棚飼養,訓放也不讓它們“夫妻”見麵,直到參賽前幾個小時,才讓它們合棚十幾分鍾,到多半小時。這時“夫妻”相見感情格外好,親熱、接吻、踩蛋,準備“生兒育女”了。就在這時送賽,歸巢速度就會快。
思偶法。讓過著舒適安逸和安靜愉快生活的夫妻鴿子參加單個競賽,另一隻留舍,“夫妻”不見麵,它們就會思念配偶。鴿子思偶心切,放翔它會急於歸巢的。至於放雄,還是放雌,由鴿主自定。不過,比利時賽鴿名家喬治丨華普利就采取鰥居法,隻放翔雌鴿,獲得了成功。
占巢法。對已確定的參賽鴿,要在前10天左右,采取激發它們占巢心切的方法。趁黑夜看不清的時機,將另外的鴿子偷偷地放到已確定的參賽鴿巢房內,天亮“主人”發現有“不速之客”占據它的巢房,恐怕別鴿搶占它的巢房,所以,時時不敢遠離。在這樣的心情下,送去參賽,它會拚命往家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