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網很重要

23.人際關係對人的成功至關重要

若南很善於搞關係,大學畢業時,當別的同學為找工作奔波忙碌時,他輕而易舉地進了一家大型建築公司,因為他跟這家公司的老總的兒子是好朋友。公司想承接一家工廠的廠房改造業務,去了幾個業務員都沒談下來,若南一去就“搞定”了,因為他跟這家工廠的行管科的科長是鐵哥們兒。有一次,若南去某市出差,不小心密碼箱被小偷拎去了,搞得身無分文。幸虧他在這裏有一個朋友,使他衣食無憂。這個朋友的一位朋友正好是刑警隊長,略一用勁,就將若南的密碼箱找回來了。若南這種到哪都吃得開的本事,讓他的同事稱羨不已。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人際溝通能力是成功的決定因素,比專業技能更重要。那麼編織關係網該從哪幾個方麵著手呢?

□主動與人聯係

建立“關係”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要與朋友失去聯絡,不要等到有麻煩時才想到別人。“關係”就像一把刀,常磨才不會生鏽。若是半年以上不聯係,你就可能已經失去這位朋友了。

不要放棄每一個目標。大忙人雖不好找,並不表示絕對無法接近。隻要你想跟某人結交,機會總是有的。

□進行感情投資

你可能遇到過這種尷尬:想到某人可以幫忙,本想馬上找他,又想,過去有許多時候本該去看他們,結果沒去,現在有求於他時才去找他,會不會太唐突了?會不會遭到拒絕?所以,你平時應盡可能與你認為值得做朋友的人多聯係,經常進行感情投資。

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很多人都有忽視“感情投資”的毛病。一旦關係好了,就覺得沒必要再去維持它了,特別是在一些細節問題上,例如該通報的信息不通報,該解釋的情況不解釋,結果日積月累,便會逐漸疏遠。如果你連一個分離幾年的朋友有沒有結婚都不知道,很難認為他還是你的朋友。

“感情投資”應該是經常性的,從生意場到日常交往,都應該處處留心,善待每一個關係夥伴,從小處著眼,時時落在實處。

□建立關係網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建關係網時,不要盲目去建,這樣會使你整天為應付自己找來的關係而叫苦連天。

要織一張好的關係網,先得篩選。把與自己的生活範圍有直接關係和間接關係的人記在一個本子上,把沒有什麼關係的記在另一個本子上,把有用的留下,把無用的扔掉。

其次,分析自己認識的人,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這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由此,你自然就會明白,哪些關係需要重點維係和保護,哪些隻需要保持一般聯係,從而決定自己的交際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最後,對關係進行分類。生活中一時有難,需要求助於人的事情往往涉及到許多方麵,你需要各方麵的幫助,不可能隻從某一方麵獲得。

設計“聯絡圖”也許並不難,難的是把它的內容落到實處。首先要“識門”,也就是說,對於那些與自己所求助的事情有重要關係的部門人員一定要清楚、熟悉他們的工作內容和業務範圍。其次要“識路”,也就是說,要熟悉辦事兒的程序,先從哪裏開始,中間有哪些環節,最後由什麼部門決定,都應非常清楚,省得跑冤枉路。

有了一張好的“聯絡圖”後,聰明的人就會懂得如何保護和維護這張圖,使它一直有效並不斷擴大。

□調整關係網

一張合理的人際結構圖,必須是能夠進行自我調節的動態結構。在實際生活中,需要調節人際結構。在實際生活中,需要調節人際結構的情況一般有三種:

(1)奮鬥目標的變化。你的奮鬥目標變了,比如棄文從商,這需要你及時調節人際結構,以便為新的目標服務。

(2)生活環境的變動。本來在A地工作的你,忽然到B地去工作。這種環境變動,勢必引起人際結構的變化。

(3)某些人際關係的斷裂。天有不測風雲,朝夕相處的親人或朋友去世了,人際結構自然發生變化。

24.值得信賴的人比能力強的人更易受到重用

有一位年輕人,在某公司當業務員。有一次,他和客戶一起出去喝酒,這位年輕人不經意間提到他家鄉所釀的土產酒味道不錯,客戶好像很感興趣,順口說了句:“有機會回家,你帶一瓶讓我嚐嚐。”後來這位年輕人真的給客戶送來了酒,客戶大為感動,覺得這位年輕人說話算數,連一件小事都不放過,值得信賴,以後常照顧他的生意。

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固然跟他本人的能力分不開,但如果不能獲得別人的信賴,就會“英雄無用武之地”。

□主動透露缺點

人的慣常心理總是想盡辦法掩飾缺點,宣揚優點。有時候,若主動透露出自己的缺點,往往會贏得別人的信賴。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要將自己的缺點全都說出來,否則會破壞自己的形象。隻須透露自己的一、二項無關緊要的缺點就行,比如好睡懶覺,性子比較急,等等。這樣給人的感覺往往是“雖然有少許缺點,但大體上很好”。

□使用肯定語氣

“絕對”、“一定”、“必須”等肯定語句有很強的心理暗示效果。希望別人接受自己的提案時,說這樣的話,能讓人產生信服的感覺。

鬆下電器公司開始創建時,鬆下幸之助設定的奮鬥目標,誰都無法相信。但他本人卻充滿了信心,對任何人都表示“鬆下公司一定會如期成長”的態度,鼓舞了士氣。結果業績竟然真的達到了他預期的要求。

“可能”、“也許”等模糊語,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

□提前到達約會地點

與人約會要守時,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假如是由自己主動邀請的約會,那你就必須比約定的時間提前十分鍾到達,以表現出自己的誠意。

不遲到是一種守信的行為,可以給人留下誠實的印象,進而令人產生信任感。

□如期償還小錢

先向人借一點小錢,而且有借必還,等到建立起信用後,再借一筆大錢,然後逃之夭夭!這是騙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很多人不將借出的一點小錢放在心上,甚至認為根本沒有還的必要。騙子就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造成人的意外感來建立自己誠實的形象,達到詐騙目的。

我們也可以借用這種方法,來建立自己的信用。就是說,即使向人借一塊錢,不但要記著還錢,還要注意還錢的方法,以此來建立起別人對我們的信任感。

這一論點不僅適用於金錢,在任何方麵欠了人一點點,也設法歸還,就比較容易獲取別人的信任。

□不要為錯誤找借口

向人道歉時,最好的辦法是直截了當的承認自己的不是,這樣會使原本想對你發動攻擊的人,失去攻擊目標。

支吾其詞,往往會給人以逃避責任的印象,使對方產生“他根本就沒有真正認錯的誠意”的感覺。道歉態度的差異,往往會給人以截然不同的感受,這一點務必要牢牢記住。

□遵守非正式的諾言

想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製造“意外感”更容易達到目的。因此,若想給人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就必須遵守一些非正式的、好似不經意間許下的諾言,這樣對方將會因感到意外而對你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幫人小忙,勝過誇獎

善於追求女性的男人都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非常會獻殷勤。隻要對方需要,任何事他都會幫她做到。因為他們深知想對女性表示關心,千言萬語還不如一個行動。這種方法用到別的場合也同樣有效。你說得再好聽也不如切切實實地幫人解決一些問題。

25.人際關係不是一扇自動門

李清和趙平同窗四年,平時稱兄道弟,勝似同胞。畢業前,李清對趙平說:“這四年來咱倆親如兄弟,你處處關心照顧我,我無一報答,十分慚愧!你喜歡讀古文,我這裏正好有一本舊書,是我父親給我的,送給你做紀念吧!”趙平接過書一看,這本書很舊了,封皮也有汙損,要多難看有多難看,心中便有些不悅,回去後順手把它丟在了一邊。三年後,李清來看趙平,順口提起那本書,趙平不好意思地說不知把它放在哪裏了。李清惋惜不已,原來,他送給趙平的是所謂“善本”,很珍貴,買都沒地方買,他以為趙平識貨,所以沒說明。知道真相後,趙平真是既慚愧又後悔。