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的挑釁

有些人絕不讓自己處於盛怒之中,因為這會破壞他們的形象,所以他們采取消極的方式。消極性的憤怒表現是,不會大聲地發作或是加入言辭上的辱罵,因為這些人大都已經有壓抑憤怒的習慣了。

像開放式的攻擊一樣,消極性的憤怒是為了維護個人的價值、需求和信念。但是它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以一種比較安靜的態度來完成,不易引起個人的傷害。

下列的項目中提供一些消極性攻擊的憤怒範例,在適合你的項目之前打上“√”的記號。

□當我受到挫折時,就變得較沉默,因為我知道這種事會打擾到別人。

□我很容易慍怒而且繃著臉。

□當我不想做一件事時,我會變得很懶散,還會拖延事情。

□當有人問我是否受到挫折時,我會撒謊而且說:“不,一切都沒事兒。”

□有時我會讓人捉摸不定,以至於別人無法打擾我。

□有時我會心不在焉的工作。

□當有人和我談到有關我盼問題時,我會將目光投向遠處倔強地不想表達。

□我會在人們背後發牢騷,卻抗拒和他們麵對麵地開誠布公。

□有時候我會被扯進暗地裏的不軌行為中。

□有時候我拒絕幫某人的忙,因為我故意要激怒他們。

如果以上的問題,你核對出五項或更多項目來的話,這表示你強烈傾向於使用消極性的攻擊來表達你的憤怒。你可能會認為自己成功地在憤怒上設下柵欄,但是這種方式卻會引起將來的緊張。

消極性攻擊是由一種需求(及控製需求)所引起的,也就是維護最低限度的安全感。這種生氣的形式不同於壓抑憤怒(壓抑憤怒是否定自己可以生氣),因為這類人認為公開生氣太危險了,所以借著拐彎抹角的方式來打擊別人。

控製需求是一種精神強烈競爭的證明。然而要真正的保有健康(壓抑是有害健康的),是不會計較誰對誰錯的,所以具消極性攻擊的人絕不會贏。像開放式攻擊的人一樣,消極性攻擊地人,也是為了優勢而戰,但是,通常這類人都明了,太過誠實的表現自己,會抹殺自己的影響力,反而占不到上風。相反的,用狡詐的方式才容易讓自己保持支配者的地位。

除了壓抑和開放性的攻擊之外,我們承認消極性攻擊確實也是一種表達憤怒的選擇,但是,它也使沒有必要的緊張永遠存在。

11.自我辯護

如果生氣是被定義為“為維護個人價值、需求和信念”的話,那麼自我辯護的憤怒就意味著這種維護已經完成,這時想想其他人的需要和感覺吧。這種生氣形式事實上有助於關係的成長,它代表了一個人的成熟和穩定。

在過去幾年當中,自我辯護被很多人誤用。結果,很多人就開始把這個措辭想成含有衝撞或忤逆的意義。

真正的自我辯護並不是真的惹人厭,也沒有傷害的意思。有時候提出有關個人價值、需要和信念的事是健康的,但是它應該是以另外一種態度來執行,也就是為了愛而敞開大門。

看看以下采取自我辯護的生氣表現法:

□一個希望工作適度的人會很有禮貌地對過多的工作要求說“不”。

□做父母的人,無須憑借著討論或向孩子們屈尊的行為。便能聲明紀律的行動綱領。

□當責任超出一個人所能承受的範圍時,他能尋求朋友的幫忙。

□一個疲憊不堪的媽媽對家人說,她希望有三十分鍾不被打擾的休息時間。

□夫妻可以談談有關他們之間的差異和提出些有益的建議,但無須提高聲音強調或是不斷重複他們的需求。

□一家人可以選擇追求獨立的活動,而不用屈服於大家族的要求。

米勒斯醫生和南茜談到是否能將她的憤怒導人自我辯護的可行性。“有時候在你關係中采取毅然的態度是正常。你的目標將是以一種建設性的方式傳達你的情緒。”

“我真的必須調整我對生氣的看法了,”南茜思索著說。“對我來說,把它想成某些具有建設性的事物還是頭一回呢!”

“以這個方式來思考它吧,”米勒斯醫生鼓勵著說,“如果你覺得不受尊敬或被忽略了,而又不適度地提出要求的話,到最後你會變得鬱鬱寡歡,而你對親友的貢獻也會被否定。主張己見可以讓你和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

兩個關鍵性的提示,將有助於你學習自我辯護:一、確定引起你注意的問題並非是不足取的。例如,對夫妻來講,爭吵先生所穿的襪子顏色是沒意思的,但是提出社交習慣上的困擾是正常的。二、要知道聲音的語調能幫助你創造一個尊重他人的氣氛,這正符合了“要用愛來說真理”的訓示。

自我辯護並非易事。它需要自我訓練和尊重他人的尊嚴它暗示著我們不要將自私的議題推往他們身上。因此,當自我辯護被使用的時候,小心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